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七种性别?

大家还记得中学生物课上在显微镜下见到的草履虫吧?下面要说的主角四膜虫和草履虫一样是单细胞真核动物,这俩家伙长得还有点像。四膜虫也是生物学的模式动物,曾在营养和药物研究中表现不凡,是分子生物学的大功臣之一,它先后帮助过几位科学家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

实验动物们是没有隐私的,四膜虫也是一样。而作为一种模式动物,四膜虫的方方面面都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于是四膜虫的的“婚恋”行为就暴露在了科学家的目光之下,看得这个仔细呀,竟然发现了四膜虫有7种性别。想象一下,科学家整日眼睛盯着显微镜的视野,等着四膜虫们恋爱、结婚时的无聊与无奈吧!于是,科学家发现,四膜虫简直太挑战人类道德观了,竟然有七种性别。每个四膜虫的性别形成是完全随机的,根本和“父母”是什么样的性别没有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发现,四膜虫细胞中具有典型的核双型现象,即在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细胞核,大核和小核。小核负责生殖,含5对染色体。四膜虫在环境条件好时会进行无性生殖,这时,小核内的基因转录处于沉默状态,只休息不工作。大核是由小核产生的,负责日常的生命活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都很高。当周围环境不利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这时,诡异的性别决定现象就发生了。先算一道数学题。以四膜虫的7种性别,如果任意两种可以自由交配,每一种性别内部不能交配,那么应该有7×6÷2=21种交配组合。如果只有特定的性别之间才可以交配,这道排列组合题目就显得太难了。

恭喜你,四膜虫选择了前一种方式。在四膜虫的接合生殖过程中,两个作为“父母”的四膜虫的细胞中大核消失,小核结合在一起成为接合核,然后,这个接合核继续分裂,产生子代四膜虫的大核和小核,在这个过程中,子代的性别被确定下来。而性别的确定却有一套略微复杂的机制。

四膜虫的7种性别来自于不同的7种“性别决定”蛋白质,而不是7种不同的生殖系统,千万别忘了四膜虫是单细胞生物。如果两个四膜虫的“性别决定”蛋白质完全一样,它们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决定四膜虫的交配类型,即四膜虫的性别,是一对基因,叫做MTA/MTB基因对。在7种交配型中,这个基因对的基因序列都有所不同。然而即便有所不同,这些基因序列仍然非常相似,显示出这些基因序列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来自于共同的祖先。接合生殖中新形成的四膜虫大核的基因组里,只有一种特定的MTA/MTB基因对,决定了新形成的四膜虫的性别。

2013年3月26日发表于《PLOS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详尽地阐述了上述机制。但是有趣的是,这项研究中采用的并不是7性别四膜虫,而是6性别四膜虫,因此,在这类四膜虫的小核基因组里,则只有6种MTA/MTB基因对,每种基因对对应一种交配型。小核如何在指导大核形成时,只在大核里保留了一种基因对?这六种基因对在小核里如糖葫芦般串在一起,排列的顺序完全随机,并且每个基因都是不完整的,缺乏首尾两端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在子代四膜虫的大核发育过程中,小核的6种基因对进行随机的剪切和连接,有五种会被删除掉,余下的一种来决定未来的性别。这样,就形成了6种性别。而在7性别四膜虫中,则是在7种MTA/MTB中七选一,删除六种,留下一种。

那么,四膜虫折腾出这么眼花缭乱的性别,是为什么?原来,它们是借此保护子代的多样性,以便适应恶劣的环境。这样,不管环境多恶劣,它的手头总有应急预案在。

(作者:许秀华)

  • 发表于 2014-11-20 00:00
  • 阅读 ( 1076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