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由阿尔弗雷德·沃纳(Alfred Werner)定义,配位数是化学中用来表示中心金属离子在配位化合物中的键数。配位数范围从2到16,其中4和6是最常见的。虽然它们通常用于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原子,但它们也可以指代元素周期表是...
1893年由阿尔弗雷德·沃纳(Alfred Werner)定义,配位数是化学中用来表示中心金属离子在配位化合物中的键数。配位数范围从2到16,其中4和6是最常见的。虽然它们通常用于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原子,但它们也可以指代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化学元素的表,其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中性原子(即不带电荷的原子)或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都可以是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原子通常是过渡金属,它们是与卤素发生反应的元素。铁、铜、金,铬都是过渡金属的例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可以是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过渡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上被列为第3组到第12组。它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通常很明显,因为溶液和化合物都会一种颜色的变化。例如,三氯化铁(FeCl)通常是绿黑色,但当溶解在溶液中时它变成黄色。相反,卤素包括氟、氯和碘。它们总是有七个价电子,或能与其他原子共享键的电子。附着在金属离子上的是配体。无论是原子还是分子,配体都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配体通常是卤素。配体与主要金属离子的连接导致配位数。例如Ag[NH3]2,银离子是一种简单的配位化合物,配位数为2。银,或银,是中心金属离子银原子上有两个氨分子,NH3,原子两边各一个。化学名称中的加号表示该化合物带正电荷。配位化合物通常用作催化剂,或启动或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实际的化合物可以带正电荷,带负电的,或中性的。有配位数的化合物可以用实际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反映配位数和化合物基本形状的几何名称来表示。例如,配位数为2的化合物是线性的,所以这些化合物被称为共线化合物。共线化合物在金属中不常见,但在非金属中相对常见。三个配位数被称为三角平面。这些很少见,但当配体特别大时才会发现。四面体化合物的配位数为4,而五是三角双锥或方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