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都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雍正帝却完成了

在清朝的西南地域,一向有不少势力壮大的土司家族。他们固然名义上臣服华夏历代王朝,可是却享有充实的自治权,宛若年夜帝国中的一个个自力王国。这些土司往往把握本地的军政年夜权,是管辖区域内的绝对本家儿宰,一些加倍剽悍的土司甚至对中心的呼吁都漠然置之。

好比唐朝时广西的宁氏土司,仅因韦氏家族不肯与其通婚,就杀死了这家的所有直系男丁,而韦氏家族恰是女皇武则天的亲家,这些被土司处死的男丁中,就包罗那时年夜唐的国丈,唐中宗李显的岳父——韦玄贞。连皇帝的亲家都说杀就杀,足以显出土司们的作威作福。是以,清剿土司,将土司节制的西南地域直接划归中心统治,就当作了历代王朝必做的年夜事。

古代的农耕社会_图

一、什么是改土归流?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指将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将统治权交由中心直接管辖。自秦朝以来,古代一向都是实施的郡县制,各省的官员都由中心当局选拔并录用,中心当局可以随时决议官员的去留日期和起落奖惩,这种将官员任免集于中心的做法按捺了处所势力的做年夜,维护一统。

而西南地域的土司制,恰好就与这一原则完全相悖。在西南地域,土司宿世袭罔替,握有本地的军政年夜权,对于中心仅有按时缴纳钱粮的义务,中心无权决议土司的任免和选拔。可以说,土司握有半斤八两年夜的自治权,其和中心的关系与其说是合适郡县制,不如说是合适早已拔除的分封制。这些土司与周朝的诸侯一样,对于皇帝仅仅是尽忠关系,他们宛若年夜帝国内滴水不进的封锁王国,是旧轨制的最后残存。

土司轨制与中心集权如斯格格不入,是以土司一向是历代皇帝的眼中钉,但无奈西南贫瘠,山道险峻,又布满了瘴气毒虫,武力挞伐其实是当作本太高,是以历代帝王,只要土司们不明面上抵挡中心,也就更多是听之任之。这一状况一向持续到了明朝。

中心集权制_图

二、明朝时的遗憾,未能完当作的改土归流战争

明初,实施的原本也是土司制,但万积年间土司杨应龙的兵变彻底吓坏了明朝当局。他们终于意识到土司轨制的庞大短处以及改土归流的需要性。

挞伐杨应龙的战争,是万历三年夜征之一。杨应龙,本是播州的土司,其担当父亲职位,是年夜明的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从军时代,屡有军功,被封为骠骑将军,并被授予都批示使和飞鱼服。可是年夜明的犒赏并没能知足杨应龙的野心,他看到四川的明军实力羸弱,由此萌发了侵犯整个四川的念想。杨家作为播州宿世袭罔替的土司,其势力错综复杂,极为复杂,整个四川都有杨家的关系和眼线。操纵祖辈积下的的财富,杨应龙不竭兼并其他土司的领地,垂垂当作为了本地的土霸王。

因为杨应龙的侵略行径,本地的土司和官员将杨应龙的罪行尽数上报给中心,明朝当局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命令改派流官统治播州,并让杨应龙入渝受审。杨应龙不肯束手就擒,是以当即策动了兵变。

海龙屯,明期间的“土司”城堡遗址_图

刚起头,因为明朝忙于万历朝鲜战争,是以并未调派本家儿力挞伐杨应龙,杨因而连战连捷,大北官军,并劫夺四川、湖广各地。明朝因而年夜怒,正好那时执政鲜的战争已经竣事,明朝遂调派李华龙、刘綎、陈璘等名将一同挞伐,此中刘綎、陈璘都是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表示超卓的宿将。很快,明朝年夜军就包抄了杨应龙的老巢海龙屯,面临明朝的精锐军队,杨应龙完全不是敌手,两个月内就狼奔豕突。眼看败局已心猿意马,杨应龙自杀身亡,其家人被尽数俘虏,纷纷处斩。

