印度电影为什么能征服海外市场?

印度片子的海外征途

印度与宿世界第一大片子出口国(美国)的出口差距越来越小。早在2005年,有74部印度片子在英国刊行,而英国刊行的本土片子则只有61部。

“比来看了一部2016年的印度片子《她和他的故事》,看完很感慨,片子切磋了性别平等这个时下热点话题,台词很了不得,加上之前在片子院看的《摔跤吧!爸爸》《我的个神啊》《神秘巨星》《起跑线》,我看印度片子真的很有共识。”曾经在印度糊口过的记者小陈如斯说。她是一名印度片子铁粉,在中国大陆公映的印度片子、最新出炉的热点印度片子、国际片子节上受存眷的印度片子,她都经由过程各类路子找来看。

不仅是中国不雅众,在意大利看过《法庭》(第71届威尼斯片子节地平线单位最佳影片)的莱奥,也被印度片子圈粉。这部片子以无稽、荒谬的情节和对白,揭示一宗灭亡案件—一位孟买下水道工人被发现陈尸于他的工作地址,死因导火索竟然是65岁的平易近间歌手兼社运人士的一首歌曲。该片审阅家庭布景与阶层若何制造分歧的价值不雅,当作就分歧的社会,当作为文艺照进实际的典型。

“很是期盼本年9月在华公映的《护垫侠》。”小述说。确实,近年来印度片子在海外收成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或许,这跟印度片子题材多元多彩,存眷实际激发感情共识,呈现形式怪异,以及后劲实足的海外刊行,不无关系。

印度的宝莱坞是宿世界上最大的片子出产基地之一,常与美国的好莱坞影业相提并论。其实,印度除了宝莱坞,还有别的两大影视基地:托莱坞(Tollywood)和康莱坞(Kollywood)。托莱坞影视基地位于印度中部的海德拉巴,其片子利用泰卢固语拍摄。康莱坞则位于南部金奈。托莱坞和康莱坞也为宿世界缔造了很多优异的印度片子,出格是文艺片子。在曩昔10年,越来越多投入高、建造精巧的印度影片都投放到西方市场。《勇夺芳心》《印度旧事》《我的名字叫可汗》《机械人之恋》《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影片在海说神聊美取得杰出反应,印度片子日益加大了对以海说神聊美为首的海外市场的拓展。

2009年的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以下简称《三傻》),获得7.1亿卢比(1卢比约合人平易近币0.1元)的全球票房收入,此中海外票房占总票房的一半,缔造那时印度影片海外刊行的最高记载,当作功引起全球片子市场注目。2013年的《金奈快递》更是打破多项记实,在海外获得11.9亿卢比的票房收入。而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穷户窟的百万财主》,则代表着宝莱坞标的目的好莱坞的挨近与迎合。

近期,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办事商奈飞更是声称:接下来将会有1亿奈飞订户来自印度,有关印度的影视内容也会在奈飞这个全球平台上收成更多的不雅众,让全宿世界更多的人领会和熟悉印度片子。

不但在欧美发财国度,近几年来,印度片子在亚洲和非洲等大陆也日益闪烁。

按照美国《综艺》杂志的报道,位于孟买的印度最大片子工作室之一的“爱神国际”(ErosIntl)2016年将一部讲述家庭煮夫和职业女强人故事的片子《他和她的故事》刊行到了非洲国度科特迪瓦、津巴布韦。该公司还将其出品的2015年票房大片《巴霍巴利王》刊行到了非洲的摩洛哥、突尼斯和欧洲的波兰。而《巾帼拳王》和佩丽冉卡·曹帕拉本家儿演的犯罪电视剧《谍网》,更是被刊行到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度。2013年,在前两国刊行的印度片子《鸡从头至尾酒》收成了跨越10万美元的票房。

宝莱坞另一家大片子公司—亚什·拉杰片子公司,将片子刊行到秘鲁、巴西、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埃及、葡萄牙和莫桑比克。它也是将片子《黑色的风度》(2005年)刊行到韩国的第一家印度公司。2014年,该公司的《幻影车神:魔盗激情》在中国上映,收成了近2000万元票房。

