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白岩松的话都是骗人的

导语: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如果汉语背后没有文化,文化背后没有思想,思想背后没有精神,光TMD编造老娘和乔布斯根本没有说过的话,那中国永远不会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问者: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但命运却不变?

答者: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

问者: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答者: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问者: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答者:帮我买一辆汽车。

问者: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答者: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想付出一点,就得到很多。

上面这段对话中,回答问题如此机智的人是谁?有的版本是星云大师,有的版本则是寂静法师,其实这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他甚至可以是中国佛教界著名的法师当中,除了释永信外的任何人。

在这里,大师们扮演的其实是阿凡提的角色——认真读完过《阿凡提的故事》的人,应该对前述精彩回答不陌生,《阿凡提的故事》当中,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大量对刁难问题的急智回答。托名星云或寂静法师的精彩回答,每一个都能在阿凡提那里找到相同的母题。

而阿凡提式机智人物的传说,中国每个民族或地域都有,只不过因文化和社会差别各有特色。有学者统计,中国各类民间智慧人物应对难题的方式,总计有14种母题,类别最全的便是阿凡提。

表中人物故事丰富程度各有别,但很多情节和套路完全雷同。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中国的刻舟求剑、朝三暮四、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寓言,也都有其印度原型。这些传说中的机智人物,最大的共性特征是:穷人出身,喜好扶弱济贫,其聪慧往往用于羞辱、戏弄权贵和富人。

这种跨地区、跨文化的故事复制和段子模仿,或许体现了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按官方过去的说法,民间流传这些机智人物的故事,“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统治压迫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精神”,在今天,则是一种弱者自我安慰和平衡的“意淫”。

机智的总理

1949年后,民间智慧人物的故事经过一次“提纯”,使之更符合阶级斗争教育的需要。这些故事里原本就极为稀薄的鸡汤成分便荡然无存——1980年代之前,中国社会流行的是鸡血而非鸡汤。

但是,虚构的古代智慧人物不能满足国民对新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它需要附着在一个更贴近今天的真实人物身上,于是中国又有了一个全新的、集大成的智慧人物——周恩来。周的智慧全部集中在应对各种西方的刁难上。譬如,中国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中国的银行有多少存款?中国有没有妓女等等。这类展现周恩来急智的段子,与古代底层智慧人物应对难题的语境高度相同,即敏感自尊的贫者要时刻面临富者优越感的挑衅。

较之古代同类段子,周恩来的急智故事不但有极高的脑筋急转弯水准,而且体现出分寸感极强的不卑不亢——阿凡提对天上星星有多少颗,以“不多不少跟我毛驴身上的毛一样多,不信你自己数”的回答,虽然够急转弯,但既不庄重,也未留下谈笑风生的余地。周恩来的智慧故事,集中展现了那一代中国人的最高智力水平,也直接反应了那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

与各种急智应对刁难故事伴生的,还有周恩来去世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陈述要为其降旗的动人传说。几天前,时逢周恩来去世纪念,早已被多次澄清的联合国降旗说,再次在网上铺天盖地传播,它清晰地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今天依然需要一个完美的道德化身。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语境发生巨大变化,底层创造的智慧人物,因含有让人厌倦的阶级斗争意识,自动丧失传播价值。被滚滚商潮冲得丧失方向感的大陆人,急需滋养温情、灌溉心灵的精神产品,这种后来被称为心灵鸡汤的东西,恰逢其时地在1980年代中期登场,历三十年而不衰。

虽然底层创造的智慧人物故事鸡汤成分很少,但古代文人士大夫创造的智慧人物,其浓浓的鸡汤味可历千年而依旧让人甘之如饴。苏轼与佛印斗智的对话,今天依然有较高转载价值,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更是《读者》之类杂志的常客。

