氚和磷-32是弱β发射体,用于在黑暗中发光。β粒子的性质与电子相当,但比环绕原子核运行的典型电子能量要高得多。虽然β粒子本身不具有放射性,但它们会在弹道上造成损伤,破坏化学键并产生对组织有损害的离子。产生β射线的原因是原子核中中子数量过多。当原子核中中子明显多于质子时,中子会退化为质子和电子,并以高速从原子核中喷射出来。这就增加了原子序数并增加其稳定性,这是自然原子炼金术的一个例子,它产生了一种新的原子。
β粒子不具有放射性,但会造成其他损害。亨利·贝克勒尔在19世纪末发现了β粒子。1900年,他证明了β粒子,在被认为与电子不同之前,实际上是同一件事。β粒子在1900年以前被区别对待,这可能是它们有名字的部分原因,而不是被称为"高能电子"或类似的东西和其他放射性物质一样,β粒子发射器也被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用来为太空探测器提供动力,更不用说遥远的俄罗斯灯塔了。这些灯塔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含有比切尔诺贝利大火中释放的锶更多的锶。氚和磷-32是弱β发射体,用于商业应用,如放射性示踪剂和黑暗中的发光涂料。氚是通过锂的中子轰击产生的,具有很低的放射性,盖革计数器无法检测到有时氚会进入水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被告知每天喝10品脱啤酒或水,以冲洗系统。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