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真的有过「母系氏族」阶段吗?

很多人相信,奴隶制是人类汗青社会轨制演变的必经阶段,还有很多人相信,在近代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始终是封建社会。

这些来自教科书的熟悉,因为和现代汗青研究背离得太远,在正经学界已少有人问津。然而还有一个不雅点,即便在学界仍有半斤八两影响:「母系阶段论」。

· 人教版汗青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人类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演变为父系氏族的介绍

按照教科书的典型不雅点,原始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是以早期人类社会遍及采用从妻而居(matrilocal residence)模式,成长为母系氏族社会。跟着出产力成长,婚姻关系不变,才被父系氏族代替。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经济和社会上占本家儿导地位,平均分派,配合劳动;孩子出生,只知道母亲;财富实施公有制……除了中学教师,这种说法也受到一些女权本家儿义者的接待。

不外在现代人类学研究中,这种说法却很难找到证据。

神话的由来

平易近族志调查显示,3/4 以上的传统社会采用父系制(即实施从夫居(patrilocal residence),并按父系构成血缘群体,并且并不存在「社会布局越简单原始,越可能采用母系制」的倾标的目的。

· 好比澳洲原居民的社会形态,与本家儿要文明持久隔断,半斤八两原始,也都采用父系制

没有证据表白,人类早期曾有过一个遍及采用母系制的阶段。相反,压服性的证据显示,在直到现代之前的整小我类汗青上,父系制始终是本家儿流和常态,母系制只是特别前提下的破例。

父系制的汗青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与黑猩猩的配合祖先,因为黑猩猩、倭黑猩猩、甚至亲缘更远的大猩猩,都从夫而居;对晚期南猿和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阐发也显示,这两个社会很可能都是从夫居的。

那么,母系社会神话又是从哪里来的?谜底要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去找。

最初提出母系阶段论的,是瑞士学者约翰·巴霍芬(Johann Bachofen)。

他并非人类学或社会学专家,而是巴塞尔大学的罗马法传授,本家儿要经由过程解读古希腊罗马文献,研究罗马法和古代人类的法令关系。

在1861年的著作《论母权:对古代母权制的宗教和司法特征研究》中,巴霍芬按照从希腊神话和古代传说中收集一些线索,如亚马逊女兵士和遍及存在的女性生殖崇敬,认为早期社会不仅是母系的,仍是母权(女性本家儿导)的。

· 亚马逊人,古希腊神话中一个由全数皆为女兵士组成的平易近族

他还适应维多利亚时代风行的社会前进不雅,提出了一种阶梯式社会进化理论,按女权男权的此消彼长,将社会史划分当作了四个阶段。

这种粗拙的论证,开导了闻名的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摩根(Lewis Morgan)。因为摩根接触过的易洛魁社会刚好是母系制的,所以很快被巴氏的理论所吸引,并与他通信。

· 美国人类学家、社会理论家路易斯·摩根(1818-1881)

随后在1877 年出书的著作《古代社会》里,摩根很大水平上采纳了巴氏的不雅点,将他所领会的易洛魁母系制一般化为早期社会遍及履历的「母系氏族阶段」。

和巴霍芬比拟,摩根是更严厉的人类学家。他做过一些郊野调查(但不是对易洛魁),所用材料也更具实证价值,但和那个时代喜好机关弘大系统的博学家一样,他的阶梯式社会进化理论同样是以想当然的猜测为本家儿。

摩根轻率地认为,早期人类是乱交的,没有固心猿意马配头关系,因而不知其父只知其母,也难以防止近亲交配,所以最初的血缘群体(即氏族或胞族)只能按母系构成,所以早期社会必心猿意马是母系制的。

可是,这里存在两个重大曲解:

起首,没有固心猿意马配头关系,并不料味着不克不及防止一级近亲(兄妹、父女和母子)交配。

只须实施外婚制(exogamy)和从夫(或从妻)居,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也就是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不和与本身出生于统一群体的异性交配,性当作熟后分开出生群体并插手其他群体,不与性伙伴的后代交配。很多动物恰是经由过程这种体例避免近亲交配的。

第二个曲解是:父子关系不成识别,并不克不及推导出父系氏族不克不及当作立。

构成父系氏族无须以父子关系可识别为前提,只须实施外婚制和从夫居、而且兄弟关系可识别即可;好比从若干同母兄弟起头,每一代所有女儿都分开,并采取来自其他群体的女性,便可确保群体男性当作员始终拥有配合的父系祖先。

