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从何而来,它的真实性又有多大

李白,这座中国诗歌的岑岭,作为盛唐这个时代的象征,不仅因为他的诗歌豪宕超脱,更是因为他那种风流立崖岸的性格,“府县尽为门下客,贵爵皆是平交人”的姿态。自古以来,人们就津津乐道于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李白醉书退戎狄的情境中,只有这种气宇,才配得上“诗仙”这个称号。

可是,如许的故事,显然太富于传奇,让人不禁思疑它的真实性。翻阅《新唐书·高力士传》,里面临高力士的记录是“肃宗在东宫,兄事力士,他王、公本家儿呼为翁”,而唐玄宗本人则“或不名而呼将军”。对如许一个太子称兄、王子公本家儿称翁(年夜一辈),而皇帝又不直呼其名的显赫人物,初到长安的李白,怎么会在稠人广众之下当众赤诚他呢?如斯的做法,只会显得李白这小我情商太低,甚至底子不会与人交往了。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_图

再覆按杨贵妃的事迹,问题就更较着了,杨玉环初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被唐玄宗看上,先让她落发做道士,然后,在天宝四载(公元745年)由道士还俗,并被封爵为贵妃。而李白,则在天宝三载,已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分开长安了!所以,杨贵妃研磨的事,底子就无从谈起,可见如许的故事,是何等不成信了。

可是,在权势巨子的正史中,也有近似的记录。《新唐书·李白传》里面说:

“(李)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喷鼻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摆布以水靧面,稍解,授笔当作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这段记录中,把高力士脱靴一笔带过,而摘诗以激杨贵妃,也说的含混不清,似乎比平易近间传说的故事要可托的多,加之如许一段记录,出自海说神聊宋官方编修的《新唐书》,具有很年夜的权势巨子性,因为,历代文人先入为本家儿地就把它当当作了真实的汗青。可是,前面已经提到,“贵妃”是在李白分开长安之后才封的,所以这段记录,显然是有问题的。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_图

那么,如许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事实是怎么来的呢?

翻阅唐代的各类笔记,最早记录“高力士脱靴”这个故事的,是中唐时人段当作式的《酉阳杂俎》。作为一部笔记小说集,它自己的真实性,就是值得思疑的,可是,后宿世的文人骚人,甚至编修史乘的士年夜夫,从《酉阳杂俎》引用、论述“高力士脱靴”故事的时辰,又只摘录此中的一部门,这其实是让人啼笑皆非。

《酉阳杂俎》里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李白名播国内,玄宗于遍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掉势,遽为脱之。”

这段话,把李白的器宇轩昂描写得极尽描摹,连年夜唐皇帝玄宗皇帝,都为之倾倒。就是这段话,也让历代文人骚人,欣羡不已,频频引用,说李白风流立崖岸、平交贵爵。可是,段当作式却像此刻良多的小说、文章一样,在最后加上了一段“神补刀”,一会儿给这个故事付与了一个戏剧性的终局:“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闹了半天,这脱靴的豪举,被玄宗皇帝一句“神补刀”泼了一盆冷水。任谁看了这最后一句,都不会再争相传颂李白这风流立崖岸的行动了。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_图

再翻阅晚唐时人李濬所写的《松窗杂录》,“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鹤寿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会高力士终以脱乌皮六缝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李白深切骨髓,何拳拳如是?’太真妃因惊问:‘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然之。上尝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两比拟较之下,《松窗杂录》与《新唐书·李白传》的记录,在情节上几乎一模一样,其实让人讶异。而在最早的《酉阳杂俎》的记录中,并没有提到杨贵妃的事,只是纯真的李白与高力士之间的矛盾。

清代天津杨柳青戴廉增画店三裁《醉写番表》_图

于是,工作很较着了,开初,可能是《酉阳杂俎》的作者段当作式听到了来自于平易近间或是某些文人的传言,记实了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而《酉阳杂俎》的论述中,显然李白并不是完人,而是颇有点愤青意味的文人。

然而,这个故事越传越广,逐渐插手了更多的工具,在《松窗杂录》中,杨贵妃已经当作了故事的本家儿角之一。这个论述,被《新唐书》如许的正史采取,并几乎原封不动地转录此中。再后来,近宿世的平易近间传说中,更是插手了李白醉书退戎狄的情节。如许的过程其实让人咋舌。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_图

顾颉刚师长教师曾有“层累地造当作的中国古史”的论断,对于那些传说、故事,往往是时代越往后,故工作节越丰硕、人物越丰满。而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如许的故事,正合适如许的一个过程,可以说是跟着时候的推后,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一个故事。汗青的本相,可能底子就没有发生过近似的事。

不外,作为一小我们热爱的年夜诗人,那种风流立崖岸的性格、狂放不羁的做派,人们把一些故事与“诗仙联系在一路,也是可以理解的。究竟结果,在人们的心里,汗青是汗青,而心里的“诗仙”,却应该是另一个布满传奇色彩的存在吧。

汗青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李澍章

文字由汗青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18-02-27 00:00
  • 阅读 ( 152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