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以其独特的玉质色泽和优美的曲线,早在2000年前就起源于中国。上釉工艺是通过粘土、木灰釉和特殊密封窑的双重烧制而完善的,泰国的许多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都保存着青瓷陶器,这是在中国等地发现的古代陶器所有的陶器一开...
青瓷,以其独特的玉质色泽和优美的曲线,早在2000年前就起源于中国。上釉工艺是通过粘土、木灰釉和特殊密封窑的双重烧制而完善的,泰国的许多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都保存着青瓷陶器,这是在中国等地发现的古代陶器所有的陶器一开始都是湿的,模制的粘土,可以有釉也可以不施釉。然而青瓷陶器在一个窑里烘烤两次,以赋予它独特的颜色和光泽。早期的陶工发现,特殊的河泥保持了它的形状,也支持了釉面。首先,他们形成了花瓶、碗或盒子的形状。然后素坯在1400°F(750°C)的大窑中烧制,硬化后取出,涂上富含碳酸钙的釉料,返回窑中在2400°F(1300°C)下进行二次烧成,泥质釉烧成了绚丽的鼠尾草绿陶艺家必须非常小心窑的温度。没有温度计,他们仍然可以保持室内几个小时的均匀温度,只使用木材作为燃料。而且,窑炉必须密闭以控制氧气的含量。第二次烧制需要的氧气量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更高。否则,透明的釉面就会氧化成一种暗褐色微小的裂纹,称为“龟裂”,是釉料的原材料,不会降低饰面的价值。韩国的青瓷代表了工匠们最好的作品。在9世纪和10世纪,在印宗和义宗的统治下,玉石和青瓷象征着来世的财富、和平和荣誉。高丽王朝时期,陶艺家们发明了复杂的粘土镶嵌方法,称为“saggam”,可能是受到漆器和金属镶嵌物的启发。为了实现花、鹤、云和柳枝的设计,壶的轮廓被雕刻出来。然后,另一种颜色的粘土被磨平到裂缝中。白粘土在烧制过程中保持亮白色,而红色粘土变成墨黑。现代技术从未改进过这些完美的碎片。虽然稀有,高丽王朝的青瓷展示了所有文化中最具实践性和完善性的技术。曾经在韩国宫廷和寺庙中展出的碗、花瓶、盒子和水壶都被转移到亚洲和欧洲的博物馆
-
发表于 2020-08-06 05:24
- 阅读 ( 799 )
- 分类: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