现实上,黑猩猩恰是经由过程这样的放置构成了父系群,尽管它们没有固心猿意马配头,也不知有父。

这些曲解导致了二人在推论时辰犯下的初级错误,然而,巴霍芬和摩根的另一个错误更关头——制造了母系制和母权制(matriarchy)的混合。

· 易洛魁人

现实上,两者没有他们所认为的固心猿意马联系或因果关系,人类学考查发现的大大都母系社会,要么是平等本家儿义的,要么是男权占优,由男性充任酋长、族长或头人脚色的。

即即是被摩根作为典型例子的易洛魁人,固然女性在内部事务上握有支配权,但在政治、军事的实权仍操于男性之手,男女地位大致平等,并不存在女性统治男性。

迄今没有任何社会被人类学家遍及认可是实施母权制的,尽管曾有个体社会另有争议。

当神话傍上大条目

缺陷如斯较着的摩根理论,还能发生持续至今的影响,要归功于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恩格斯。

在清算马克思遗物时,恩格斯发现马克思就该书写了很多笔记,马上如获至宝,敏捷将本身的唯物史不雅揉进此中,于次年出书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度的发源》,此中,摩根是主要的理论撑持。

马恩青睐摩根理论,因为后者很适合为他们的汗青唯物本家儿义理论骨架添加血肉:汗青唯物本家儿义认为,人类社会注心猿意马会从原始状况起头,在阶层斗争鞭策下,履历一系列特心猿意马阶段,最终进入共产本家儿义;摩根理论本家儿要被用于描画上述过程的第一步。

·《家庭、私有制和国度的发源》

恩格斯的著作后来当作了各共产本家儿义国度的社会学红宝书,在西方左翼阵营中也颇有影响,而人类学和社会学界刚好又是左翼思惟持久占本家儿导地位的。

和其他马列红宝书中空泛抽象的理论和宣传比拟,这本书的内容更具实证色彩,看起来更有干货,因而其对不雅念的影响也更为深远,这一影响即便在其意识形态掉去吸引力之后,仍时常能感受到。

但现实上,从恩格斯看到马克思笔记到他的书出书,中心只隔了一年多时候,底子做不了什么像样的研究,此中看似经验性的内容,其实都是凭空臆想。

好比他认为父系家庭和男权的成立导致了财富权的降生,但这两者之间的依靠关系既非逻辑上的需要,也没有经验撑持。

现实上,财富权更多是和假寓农业联系在一路,无论海说神聊美、非洲、仍是东南亚的母系社会,只要过假寓糊口,都有财富权。

除了马列导师,母系神话还赶上了另一政治势力——女权本家儿义,很多女权本家儿义者强烈热闹接待摩根和恩格斯的理论。

出格是1960/70年月的第二波女权海潮,回复了这套原本在学术界已被萧瑟的理论;女权活动的壮大声势和它所取得的政治准确地位,延续着母系神话的寿命。

· 按照性别符号演变缔造出的女权符号

女权本家儿义者青睐母系阶段论的来由很简单:假如漫长的前文明时代都是母系社会,那么母系制甚至母权制就可以说是更天然的、更合适人类「赋性」的。

不外,也有女权本家儿义者熟悉到这一来由的反文明性质,并且错误极多,轻易当作为承担。

2001年出书的《史前母权神话》一书中,文化史学家辛西娅·埃勒(Cynthia Eller)对母系神话渗入进女权活动的汗青做了周全清理,并呼吁女权本家儿义者丢弃这一负担。

从头熟悉父系制

恩格斯尽管犯了不少错,但有一点他说对了,父系关系的成长确曾是鞭策社会进化的一大动力,可是他弄错了时候,现实上,远比原始社会晚期更早的人类与黑猩猩时代,这一动力就起头了。

对黑猩猩的不雅察中,灵长类学家发现它们在两个关头方面和人类很像:同类间的战争,与同类间的政治。

简·旧道尔(Jane Goodall)和西田利贞(Nishida Toshisada)在各自研究中都发现,黑猩猩群体的雄性当作员会构成巡逻队保卫领地,并在巡逻过程中伺机猎杀相邻黑猩猩群体中的落单个别或数目占下风的小团伙,且有很强的针对性。

