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疗:“大白”离我们有多远?

最近上映的《超能陆战队》里外形像个棉花糖,在片中积极卖萌的机器人“大白”火了 ,到处都能看到它圆圆的身影。

迪士尼切中了美国科技界两个热点:机器人和医疗健康领域。大白不仅完美,而且是接近现实可以实现的。

我们来看看片中的大白——气球外壳、碳纤维的骨骼、可爱的外观设计,具备语音识别和人体体征扫描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合理又主流的设计。大白同时还是三大科技产业的集合体:移动医疗、机器人制造和人工智能。

移动医疗是什么?

“移动医疗”就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现在大家比较通常的叫法是mHealth。美国在2010年的移动医疗峰会上,对mHealth下了一个定义——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服务。这样一想,会移动的机器人大白,确实符合这个定义。

移动医疗英文最初的全称是“Emer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翻译过来就是“医疗保健行业新兴移动通信与网络技术”。所以移动医疗的兴起,一开始的根本原因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成本的下降、设备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大量部署,才有了移动医疗的爆发。目前移动医疗还处在通信技术红利的发展中期。

按逻辑来说,移动设备的普及,促成了移动医疗产业。那么机器人产业是否成熟,就是大白何时造出的指标了。一个24小时陪伴左右的医生护士是成本极高的,但是由机器人健康助手来代替,成本确实会降至不可思议的低。美国和日本都正在发展着医疗机器人领域,并且各有自己制造医疗机器人的特色。

机器人早已走进医疗领域

人工智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开始在医疗上进行应用,参与一些常规医学疾病诊断。

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了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电脑医生”项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用于诊断普内科复杂病症的软件“快捷医疗参考”,这款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收集4300种临床表征,能够诊断超过600种疾病,经过系统程序运算,提高快速诊断的可能性。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研制MYCIN系统,两年后完成投入应用。MYCIN是一个帮助医生诊断住院血液感染患者、并选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专家系统,至今仍颇具代表性。


韩国:15年内要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韩国自2005年10月推出66台智能型机器人“小秘”后,将其中64台家庭型和2台工作服务型机器人分别免费提供给普通家庭和邮局。2006年6月,根据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出更先进的机器人,并免费赠送给千户家庭试用。

机器人能提供简单的健康服务,如测量血压、脉搏等,深受顾客喜爱。近几年来韩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政府选中服务型领域机器人作为发展重点。2013年韩国机器人技术将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15%,出口200亿美元,并创造1万个就业机会。

日本:医疗机器人层出不穷

Twendy-One——日本早稻田大学发明的机器人,和IntouchHealth的远程医疗方向不同,twendy-one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模拟人类护工。这款机器人的手部极力模仿人类,在最初的演示里已经可以捡起习惯、挤番茄酱,预计在2015年投入使用,用来照顾老人和病人。缺憾是定价昂贵——在3000万日元左右。

HAL——日本筑波大学企业CYBERDYNE的产品HAL是世界上第一款作为可穿戴助力系统通过ISO13482认证的设备,它的医用改进型更是作为医疗设备通过了欧盟CE认证。它被设计用来帮助下肢肌肉萎缩的患者,当你想要站起来、行走、停住、抬起腿上下楼梯时,它都会恰如其分的来帮助你完成。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日前展示了新研发的护理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样子亲切可爱又充满活力,它能够像人一样柔和地抱起坐着的人。

关于未来医疗的疯狂猜想

移动诊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家做自己的医生:各类 App 配合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控人们的总体健康;更专业的家用设备,如智能体温计、联网医药包等,可以跟踪身体的关键指标;甚至可以在家自己检测严重疾病,比如欧盟赞助的项目 SniffPhone,可以帮助人们自行诊断癌症。

人体增强:假肢会变得更便宜、更智能。霍普金斯大学最近展示了让被截肢者用思想控制假肢的技术;正在研发的人体外骨骼套装能让残疾人重新开始走路,也可以用于增强正常人肢体的机能。同时,皮肤、骨骼、器官的培植和 3D 打印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中。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给自己配备新的身体部件,就像 Google Ara Project 的手机那样。

精确医疗:有了更精确的健康数据之后,治疗也可以更加个性化。医生可以开出符合个人基因和微生物状况的药方,并在使用中更好地了解药物的效果。还能更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20年后的医疗会成为什么样?从可植入传感器、仿生外骨骼、到基因排序、个性化精确药品,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现实。毕竟我们已经戴上各种奇形怪状的可穿戴设备,开始用手机 App 监控自己的健康。科技延伸了头脑,也会武装起我们肢体,生活在一个离科幻小说越来越近的世界里,对未来医疗的畅想不那么遥远,或许也不那么疯狂。

  • 发表于 2015-03-07 00:00
  • 阅读 ( 92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