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带有毒性。从中医来说,《神农本草经》中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的药大部分为补药,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药,多吃并没有什么害处。而下品就是有毒的药,只用于救危重病人,要特别注意用量。这说明我们祖先早就知道药有毒的道理,正所谓“以毒攻毒”,药有偏性,比如风热感冒,我们要用寒凉的药,但是如果寒凉太过就会伤阳,甚至阴阳两伤。
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从西医来说,药物中各种成分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需要解毒,输液会增加心脏负荷,还有一些药会引起恶心、呕吐,会损害肠胃功能。很多药物都会注明有哪些不良反应,比如感冒冲剂会引起头晕、昏昏欲睡,这就是由于药物影响了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等。
未能对症治疗引起毒性加强。比如中医中药,辨证论治不够准确,寒热没有辨清楚,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样一些比较难辨的疾病,一旦误治,无疑是雪上加霜。再比如虚实没有辨清楚,见到大便不通就用泻药通便,导致患者正气受损,更难恢复。所以说药能让人起死回生,亦能杀人于无形。
配伍不当,或者多药混吃引起化学反应,加重毒性。中药中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告诫我们有些要是不能混在一起使用的,比如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不能与乌头一起使用。很多西药也是如此,如果有多种疾病,需要吃多种药,医生都会写医嘱告诫患者什么时候吃什么药,间隔多少时间。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平时注重养生,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尽量少吃药,祝大家身体健康!
左下角有个笑脸,听说点它的人2018一路发!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