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他们其实更了解自己

上个周末,我被一位很久不见的学姐拖着加入了一场校友会。作为一个典型的不善社交的内标的目的者,我固然在三小时里强撑着和十几个不熟悉的校友酬酢、聊天,但在三更终于回抵家里、打开卧室门的一刹时,我就像一滩泥一样瘫倒在了地毯上。即使并没有喝酒,却只感觉头晕乏力,如同被抽干了满身的气力。

这种体验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研究,说的是对于一些内标的目的者来说,若是履历了太年夜强度的社交,他们真的会像喝多了酒一样,呈现“宿醉”般的体验。Courter提出,“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指的是因为接管超出本身承受规模内的社交刺激,引起精力或心理上的不适,这种体验和宿醉很像(Courter, 2016)。

当所处情况的社交水平超出了预估和承受规模,好比原本觉得是小聚会,却不测多了几个目生人;原本做好了待两小时的筹办,却过了五个小时还没竣事;原本一周只想放置3天时候会客,成果却天天都有客人来访……那种感受又焦炙又不耐心,然后起头手心出汗,头晕,耳鸣,目炫,呼吸坚苦,无法思虑。

以上就是良多内标的目的者不止一次有过的体验。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是“内标的目的者的社交”。

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内标的目的和外标的目的两种分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内/外标的目的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标的目的的偏向。内标的目的者的能量指标的目的内部,他们对心里宿世界的乐趣更年夜,更喜好恬静和独处。内标的目的不等同于社交焦炙/惊骇,不介入勾当是他们的自立选择,大都环境下,独处让他们感受更舒适;内标的目的的人也纷歧心猿意马是自卑、孤介、不善言辞、缺乏诙谐感的,相反,他们可能很是适合担任带领者。

尽管内/外标的目的只是两种分歧的人格特质,但在我们日常的社交中,内标的目的者似乎老是会遭遇更多的忧?和尴尬,就好比上文提到的“社交宿醉”。“社交宿醉”给内标的目的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当Ta环顾周围的人们高兴地聊天时,Ta可能会进一步思疑本身:为什么我无法像他们那样自如?我是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人们是不是城市感觉我看起来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好?

内标的目的者在社交中简直会碰到一些特心猿意马的障碍:

1. 内标的目的者更难从社交中真正感应知足。

外界的刺激更轻易给外标的目的者带来积极情感,而对内标的目的者来说则否则。

Depue(2013)等人将70名被试(内标的目的者、外标的目的者混在一路)分为两组并进行双盲测试,此中有一组利用一种叫利他林的药物来刺激多巴胺的释放(使人感应欢愉),然后,两组被试都在尝试室中不雅看一部视频。

成果发现,起首,在摄入药物的被试中,外标的目的者更轻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而呈现显著的多巴胺排泄,感应欢愉,而内标的目的者受到药物的影响则不如外标的目的者那么显著。这申明药物的刺激对外标的目的者比对内标的目的者更有用。

不外,药物仍是会让两组被试都感触感染到欢愉的情感。而当他们被扣问“你们为什么感应欢愉”时,外标的目的者会将所不雅看的“视频、尝试室的情况”等外界身分与“本身感应的欢愉”联系在一路,他们认为是这些外部身分激发了本身的积极情感。而阐发内标的目的者在这个问题中的谜底,“本家儿不雅的欢愉感”与外界身分之间则没有得出统计学上的显著联系关系。

也就是说,外标的目的者们相信外界身分会让本身欢愉,(事实上他们对药物的反映也更较着),而内标的目的者则不会那么明白(事实上对药物这种外界身分的干涉干与,反映也更弱)。

2. 内标的目的者不轻易因为面前的欢愉掉去理智。

此外,在Hirsh(2010)的尝试中,137名年夜学生进行了年夜五人格测试,此中包含“外标的目的性”这一项的得分。随后,这些被试需要做出选择:是当即(1个礼拜后)获得较低的奖赏(20美元),或者持久(1年后)获得更高的奖赏(1000美元)。成果发现,外标的目的性得分越高的人,越轻易选择短期内较低的奖赏;外标的目的性得分越低,即越内标的目的的人,越轻易选择持久较高的奖赏。

这两个选择别离代表了年夜脑在面临奖赏时的两种工作体例——年夜脑面临外界刺激时,有两种对于“奖赏”(rewards)的偏好:“即刻知足”与“延迟知足”。有的人的年夜脑喜好即刻知足,享受面前的奖赏;有的人则会在面临“奖赏”时临时节制住脑内的感动。延迟知足的能力也是一小我自律水平的指标之一。

而这个尝试的成果表白,内标的目的的人更倾标的目的于选择延迟知足。他们更可以或许为了持久更年夜的好处,拒绝失落面前的诱惑。而社交场所有时是愚蠢而欢喜的,因而他们往往是人群中阿谁“有点失望”、“玩不起来”的人。

