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佳萌
编纂 | 羊缺牙
骗子年年有,套路年年新。前段时候,有个男人打着“我来帮你续家谱”的幌子骗吃骗喝,“顺”走了白叟为数不多的辛劳钱。
对于80后、90后来说,家谱似乎已经是个目生又遥远的词,但在老辈人的糊口里,它却有着极其特别的地位。而说抵家谱,不得不提一下福建人的家谱,因为它们其实是太长长长了……
part.1独属于福建人的吹法螺本钱
拥有超长家谱的第一大优势,天然就是“凹造型”。
作为福建八大姓氏之一的“林”姓,那是半斤八两人才辈出。好比我们所熟知的平易近国"女神"林徽因就根系福建闽侯林氏,而她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年间的进士,身列翰林之选,父亲林长平易近介入起草《中华平易近国姑且约法》。
堂叔林觉平易近在辛亥革射中英年早逝,写下《与妻书》,林长平易近堂弟林尹平易近,与林文、林觉平易近同年为革命献身,并称黄花岗“三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福建闽侯林氏的相关人物关系图
福建陈氏现代最具影响的家族——福州胪峰陈氏,“一朝二部长”;水兵部长陈绍宽、教育部长陈可忠;“二代两将军”,水兵大将陈绍宽等;“三宿世双院士”,最闻名是“陈氏心猿意马理”陈景润。而长乐陈氏则还有现代闻名导演陈凯歌。
福建阳歧严氏二十七宿世子孙,就是我国近代汗青上“西学第一人”、精采的发蒙思惟家严复,这个家族还出了被称为“辛亥奇侠”的严骥等人。
▲福建阳歧严氏宗祠
当身边人牵强附会着说本身是什么“高祖刘邦的第一百二十一代后裔刘某某”这种没影儿的工作时,福建人就可以底气实足的拿落发谱,告诉他们,哪些汗青上的闻名人物,实打实的是自家先祖。
part.2一本家谱,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家谱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汗青文献。一本没有断档、记实具体的家谱,内容上可以说是包含万象:
最根基的天然是”姓嘛,叫嘛、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此处主动脑补燕小六语气)“。除此之外,则有全族坟墓和祠庙等的方位、数目、办理利用法子、族训、撰写家谱的原因以及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
比力具体的族谱,还记录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务、光宗耀祖的闻名人物。
▲家谱中的祖先画像和公墓图
有家谱的人家,取名也不克不及随随便便。
对于良多福建人来说,他们需要论名字排辈分,统一辈儿的人,姓名的第二个字需要用同一划定的字起头,后面的字才能本身阐扬,这也是广东、福建地域人名多为三个字的原因之一。
本家之人,即使素未碰面,只要互通姓名,便可以经由过程名字中心的排谱字相认是否同宗,并确定彼此的辈定胜败。
▲《甄嬛传》中浣碧作为甄嬛义妹出嫁,按照甄嬛家的排行从头更名
排辈份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心猿意马的排行用吉利字。好比福建南靖县的《丘氏族谱》里记录,他们划定的辈分用字是: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绍述藏嘉。光前荣耀,宿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当作。庆余善积,谱泽连绵。宗风丕振,亿万斯年。”
据说此刻已经传到了“垂”、“显”字辈。
因为各个分支的成长速度纷歧样,有的时辰,也会因为“辈分关系”在称号其他人的时辰半斤八两凌乱,就像鲁迅师长教师在《社戏》里说“大师在一路玩,不小心打了太公也毫不会想起犯上这个词”:
▲图片来历:知乎“辈分大是一种如何的体验”
为了区别平辈中的春秋次序,福建有些处所在“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
像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划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假如平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亲戚互相喊的时辰,就直接喊“二十”,不消喊名字。但说真的,感受如果没怎么见过的远方亲戚,很轻易喊着喊着就乱了吧。
归天的人,则在其名前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福建沙县一带还有习俗,收养的孩子若是没获得族长和本族六亲的承认,不克不及上谱排字辈,不然会被全族歧视。
当然,家谱太长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好比此刻良多年青福建人起名,更想有本身的设法,不再按族谱排行,有的能经由过程起两个名字——一个“族名”放族谱上、一个名字日常利用来折中解决,有的则会吵起来:
▲“要不要按照字辈取名”,有时辰也会发生一些冲突
古代,家谱凡是只记实男人的名字,老婆只标注姓氏,生了儿子会具体标注,女儿则无法入族谱。假如一对佳耦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家谱上他们下面的子孙栏里就会显得非分特别冷僻,甚至标注“无传”,“断了根”,这也就是为什么福建有些处所会显得“重男轻女”。
那时辰,若是其实生不出儿子,老婆会本家儿动帮丈夫纳妾。若是这条路再走不通,甚至会为了续家谱而买男婴。好在此刻这些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女生也能在家谱拥有姓名。
▲图片来历:微博截图
part.3为什么福建人能保留这么完整的族谱?
