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是古老的,神圣的文本,构成了印度教宗教思想的最后一部分。梵语单词“奥义书”字面意思是坐在大师的脚下接受指导。按照时间顺序,它们遵循吠陀经,通常被称为吠陀经(“吠陀”,知识和“安踏”,结束或结束)理性。在现存的大...
奥义书是古老的,神圣的文本,构成了印度教宗教思想的最后一部分。梵语单词“奥义书”字面意思是坐在大师的脚下接受指导。按照时间顺序,它们遵循吠陀经,通常被称为吠陀经(“吠陀”,知识和“安踏”,结束或结束)理性。在现存的大约108本奥义书中,有十二本被认为是核心教义。它们采取对话的形式,每一篇都论述形而上学、道德或目的论的主题。简言之,奥义书中的思想与婆罗门(宇宙灵魂)和阿特曼(个人灵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婆罗门是无所不包的存在平面,作为所有其他存在的通知原则,《奥义书》的注释很多,都是由不同的形而上学和宗教信仰所提供的;然而,主要的评注可以在尚卡拉的著作中找到,这些不同学派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如何看待婆罗门的形而上学的地位。香卡拉和马德瓦在这方面的区别最为明显,因为前者假设婆罗门是无限的,超越了存在的时间观念,后者将婆罗门与毗湿奴和克里希纳等神一起放置在万神殿中。奥义书记录了一系列印度教教师和圣人的思想和哲学思考,他们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工作,但在公元前600年尤为突出据推测,早期的奥义书是各自吠陀的婆罗门(注释)的一部分,然而,他们要区别于他们,因为他们的研究偏向于哲学和神秘,相反,他们不太关注吠陀经的神和他们相关的祭祀仪式。奥义书的影响不仅限于印度教。他们是已知的研究耆那教和佛教徒同样,在中世纪,穆斯林学者,如沙贾汗的长子达拉·希科(Dara Shikoh)受印度教哲学尤其是奥义书的影响,他把许多奥义书翻译成了他的母语波斯语。然而,正是随着英国国王在印度的建立,以及德国语言学家马克斯·穆勒(Max Muller)所作的广受好评的翻译,奥义书遇到了大量的欧洲读者
-
发表于 2020-09-30 13:19
- 阅读 ( 1571 )
- 分类: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