跟从着好莱坞的脚步,爱神国际也对准了中国市场,如2017年在中国刊行了《极限奸细3:最终回归》。其实,早在3年前,该公司就进入了东亚市场,其出品的《印式英语》在韩国和日本创下了150万美元的收入。

爱神国际日前颁布发表跟俄罗斯的片子刊行公司——俄罗斯自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的CentralPartnership结当作伙伴关系,彼此在本身的多平台上刊行印度和俄罗斯影视内容。

来自UNCTAD数据库的数据表白,印度与宿世界第一大片子出口国(美国)的出口差距也越来越小,反映了印度活着界片子出口市场上的强劲表示。难怪有西方媒体撰文称:“宝莱坞拥有全宿世界一半的忠厚不雅众。”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片子公司已经当作为国际片子公司青睐的外包基地。印度在承接片子建造外包营业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罗劳动力当作本低、谙练运用英语和相对当作熟的手艺等。或许你并不知道,好莱坞片子《惊变28周》和英国自力片子公司的《河岸故事》等,就是由一家位于印度孟买的片子公司(PrimeFocus)做的后期。

印度片子和印度片子公司在海外为何受接待?毫无疑问,这跟印度文化的全球化魅力当作正相关。笔者在印度糊口时代发现,印度人很是爱看片子,看片子是印度人“全家总带动”的项目。印度片子导演萨赫戴夫·库玛·古普塔曾说过:“印度片子既是夜总会又是神庙,既是马戏团又是音乐厅、比萨饼和诗歌钻研会。”

不仅海外的印度人经由过程片子的前言强化身份认同,并且被印度文化辐射的东南亚也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可以说,在全球规模内,已经形当作一个印度文化圈。例如,印度的纱丽、瑜伽和其他传统形式的平易近族文化,在美国和欧洲出格受接待,加上很多新潮的娱乐明星的引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印度文化发生了稠密乐趣。

而片子就是此中一种知足他们对印度文化好奇心的方式,这些文化的跟随者也就当作了印度片子的潜在不雅众。如印度片子《乍喜乍悲》在南非上映6周,便超越了昔时《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实。出格是曾经殖平易近过印度的英国,是印度最大的海外片子

市场。在2005年,有74部印度片子在英国刊行,创下了新记载,英国刊行的本土片子则只有61部。

此外,印度片子在海外不竭施展影响力,跟印度当局很是正视片子财产的成长互相关注。印度当局为片子财产的成长供给了宽松的市场经济政策,形当作了较为矫捷的片子财产运作机制,促进了片子业的成长。

当然,印度片子业的国际化征途如斯当作功,最直接的原因是当作功而有用的海外推广。

在印度片子刊行商达斯看来,印度片子刊行公司在海外刊行力度很是大。片子刊行商RelianceBIG Pictures公司在进行片子推广时,不仅要在各地媒体投放片子告白,并且还对潜在不雅众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布定位,然后经由过程全方位的宣传(包罗电子邮件、海报、宣传页、本家儿题推广勾当等)笼盖所有方针人群。

中国片子研究学者罗艳总结道:为了提高影片的国际亲和度,印度片子大量利用英语,并调整片长顺应海外需求。据统计,2009年较受存眷的81部印地语影片中,有49部利用了英文片名。而印度的歌舞片一般片长为180分钟摆布甚至更长,为合适海外不雅众的习惯,缩短了片子中的歌舞片段。如2010年上映的《风筝》,针对本土和海外刊行了124分钟和90分钟两个版本。

又如,从《三傻》起头,为了便利片子被国外不雅众接管,印度片子削减了传统歌舞片段,或剪短歌舞时长,或共同剧情才设置歌舞。印度片子放下对本身片子传统的执着,在保留原有特质的前提下,让本身变得适合国际化传布。

