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有的人执着地让头发保持黑色,有的人则执着地保持金色,一刻也不能例外。为此,他们可以完全不考虑染发带来的危险。染发的危险到底有多大呢?头发是否值得我们冒这样的险?

染发患上皮肤炎

每隔两个月,芭克莉·康宁汉姆都会参与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最初,她需要服用防过敏的抗阻胺剂。然后几个小时后,她会在额头上、耳朵周围、脖子上都抹上一层厚厚的抗阻胺药膏。最后,还要在这些地方缠上厚厚的塑料购物袋。

这都是为了染头发。

一开始的时候,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芭克莉最初染头发的十几年都没出现问题,但是后来有一天她发现,染完头发之后她耳朵上的皮肤会发炎。她把塑料袋制成耳罩,戴上后继续染头发,但是过敏反应没有停止,于是她把染发时的预防措施增加了。如今,如果她染发前不全副武装好,就会出皮疹,会发痒、起泡,还有脓水,持续数周才能好。

因为染发而痛苦不是当今才出现的情形。人类染发的历史已经持续数千年了,爱美之人不断实验新的配方,只为染成新的发色,但是这些配方往往是有害的。

当代染发剂用料的变化历程说明了,尽管染发行业曾经是很擅长创新的,但现如今其发展停滞不前了。它现在仍依赖古老的方法。然而,顾客也并不费心逼迫他们来进行创新,因为顾客太想改变发色了,即使为此长斑变丑几个星期都无所谓,就像芭克莉那样。

美容的潮流随着宣传和文化的变更会有所变动,但是人们改变自身面貌的渴望是持续存在的。人类学家哈里·沙披罗写道:“改变天生面貌的渴望如此强烈,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本能了。”

在美国认证染发师委员会的年度聚会“活力峰会”上,数百个塑料人头模特充斥会场,它们的嘴唇都撅成一个角度。这些只有头的模型有的被倒置在袋子里,好方便人们拿取手柄,有的放在打开的箱子里望着外面,有的杵在光秃秃的杆子上,像被施了酷刑的人,看着它们实在很难适应。

峰会的场地是洛杉矶机场万豪国际酒店的地下室,灯光有些昏暗,来自美国各地的美发师聚集于此,他们都染着一头颜色亮丽的头发,连发梢都看不出瑕疵。他们来这里是专门研讨关于染发的诀窍的,会议持续2天时间。

我一到这里就意识到我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染发师所说的语言似乎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总在说“深度”和“弄浅”。不过我的想法可能有点失礼,峰会的一位负责人很温和地跟我说:“对于复活节彩蛋,我们做的是染色;对于头发,我们做的是使它色彩亮丽。”

我在峰会上呆了一天半,也没发现什么符合科学原理的东西。然后我就发现了汤姆·迪斯芬萨,他为伊卡璐公司工作了多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迪斯芬萨本是学习微生物学的学生,有一天他的车在一家美容学校前面抛锚了,这成为他进入美容美发行业的契机。现在他已经退休了,自己开了一家染发公司,叫做“色彩论”。

我在峰会上遇见迪斯芬萨的时候,他正在宣传自己的理论:“不要喧嚣,回归本真。”这跟美容学校课本里所讲的内容真是大相径庭。

想了解用在头发上的染料并非易事,它们不只是几种颜色那么简单。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任何颜色都可以通过红、黄、蓝三无色调配出来。想要橙色就用黄配红,想要紫色就用红配蓝,想要棕色就将三色混合。

美发师们学到的也是相同的原理,染棕色头发需要三种染料混合。但是迪斯芬萨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棕色的发色是由两种制剂混合成的。”两种化学制剂都是无色的,但是二者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棕色。

颜料和染发剂有着显着的区别。美发师往头发上涂的不是色素,而是混合好的化学制剂,它们起到了染色的效果。单独的染发剂分子必须结合到一起才能造成色彩的改变,所以染发的时候需要等待30分钟以上才能出现效果。

第一种非天然的染发剂问世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化学家威廉姆·亨利·伯金偶然合成了第一种非天然的染发剂。他使用的原料是煤焦油,本意是制作疟疾药奎宁,结果却弄出了淡紫色的东西。他的发现给纺织业带来了变革,也开启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天然染料相比,伯金制成的染料效果更持久,颜色也更加亮丽。