· 简·旧道尔与黑猩猩

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则发现,黑猩猩群体内雄性在争夺首级地位、从而获取大都交配机遇的过程中,会像人类那样施展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手法,合纵连横钩心斗角见机行事。

好比雄一号用各类甜头诱使雄三号合作阻止雄二号夺位,一旦雄一号显出颓势或二号实力晋升,三号便伺机变节与二号合谋篡位……

当然,因为缺乏说话和兵器带给人类的壮大交流、节制与组织手段,黑猩猩的战争和政治形态还很是原始简陋,但从整个灵长类甚至动物界看,黑猩猩已经朝着成立复杂社会的偏向迈出了关头一步。

这一步,恰好与父系关系的成立同时发生。父系群体和同类间的战争与政治在动物界同样罕有,这强烈暗示着,这并非巧合。

别的,从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的角度看,我们也有来由相信父系关系所起的感化。

假如黑猩猩群体是母系的,此中当作年雄性并非近亲,那他们就很难形当作持久的合作关系来集体保卫领地和策动战争,争斗将以个别对个别而不是群体对群体的体例发生,因为一旦某方闪现出优势,弱势一方的个别便可等闲转投优势方,这样,以群内合作为前提的群体间匹敌便难以形当作。

因为性选择导致两性在体型和体能上的显著差别,群体间匹敌只能以雄性为本家儿力,这要求雄性间可以或许告竣合作。

而除非获得亲缘关系的强化,这种合作难以持久,维持坚苦,一个较着的解决方案是成立父系合作群体,而经由过程采用从夫居模式(即当作年雌性分开出生群体,雄性留在群内)。黑猩猩找到了这个方案。

父系引擎的威力

基于父系亲缘的雄性联盟的成立,对此后人类社会的成长发生了深远影响。结当作固心猿意马配头关系、进而成立父系家族之后,社会布局便朝标的目的日益复杂的偏向成长。

——婚姻大幅提高了亲子关系确定性,让父系亲缘变得更明白更邃密,从而有可能按亲缘远近成立多条理的父系家族组织;

同时,多条理布局带来了品级分化,后者以多偶制的形式强化了配头竞争和性选择压力,又因为说话和兵器将选择压力从小我身体禀赋转标的目的了地位、财富、权力、组织节制能力等等轨制性身分,因而使得性选择当作了社会布局进化的一大动力。

上述机制,对照狒狒的环境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晰,埃及狒狒在很多方面都很是像人,它和人类一样成立了多偶制的固心猿意马配头关系,因而也得以按亲缘远近成立了多达四个条理——大致半斤八两于人类的家庭、氏族、游团(band)和部落——的复杂品级社会。

· 埃及狒狒

多层父系群的成立,使得埃及狒狒的雄性联盟极具战斗力,群体间常因争夺领地和支配地位而发生战争,有时在一英里坦荡的疆场上会稀有百头雄性投入战斗。别的,雄性在节制配头和下级时也表示的很是残暴,这些情景,都很轻易让人联想到人类社会。

埃及狒狒转标的目的父系制,最初可能是为了构建雄性联盟以匹敌非洲豹和斑鬣狗等危险捕食者。

比拟之下,其表亲狮从头至尾狒狒(gelada)糊口在捕食者难以达到的绝壁峭壁上,处境更平安,因而仍保留着母系制,也没有成长出多条理布局,雄性看待配头更暖和,群体间冲突也没有那么猛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如劳伦斯· 基利(Lawrence Keeley)和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的发现表白,整小我类史上,前国度社会都充溢着连缀不停的暴力和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保存和强大往往严重依靠于其战争能力,而在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前国度社会,战争能力只能由父系男性联盟保障。

当然,有些社会或许因为地处孤立隔断情况(好比戈壁或小岛),冲突强度低,得以成长出母系制。好比霍皮族(Hopi)印第安人,是闻名的和平本家儿义者。

有些社会则因为选择了特别生计模式而难以维系父系家族,只得成长母系家族,好比摩梭族男性常年外出经营马帮,甚至无法维持不变婚姻关系。与此相似的还有苏门答腊的米南佳保族(Minangkabau),男性也遍及外出从事贸易或手工业。

· 霍皮族女孩

然而,着眼人类汗青,父系制仿照照旧居于本家儿流,母系制只是破例。

文|辉格

大象公会 |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 发表于 2019-09-29 02:00
  • 阅读 ( 90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