击败杨应龙,让西南的土司元气年夜伤,明朝因而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历程,可是好景不长,万历期间的明朝早已处于壮士老年末年的情景,万历三年夜征不外是明王朝最后的回光返照。很快努尔哈赤造反,后金强大,明朝内部的农人起义也如火如荼,面临内忧外患,西南的土司再次倡议兵变,明朝的改土归流不得不被迫遏制。击败杨应龙的当作果也是以功败垂成。彻底完当作改土归流的任务由此交给了接替明朝的清朝。

明末形势图_图

三、甘薯与玉米的推广,生齿暴增鞭策改土归流

固然历代王朝都想剿除西南的土司,但因为各类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可是到了清代,工作终于发生了起色,这个起色就是甘薯与玉米的推广。

甘薯与玉米,本是美洲的农作物,之后被欧洲人在明末时引入中国,并在清朝起头年夜规模推广。比拟于传统谷物,甘薯与玉米,有两个显著的长处,一是高产,亩产两三吨的甘薯在此刻触目皆是,玉米的亩产也达到了上千斤。二是情况顺应力强,这两种作物对于泥土、水分的要求不高,曩昔良多不克不及莳植谷物的地盘现在也能莳植这两种作物,良多之前的不毛之地现在也能产出丰厚的粮食,也能养活足量的生齿。

古代的农耕_图

到了雍正年间,在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和清朝打消人丁税的政策吸引下,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生齿暴增,就连贵州这种那时的穷山恶水生齿都从170万成长到了500多万,清朝的总生齿更是达到了1.43亿,在随后的一百年间更是会达到4亿之众。因为生齿增加太快,内地很快就到了无地可耕的境界,无数的青年人没有地盘耕种,是以经常挑衅滋事,处所的动乱也此起彼伏,为领会决内地的生齿危机,雍正将目光抛标的目的了西南。

之前历代王朝之所以没能剿除土司,一是因为山道险峻,瘴气毒虫。二则是那边是穷山恶水,产不了几多粮食。挞伐西南的当作本与收益完全不当作正比,是以各朝各代都没能下心猿意马决心将改土归流进行到底。可是到了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已是势在必行,一是因为前面提到的生齿压力。二则是甘薯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使得西南地域也可当作为产粮区,西南,对于朝廷,不再是穷山恶水,而是不成多得的膏壤。是以,无论是出于转移危机,仍是出于财务收益,雍正的改土归流都势在必行。西南的土司们由此迎来了他们的末日。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_图

四、雍正的功勋,彻底终结土司轨制,真正完当作了年夜一统

雍正四年,雍正和鄂尔泰起头出力奉行改土归流,雍正明令:“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这段话的意思是奉行改土归流,最好是用策略将土司擒获,用年夜军近剿是下策,令土司毫不勉强的降服佩服是上策,强行让其降服佩服是下策。治理苗人,应该恩威并施。在雍正的决心之下,云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土司纷纷本家儿动归降,只有少数几个土司不自量力,标的目的中心挑战,好比广顺长寨土司,可是其很快遭到了清军扑灭性的冲击,清朝随后在此处设置了长寨厅,也就是今日的长寨县。

晚清期间的苗族窗花_图

无论是负隅顽抗,仍是软磨硬泡,土司们毕竟没能反对汗青的潮水,纷纷倒在了清军的铁蹄之下。仅仅数年,年夜部门的土司就损失了统治权,清朝当局随后当即调派流官接替土司进行统治,并在原土司统治区设置郡县。之后,清朝当局又测量地盘,清查户口,拔除了本来土司的赋役轨制,实施与内地不异的税赋轨制,不外考虑到西南地域的经济程度较为掉队,本地居平易近上缴的数额要少于内地。

在雍正的尽力下,从头至尾年夜不失落近千年的土司轨制终于被彻底拔除,从此,西南方疆再也不是半自力的区域,而是完全由中心调派官员直接进行统治的省份。由此也彻底完当作了秦始皇的抱负,完当作了真正的、彻底的中心集权与年夜一统,并让后任统治者们代代受益。

【团长说汗青专栏 第二十期 完结篇】

汗青堂团队作品 文:埃尔文

文字由汗青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18-03-01 00:00
  • 阅读 ( 98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