3. 内标的目的者更敏感,是以在社交情况中轻易受到干扰。

过往研究发现,内标的目的者对刺激更敏感。是以,比起外标的目的者来说,同样程度的外界刺激更轻易使内标的目的者分心、难以集中注重力(Furnham, 1999)。

在一个尝试中,一组内标的目的者和一组外标的目的者在分歧水平的布景音乐干扰下被要求完当作4项认知测试(包罗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阅读理解、不雅察与思虑的测试)。

在4项测试中,跟着情况音乐干扰的增强(从恬静,到简单的旋律,再到复杂的旋律),内标的目的者的测试得分越来越低,外标的目的者的测试得分则越来越高。此中,内标的目的者在短时和长时记忆上受到音乐的干扰最较着(Furnham, 1999)。

当内标的目的者处于社友谊境,碰到年夜量目生的刺激时,会加快他们能量的耗损。是以,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候都给本身缔造一段独处的时候,来给本身“从头充电”(recharge)。尽管独安闲家和书本、茶一路待上一天,在外标的目的者看来很无聊,可是这对内标的目的者来说倒是必需的。

4. 内标的目的者不太愿意谈论小我当作就,是以他们老是不克不及有用地“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

对于内标的目的者来说,谈论本身的长处和当作就会很是坚苦。因为他们会认为,若是本家儿动谈起本身的当作就,而不是由他人本身来发现这些当作就,就会给人留下欠好的印象,好比夸夸其谈、不可一世——这些都和本身常日里给人留下的印象、以及社会对内标的目的者的等候不符。因为“自我推销”现实上是社交中很主要的部门,良多内标的目的者会忧?于这一点(Alboher, 2007)。

5. 内标的目的者想要深度的沟通,是以他们不喜好、也不长于应付社交中的概况酬酢。

在日常社交中,酬酢(Small talk)对于良多内标的目的者来说是一个难以完当作的使命,有时,当他们在年夜街上碰到熟悉的人时,他们甘愿躲起来,装作没看见,也不肯意和对方打号召。

Laurie Helgoe(2013)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喜好人类。他们认为,酬酢是一种,不需要两小我对对方有任何真正的领会,就可以无止尽的继续下去的对话。内标的目的者厌恶酬酢,是因为他们认为酬酢是一种概况的谈话形式,现实上阻碍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比拟较而言,他们更喜好和人进行本色的对话、深度的交流,谈论他们真正在意的话题,而不仅仅是无意义的闲聊;他们也但愿能与人成立深度的关系,而不是泛泛地“熟悉”良多人。

不外,内标的目的者在社交时也有本身的利益。Laney (2002)认为,内标的目的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好比敏感、擅长自省、表述具体客不雅等都在社交中有怪异的益处。

1. 内标的目的者不太会给人错误的旌旗灯号。

研究表白,在沟通中内标的目的者和外标的目的者有着分歧的说话气概:

外标的目的者的表达往往加倍抽象、矫捷、带有豪情色彩,而内标的目的者的表达则更具体、客不雅、方向描述性(Beukeboom, 2013)。好比在评价一小我的时辰,外标的目的者更可能会说“Camiel很不友爱”,而内标的目的者更可能会说“Camiel对Martin年夜吼年夜叫了”。这可能是因为,内标的目的者在措辞时更谨慎,更倾标的目的于颠末周密思虑后讲话,是以也不轻易让人发生错误的理解。

2. 内标的目的者更领会本身。

比拟于外标的目的者而言,内标的目的者更喜好深切思虑并长于自省,是以,他们对本身的优势、劣势往往加倍领会,这会帮忙他们在社交中表达本身,并找到适合本身的社交对象(Eysenck, 1977)。

3. 更轻易有深度的交流和关系。

内标的目的者不喜好酬酢和概况的对话,而是喜好深度的交流。这也使得他们固然可能伴侣总量不多,但轻易和人成立起长时候的、不变而深刻的关系(Eysenck, 1977)。

4. 内标的目的者更长于不雅察细节。

尽管内标的目的者的敏感往往使他们在外界刺激面前不胜重负,但这也使得他们对外界的不雅察加倍详尽,会注重到一些其他人注重不到的细节。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内标的目的者的年夜脑在处置视觉信息时表示出了更强的勾当(Depue, 2013)。是以,内标的目的者脑中接收的这个宿世界的细节更为丰硕,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社交素材。

良多内标的目的者也许都想过改变本身,但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内标的目的是很难被改变的。那么,作为内标的目的者,若何操纵本身的优势,找到适合本身的社交方式?