之后不久,伯金的化学教授奥格斯特·霍夫曼发现,他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染料在接触空气后才会变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分子是对苯二胺(PPD),现在的持久型染发剂中都有这种成份。

头发虽和羊毛一样,是一种蛋白质组成的纤维,但是给纺织品染色的过程却无法在人们头上复制。为了给羊毛上色,需要用酸性溶液将其煮一个小时;而对待头发的时候,就将头发泡在氨水里。氨水将表面的保护层破解,让染料渗入头发内部,影响里面的色素,也就是黑色素。

黑色素决定了人们的皮肤、眼睛、头发等的颜色,两种黑色素“真黑素”和“褐黑素”的比例决定了头发的本来颜色,而黑色素分子在头发中聚集成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发色的浓度。例如,一个金发的人和一个黑发的人头发中真黑素和褐黑素的比例可能相同,但是金发的人总体的黑色素数量要少很多。金发的人头发中黑色素聚集成的簇也比较小,这样反射光线的能力就比黑发强。

除了氨水,染发剂中还含有漂白剂双氧水“过氧化氢”。其中的氧起到两个作用:与头发中的黑色素发生反应,改变其原来的颜色;使PPD分子间的反应加速。困在头发中的染色分子太大,无法挣脱,会一直保留下来,直到头发再长出来才会恢复本来颜色。

稍早之前,有的染料化学师发现,如果往染发剂中加入一种耦合剂,可以控制一些化学成份的比例,如这里加些碳,那里加些氮之类的,这样得到的色彩要比单纯使用PPD更丰富。他们提出了几种方案,但是美容产品的生产者们还不能接受不含PPD或其“亲属”对氨基苯酚的长久型染发剂。

“绿色染色剂”的出现

125年来,染发剂一直依赖PPD的氧化作用,毫无进展;英国利兹大学的荣誉教授大卫·刘易斯认为这“太疯狂了”,让人难以接受。他说:“我了解很多关于染料和纺织业染色过程的事情,在纺织业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染发剂太原始、太过时了,为什么大家还要往头上涂它呢?”

作为研究教授,刘易斯也为化妆品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但是他一直不认同使用过时的氧化配方。刘易斯10年前退休,开办了一家叫做“绿色化学制剂”的公司,目标是生产安全的消费品。该公司推出了一种绿色的阻燃剂,现在他想改变染色剂。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染发剂在染出色彩的同时会变成清除电子的物质,而染发剂的其他成份无法补充电子,导致皮肤受到侵害,产生过敏反应,还有可能损害DNA。

刘易斯还担心美容行业对消费者的安全影响过大。现在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是从1906年设立的,一开始叫做化学部,1930年才改成现在的名字。FDA已经禁用了多种染料,但是却认为煤焦油制成的染料是安全的,尤其是用在染发剂这块,只要提醒用户可能发生皮肤过敏现象即可。如今,煤焦油制成的染料无需FDA的认证。

1979年,FDA试图让染发剂制造商在标签上写明:“警告:本产品包含一种可以浸入皮肤的成份,在动物实验中该成份可造成癌症”。这里所指的成份是4-甲氧-间苯二胺(4-MMPD),与PPD的结构非常相似,有很多科研证据表明它是致癌物。但是制造商们不同意,威胁将起诉FDA,FDA退让了。几年后,制造商将4-MMPD去除,但是坚持它是安全的。

也有人研究染发剂的可能危害。2001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在《国际癌症期刊》中发表文章称,经常染发的女性患膀胱癌的几率是其他人的2倍。这引起了欧洲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的重视,一群科学家对该论文进行了审核,认为其真实可靠,并建议欧盟改变关于染发剂的条例。

在过去十年间,专门负责评定和报告消费品安全的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收集了很多染发剂制造商的数据,对数种染发剂成份作出了评价。欧盟对染发剂成份的审核突显了两个问题。

第一,染发剂造成的过敏反应大幅增加了。欧盟将27种成份列为致敏物,其中10种影响严重,13种影响较大。人们最初接触一种致敏物时可能没有什么反应,但是之后再度接触时,例如进行刺青或接触纺织品时,就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最糟糕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是致命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对染发剂给身体带来的影响知之甚少。欧盟只要怀疑一种化学物质就会禁用。2006年,时任欧盟副主席的京特·费尔霍伊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无法证明自身安全性的产品将从市场上消失。我们的高安全性标准不仅是为了保护欧洲的消费者,也是为了确保化妆品产业的合法性。”至今为止,欧盟已经禁用了22种染发剂成份,而且还有可能继续禁止新的成份。最近,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认定用于给睫毛和眉毛染色的2-氯对苯二胺二盐酸盐缺少毒性数据,是不安全的。