“印度人很懂得操纵国际片子节宣传印度片子。印度是宿世界上片子节最多的国度。据不完全统计,印度每年举办各类国际片子节十余次,国内片子节不可胜数。”罗艳说。

据悉,印度中心当局举办的比力有影响的国际片子节有三个:一是印度国际片子节,是印度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故事片片子节,1952年进行第一届,是亚洲最早的片子节;二是始于1997年的孟买国际片子节,该片子节为记载片、短片和动画片片子节,是印度独一由专业片子机构本家儿办的国际片子节;三是印度国际儿童片子节,每两年一届。

印度片子界还热衷在海外举办片子颁奖典礼,争夺国际片子界和媒体的存眷。例如自2000年起,已在英国、南非、荷兰等国举办的素有“印度奥斯卡奖”之称的“国际印度片子学院奖”颁奖典礼,本家儿要目标就是在海外推广印度片子。典礼上宝莱坞大腕云集,吸引了大量眼球,达到了片子的目标。

而对于国际上知名的片子节,印度方面也积极加入,最为正视的是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片子节,每届都选送很多影片、由闻名影星加入。而近几年来,印度片子也积极介入这三大A级国际片子节之外的国际片子节。例如,讲述3个印度农村女性的故事片《炙热》,就介入了2015年多伦多片子节和2016年的伦敦片子节。

此外,印度的大量影片经由过程合拍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印度已与德国、意大利、巴西、英国等国签定了片子合拍和谈,一方面使得与这些国度合拍片子变得轻易,并且可以在本地享受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合拍片子在本地更具市场吸引力,获得较好的票房成就。

总之,印度片子的海外市场佳绩,得益于其国际合作、举办或介入片子展、投资或并购外国片子企业、注重开辟“印度文化圈”市场等一系列国际市场开拓策略的当作功实施。

而在中国大陆,跟着《苏丹》和《护垫侠》在2018年9月的公映,印度片子延续着2015年带给中国不雅众的“惊喜”。

若是说AR拉曼、雷苏尔和马吉德·马吉迪、米拉·奈尔等印度巨匠级片子导演在西方宿世界逐渐成立名声,那么在中国,最有名的印度片子人,非阿米尔·汗(中国粉丝昵称为“米叔”)莫属。

让大大都中国影迷熟悉并喜爱阿米尔的毫无疑问是2009年的《三傻》,不少“90后”中国不雅众看的第一部印度片子也是《三傻》,知道阿米尔也是因为片中的天才“兰乔”—阿米尔接管采访时暗示:“我本人也很像兰乔,跟他一样布满好奇心,乐于帮忙人。”这部拷打印度教育体系体例的喜剧片,激发深受应试教育戕害的全亚洲不雅众的集体共识。

该片少有地在东亚国度也取得不俗票房,当作为那时印度宝莱坞片子中海外市场收入最高的一部影片—海外收入高达2500万美元。2012年5月,该片也当作为第一部在YouTube正式放映的印度片子。

2015年,阿米尔本家儿演的《我的个神啊》(印度片名为《PK》)在中国大陆上映,首周末3天拿下3260万元票房。而在华总票房高达13亿元的《摔跤吧!爸爸》,同样由米叔本家儿演。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等几部印度实际本家儿义题材片子,在中国大陆都收成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或许,这也是片子刊行商们的本土化策略当作功的表示;又或许,这些片子所反映的性别平等、城乡差距、教育资本不平衡等问题,对于面临同样社会问题的中国不雅众来说,有着自然的亲热感和共识感。正如影评人梅雪风所说,几部在华叫坐又叫好的印度片子,比本家儿流国产片“勇敢”,它们都敢于真的触碰这个时代的真正痛苦悲伤,敢于反映这个时代的真正问题。它们的创作者狠恶报复实际的冷硬、势利、混蛋,却吐露出一种强烈的乐不雅与无邪,颇为打动听。

作者:尘雪
      来历:《看宿世界》2018年第19期 

  • 发表于 2019-03-13 23:48
  • 阅读 ( 108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