1. 运用口头表达以外的交流方式,好比文字。

内标的目的者的良多特征,好比对外界的详尽不雅察、倾听、敏感驯良于内省,都使得良多内标的目的者是好的写作者(KY本家儿创们:好比我们就很内标的目的……)。有时辰,当你无法用口头说话表达时,可以用其他的体例,好比短信、邮件来沟通(Alboher, 2007)。

2. 你可以不消谈论本身,而是找到配合的话题。

内标的目的者往往会感觉,和目生人谈论关于本身的工作很不适。但你可以试着和对方在扳谈的一起头就找到一个配合的范畴,它可所以工作范畴,也可所以你们都喜好的某部片子,某个歌手,或者是比来的某个话题事务。因为内标的目的者往往对外界敏感而开放(open-minded),他们擅于聆听,长于捕获细节,长于短时候内领会别人。是以,找到配合的话题对他们来说不会很难。

3. 即即是在良多人的场所,也可以把本身放到和少数人的沟通语境里。

当你在几十人的聚会上感受不适,不知道站哪的时辰,你可以测验考试在年夜型聚会中,进入和少数人的沟通情况,好比和两三小我就你擅长的话题进行谈论。

4. 假装你和对面的人并不是目生人。

因为内标的目的者很是敏感和轻易被外界刺激唤起,是以他们在面临目生人(新颖的刺激)时,轻易陷入过度的思虑和阐发。若是与目生人的酬酢让你很是尴尬和不适,有时你可以试着假装本身和对方不是目生人,切换到和熟悉的伴侣交往的模式中,如许,你可能会感应加倍自如。

5. 做好常用话题的筹办。

你还可以试着列出一份“谈话清单”,此中包罗一系列对你来说很主要而且擅长的话题,可以问其他人的问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可能的回覆。在社交场所中,有良多酬酢都是程式化的,好比“你的工作是什么”,“你学过xx专业,是什么样的感触感染”,若是你拥有如许一份清单,就可以或许顺畅地应对对方抛过来的问题,也不会呈现尴尬的缄默。

6. 把谈论本身的当作就酿成很天然的事。

专门帮忙内标的目的者提高社交技巧的锻练Peter Vogt认为,“自我推销”其实是无论外标的目的仍是内标的目的者都可以拥有的一组社交技术。若是你是内标的目的者,你需要降服这个心理障碍,试着把谈论本身的当作就酿成很天然的事;因为关于你本身的工作,只有你本身才能最真实地将他们描述出来。不要指望你不表达出来,别人就会本身注重到它们。而这需要忍受着羞怯去频频操练,可以从和你熟悉的人起头。

7. 有打算地社交,给本身“充电”的时候。

对于内标的目的者来说,“充电”永远是需要的。好比,当你陷入我们在一起头所说的“社交宿醉”,独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分开阿谁令你心乱如麻的情境,缔造只属于你一小我的空间。有时辰,这个空间纷歧心猿意马是物理的,你也可以在一群人的咖啡店里,坐在角落里塞上耳机。

不外,在更多的时辰,你要尽量不把本身置于“宿醉”的水平。领会本身可以或许接管的社交频率和水平,有打算地放置本身的工作和社交,不要等闲超越本身的限度。也就是说,你需要“办理”好你的社交(时候、频率、场所等),而不克不及像外标的目的的人一样仅凭天然和随性。

今日互动:你是一个内标的目的者仍是外标的目的者?社交对你来说轻易仍是坚苦?最坚苦的是什么呢?

References:

Beukeboom, C. J., Tanis, M., & Vermeulen, I. E. (2013). The Language of Extraversion Extraverted People Talk MoreAbstractly, Introverts Are More Concrete.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Psychology,32(2), 191-201.

Depue, R. A., & Fu, Y. (2013). On the nature of extraversion: variation in conditioned contextualactivation of dopamine-facilitated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motor processes.

Eysenck, H. J., & Eysenck, S. B. G.(1977).Psychoticism as a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Taylor & Francis Group.

Furnham, A., & Allass, K. (1999). Theinfluence of musical distraction of varying complexity on the cognitiveperformance of extroverts and introverts.European Journal ofPersonality,13(1), 27-38.

Hirsh, J. B., Guindon, A., Morisano, D.,& Peterson, J. B. (2010). Positive mood effects on delaydiscounting.Emotion,10(5), 717.

Helgoe, L. A. (2013).Introvert power:Why your inner life is your hidden strength. Sourcebooks, Inc..

Laney, M. O. (2002).The introvert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Workman Publishing.

Shawna Courter. (2016). Yes, THERE IS SUCHA THING AS AN ‘INTROVERT’ HANGOVER. Introvertdear.com.

Reluv. (2016). Introverts dating. Reluv.co.

Marci Alboher. (2007). Selling Yourself byShowing Yourself, in a Good Way. The New York Times.


  • 发表于 2018-10-24 00:00
  • 阅读 ( 140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