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几番流转,最后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员。1960年7月,他初次尝试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杂交水稻。
1964年7月5日,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被成功种植出来。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石激起千层浪。此项研究使得当时处于饥荒年代的水稻大量增产。
1970年夏,袁隆平与其团队去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并在1973年攻克了三系水稻的难关。
1979年4月,《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科研会议上奠定了中国水稻研究的领先地位。
1985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培育核质杂种,但并未成功。
1991年8月,应邀赴日本作两系杂交稻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11月2日,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同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年,第三次赴印度传授杂交水稻技术。1994年,赴美国休斯敦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草签合作开发两系杂交稻协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5月,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海南省聘请袁隆平院士为海南省政府高级科技顾问。2005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聘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顾问。
2007年3月16日,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美国科学院年会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5月,担任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3年1月,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3月选政协十二届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3年1月,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3月选政协十二届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