不过迄今为止,中国依然没有摆脱自古以来鸡汤基本靠进口的局面。在古代,印度是中国的鸡汤输出国,不但输出过曹冲称象、道旁李子其味必苦这类急智故事,还由于佛教的缘故,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提供了调制鸡汤的配方。今天,鸡汤产地由印度变成台湾,最先登陆的是在《读者文摘》上露脸的刘墉等散文家。接下来,传统文化符号强烈的南怀瑾、星云、证严等在各平台隆重登场。大陆人如此需要台湾人的精神滋养,以至于连李开复这样的IT界精英也转行煲制鸡汤。

大陆当然也会崛起本土鸡汤品牌。白岩松之所以成为鸡汤品牌,其CCTV的高出镜率并非关键因素。重要的是:他看上去总是在思考,无论演讲还是写作,都有恰到好处的鸡汤味,于是民间纷纷将各种自制鸡汤贴牌上市——从传播学上讲,信息依附于一个著名品牌是其增大其传播效用的最便捷方式。相比之下,被认为专事鸡汤烹制的于丹,虽有同样的平台,其品牌认同度远远低于白岩松。

形象上离烟火气越远的人,才有可能烹制出味道最纯正的心灵鸡汤。市场对心灵鸡汤品质的挑剔和追求,使得各路“仁波切”(藏语原意为“珍宝”,现为藏传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在鸡汤市场上异军突起且势不可挡。

串味的鸡汤

但是,按《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的看法,中国的基本特征是复杂,而复杂的社会必然有对智者的复杂需求,心灵鸡汤显然不可能一统天下——社会传播鸡汤、弘扬正能量的另一面,是地下大规模传播各种反应社会阴暗现实的段子。当这些民粹色彩的段子仍不足以表达民意时,它必然要升级为一种规格更高的总结批评。——这是一个缺少真正公共政治生活,也缺少公共文化生活的社会的特有现象——它是民意无法公开言说时的曲折表达。

于是,酸辣汤登场。以嘲讽见长的王朔成为这个细分市场中的著名品牌。强烈的社会需求,甚至让鸡汤品牌开始串味,贴着白岩松品牌的段子,已有相当比例是酸辣汤。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胡适这个指向性更为鲜明的名字,他的名人名言虽然不多,但其检索结果已与白岩松相去不远。

胡适最著名的语录是“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是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讲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高尚,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没说过这句话的事实并不重要,因为大家需要他这么说。

由于国产名人数量严重不足,无法体现复杂中国的各式表达渴求,撒切尔夫人、希拉里、小布什西方政要纷纷被征用,作为一个长者对今日中国提出批评和否定观点。比较特殊的是兰德公司,这个在中国有极高知名度的智囊机构,同时被中国左右两派征用。

那些被左右两派拿来“挟洋自重”的西方人,偶尔也会是毫无大众知名度的人,譬如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托尼·赛奇。他被指派的任务是指控中国《对毛的丑化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应有的理智界限》,进而又在《美国教授:地球公民最瞧不起的三种人》再度重申对“非毛化”的鄙视。

由于这种观点的美国人确实罕见,所以名气不重要,重要的是白人的血统。故网上毛粉代表性人物一般不会错过引用托尼·赛奇的机会,譬如司马平邦在《铸魂:读托尼·赛奇和张召忠的两篇谈话》这个标题上,干脆把托尼·赛奇的名字放在张召忠少将的前面。不过,托尼·赛奇真身已正式致函,要求相关网站删除其编造的最早版本的相关文字。

台湾人同样不会缺席,最近几年以力挺大陆著称的李敖颇能贡献余热,他的出场几乎全部是长篇大论,从捍卫伟大领袖毛泽东到声讨美国日本,多条战线同时出击。

——相对来说,为左派观点张目的名人,大都会长篇大论,也许是因为这些观点没有足够篇幅很难说服人,而右派的观点非常简洁明快,连语录带作者身份不超过140字,更适合快速传播。

虽然官方及时出手,沉重打击了网络谣言,但它只是打击了少数制造者,并未动摇巨大的言论市场需求,所以没人能保证,今天专司烹饪心灵鸡汤的星云法师,会不会在将来某一天发表胡适级言论,因为撒切尔夫人早就说过:白岩松的话都是骗人的。


  • 发表于 2014-01-21 00:00
  • 阅读 ( 99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