2007年初,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发表染发剂的致敏性报告时,欧洲化妆品交易协会(现名“欧洲化妆品”)发表了一篇声明,称其对染发剂的安全性很有信心。声明说他们在配合欧盟对染发剂的调查,但是认为检测时孤立进行的,其结果不能表明染发剂按照指示使用后是否还存在危险。

化妆品业界的科学家一直坚持认为,现在没有研究得出确切的结论来证明染发者容易患癌症。但是天天接触染发剂的人确实有危险,那就是美发师,美容师患上膀胱癌的几率比常人高5%。

我参加“活力峰会”期间听到的所有课程都未提及染发剂的安全问题,这让我很震惊。我遇见一个学生被建议考虑一下成为专业美发师后的健康问题。但这也不是关于染发剂的。(有研究称染发时戴上手套可大大减少人体吸收的化学物质。)那个学生要考虑的是手腕的姿势问题,不是手套的问题。

人类染发史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贾斯丁·考得威尔写了一篇叫做“人类的变形艺术”的论文。文章中说:“对衣着及配饰的人类学研究应该基于这样的假设: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将人体视为雕塑艺术的原型,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外表并不一定满意。”

考古学发现,人类对染料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远古的人类用灰尘中的氧化铁来装饰住所、纺织物及身体,将其染成红色。没过多久,他们也用这些染料来染头发了。

古埃及人也染毛色,但是很少染发。他们将头发剃掉,然后弄卷了制成假发,保护头皮不被太阳晒。公元前12世纪之前,最流行的发色是黑色,之后植物染料被用来被假发染成红色、蓝色、绿色,金粉被用来给假发染黄色。

天然染料中,指甲花一直很受欢迎,番红花、靛蓝、苜蓿在古时也有使用。但是天然染料只能起到短期染发的效果,人们希望能够用化学制剂长久地改变发色。分析头发标本后的结果显示,数千年前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就在使用长期的黑色染发剂了。他们用的是氧化铅和氢氧化钙,再在头发上涂上硫磺,在头发的角质参与下就形成了硫化铅。后来罗马人觉得直接涂铅太危险了,改而用在铅容器中发酵了两个月的水蛭。

罗马帝国早期的妓女需要用黄发来显示自己的职业。大部分人戴假发,也有人将头发浸在烧了植物或干果的灰尘的溶液中来进行化学染色。而德国人用山毛榉木的灰尘和山羊脂肪混合,将头发染成红色。

在当代科学发展之初,染发者对染发的选择是很谨慎的,他们会检验不同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罗马的金发美人是经久不衰的潮流,染发的潮流自然随之而动。几百年后的18世纪末期,威尼斯的女性也会顶着被碱液湿透的头发躺在阳台上晒太阳,目的就是把头发染成金色。金发已不再是妓女的专属发色。

但是染发不仅仅是为了潮流或彰显职业。考得威尔指出了染发的一些其他原因,例如阿富汗人认为把头发染成红色可以治愈严重的头疼。

美容行业是一个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市场,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业内的一份报告称,2014年化妆品生产带来的收益可达255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中,该行业屹立不摇,随着经济的恢复,人们的收入增加后,对高价美容产品会更加需求,到2019年,全球美容产品的利润或达3160亿美元。

从全球来看,护发产品是美容行业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行业内四分之一的盈利都来自于此。在美国的美发美甲沙龙中,染发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8%。美国70%的女性使用染发产品。

回顾染发剂的发展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染发呢?为什么有人愿意忍受繁琐的染发程度,还要忍受之后的瘙痒和异味呢?无论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染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人们对头发有着很深的感情。

芭克莉就是如此。年仅12岁的时候,她开始试着给自己染发,当时使用的是一种使发色变浅的喷剂。成年后,她为了寻找满意的发色试了很多年。她说:“我从没想过放着头发不管。发色就是我的身份认证,天然的那个‘我’不是我。”

(via 《大西洋月刊》)

  • 发表于 2015-02-27 00:00
  • 阅读 ( 83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