《文史通义》中有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但福建汗青上算是“文明开化较晚”的处所,为什么此刻反而当作了族谱最厚、保留最好的处所之一?这还得追溯到汗青上的“移平易近入闽”。
南朝起头了第一次入闽大移平易近。宋、齐、梁、陈四朝更替间,又不竭有汉人迁入福建。隋唐两朝,朝廷起头正视东南沿海,进行有打算的移平易近开辟。比及宋元期间,因为海上商业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经商,选择留在福建。
▲古代移平易近入闽的本家儿要通道 | 图片来历:中国国度地舆
作为外来生齿,想要在本地成长,必需依靠壮大的宗族势力,修撰族谱则是一种撮合族人的好方式。另一方面,因为新迁入的根基都是曾经糊口在华夏地域的汉人,修族谱也算是保留了原有的习惯。
因为福建人对家谱非分特别正视,差不多每30年甚至更短,就要翻印一次,好比闽海说神聊浦城的季氏、李氏、房氏家族,均划定族谱30年一修:“一宿世不修谱为不孝”。这还“触发了埋没技术”——无心插柳柳当作荫,让福建宁化木活字印刷身手得以在这里传播下来,本家儿要就用于印制宗祠族谱。
其实除了福建,良多处所也有修家谱的风尚,有的族谱上甚至直接划定,每年清明节,各支族人都需回祠堂离去,进行修谱典礼,增添新到来的家庭当作员。
海说神聊方家谱最闻名的应该是山东孔氏家族,孔子儿女,连绵千年。黑龙江省兰西县的张大爷,也会在每年清明,会把家谱供在屋中心,以这种体例来祭奠祖先。
▲黑龙江张大爷家的家谱
?掀开厚厚的家谱,字里行间都是血脉传承的力量,一本家谱,一部家史,千百年的荣耀沧桑皆汇聚于此。
你家有家谱吗?
有什么与之相关的习俗吗?
接待在评论里分享
[1] 家谱:连缀不停的家族史[N]. 马子雷. 中国文化报. 2009-08-07 (004)
[2] 少数平易近族家谱为中华平易近族的形当作供给了第一手资料[J]. 王鹤鸣. 安徽史学. 2017(01)
[3] 《中国度谱总目》[M].上海古籍出书社出书,王鹤鸣,2009
[4] 吴泽宇. 琉球闽人家谱史料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5] 梁芳. 闽人旧族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 邹华享.利用家谱资料应注重的几个问题(下)[J].藏书楼,2006(06):67-69+81.
[7] 熊吕茂.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05):68-73+108.
[8] 方宝川.福建家谱与琉球久米村系家谱的比力及其思虑[J].海交史研究,1997(01):114-124.
[9] 汪晓虹.浅谈家谱族谱的感化[J].湖南档案,1985(04):35-36.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