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坚不可摧的海上巨兽?

我国第二艘航母甚至第三艘航母准备在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人激动,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航母战斗群目标很大,很容易被攻击,没必要兴建。在上期知道日报中,我们浅谈了航母的本质意义——可移动的海上空军基地。还谈到了普通军舰面对舰载机时的种种劣势,以及舰空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存在的巨大差距。最终说明,组织上百艘战舰去围殴航母战斗群,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航母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从航母甲板上起飞的的那些舰载机。那么,难道普通军舰面对战机时,就没有可制敌的优势?你瞧,军舰因为体积大,所以它上面装载的探空雷达比战机上的雷达更庞大,功率更强劲,探空距离更远,所以战舰是不是能比战机更快地发现目标,并进行先敌攻击?

站的高看得远

雷达是现代军舰侦测目标的主要手段。而雷达能看多远,虽然取决于雷达的体积和功率,但两者对于雷达能看多远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因为,雷达就像人的眼睛,而只要是眼睛,就要遵循一个简单的事实:站得高看得远。

处在海平面的军舰,它能探测到的海面目标是有限的,因为地球是圆的,这意味着80km以外的海上目标(如航母战斗群)就会处于地平线以下,80千米外你看不见任何海面目标,那里是雷达的盲区。

要解决“站的矮”这个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军舰上的雷达放得高些再高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军舰常常把雷达安装在桅杆顶上,但就算这么做,增加的探测距离也是有限的。更何况,普通军舰你再高大,也没有航母高大。


既然身材没有航母高大,怎么办呢?最高效的办法,恐怕莫过于把雷达安装在飞行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了,这就是预警机。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茫茫无边的大海,没有航母的舰艇编队是不可能搭载预警机的,只有航母才有这个条件。航母上的舰载预警机能让航母编队的探测距离以几何级数升高。比如美国的舰载预警机E-2C可在9150米高度全天候执行海军的各项任务,并可在556千米的距离上探测各种飞机。其自动目标跟踪和高速处理能力使每架E-2C能同时跟踪2000多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

远超对手的打击范围

远洋作战时,航母是一望无际海洋上唯一能用的“机场”。根据需要,航母可以搭载各种功能的飞机。预警机是航母最强大的眼睛,而战斗机是则是航母的铁拳。

所有的攻击都需要有一个条件——找到目标!预警机则能帮助航母战斗群发现1000千米外(加上预警机的活动半径)的目标,并把目标方位实时发送给正在盘旋的舰载战斗机,这就意味着,一个航母战斗群能在1000千米外对敌方发起攻击。虽然一个航母战斗群只是一个有着十几艘战舰组成的编队,但是它却能控制方圆1000千米左右的海域和空域。

另一个事实是,从战机上发射的导弹肯定比从军舰上发出的导弹能攻击更远的目标,因为空射反舰导弹能打击多远的目标,是导弹的射程加上战机已飞出的路程。比如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依托超级大黄蜂攻击机和它携带的鱼叉导弹,可以从1000千米外发起进攻,这远远大于一般反舰导弹的射程,这意味着,准备去攻击航母的舰艇编队在战时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机会,拳头太短,这还没有能力发起攻击呢,就早已被对方狠揍了一顿。

核潜艇——航母克星?

很多人认为,攻击航母最有效的武器应该是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核潜艇,因为它是如此的隐蔽,能够静悄悄地靠近航母,并给予致命的一击!

这种想法没错,只是我们大大低估了核潜艇攻击航母的难度。核潜艇深海潜行虽有隐蔽的优势,但它带来的劣势也很明显——探测距离有限。核潜艇在深海下主要靠声呐探测目标,能感知的距离只有数十千米那么远,要在一个方圆上千千米的海域内正好迎头碰到航母,这种几率是很小的。

其次,现在的航母战斗群都配有核潜艇,它们游弋在航母的周围,在你还没发现航母确切方位的时候,你就会与对方的核潜艇狭路相逢。不同的是,你没有援兵,而对方有,你刚一被发现不久,在航母上待命的反潜机和反潜直升机就会向你直扑而来。所以,在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巡防舰、反潜机、反潜直升机和核潜艇四者严密的配合下,用核潜艇攻击航母,难免有点单枪匹马深入敌后的味道,不是说不可能,而是难度和代价都很大。

多导弹齐射又怎样?

假如你拥有攻击航母的机会,那么,就算你是用机枪大炮也能损伤航母。所以,先讨论用什么武器攻击航母最合适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攻击航母的大前提是你首先得发现它!

派出飞机侦查航母,结果还在距离航母1000千米的地方就被航母的预警机发现并被攻击,派出潜艇,那也是碰运气并是单枪匹马的冒险举动。

上百枚导弹齐射,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已经发现航母的确切方位的前提下。可是现实中,航母战斗群是很隐蔽的,在很多人眼里,航母战斗群那么庞大,肯定很容易发现,实际上不是,距离才是最好的隐身效果。战时,你没有能力飞到航母上空进行侦查,任何进入航母战斗群攻击范围内的飞机和军舰都会先被发现,并可能被消灭。你眼看着派出去的飞机、舰艇一个个地消失,可是航母到底在哪里,你还是一无所知。

有人认为,卫星站得高看得远,用卫星来侦查航母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卫星并不是万能的。站得高看得远是没错,但是站得越高,视角越大,就越难发现数万平方千米的海上目标。就好像,月圆之夜,你抬头仰望一下,整个月球确实是尽收眼底了,可是,你要是仔细辨认月面上某个东西,就难了。因此,要想利用卫星侦查航母,最好是用低轨道卫星,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低轨道卫星每次扫描的海面是有限的,而且侦查时间很短,很快就飞过去了,再次扫描的时候,得是围绕地球转一圈以后了,这时,航母早离开原先的位置很远很远了。因此,要实现卫星精确定位航母,得发射大量的低轨道卫星,而这,除了某些大国不惜财力能实现外,大多数国家很难承受。总之,要想用间谍卫星拍摄一个固定基地的照片容易,但要寻找并实时跟踪茫茫大海上一个移动的目标并不是说不可能,而是很难。

最后,卫星容易受到干扰和攻击。在战时,战争打到一定的激烈程度,连航母都准备消灭了,那么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己方的卫星也必然会在对方的打击目标上。

天下万物,一物降一物,有矛必有盾。肯定存在对付航母战斗群的大杀器,然而,这种大杀器绝不是单纯的某样东西,它一定是一个武器系统,而这种武器系统只有某几个大国才能拥有,比如咱们国家和俄罗斯等。最后,即使是这些大国,也必须是调集大量的军事资源,并在付出很大代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我们说航母坚不可摧,只是相对的。另外,本文不是讨论航母在近海作战的情况,而是探讨在茫茫大海消灭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难度。航母都开到近海,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能对付,那是小国、弱国才会有的情况。对于大国来说,对付沿海的航母,航母只有被灭的命,它虽然是可移动的海上机场,但是跟陆地比起来,这个机场还是太小了。但是话说回来,谁又会把航母战斗群开到敌国的攻击范围内呢?

综上所述,现阶段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航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不堪,毫无防范能力。相反,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航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用来威慑南海的某些国家上,有了航母后,估计不会再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

美国虽然经常冒出航母末日的言论,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新航母一直在升级换代,美军《30年造舰计划》表明,截至2040年,美国将稳定地保有11艘航母,允许短时间下降到10艘。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首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刚退役,另一艘更先进的造价高达100多亿美元的“福特”级航母“福特”号就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建造,并在2013年11月9日开始下水测试,预计2016年开始服役。

  • 发表于 2015-03-02 00:00
  • 阅读 ( 8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