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or蟾蜍,傻傻分不清晰?
叮——这里有一份《青蛙蟾蜍辨别高手速当作手册》,请查收!
起首,诠释一下蛙和蟾蜍的界说。狭义上讲,蟾蜍是无从头至尾目中蟾蜍科的统称。广义上讲,在无从头至尾目大师族中,除了蛙科、树蛙科、叉舌蛙科、姬蛙科等类群之外,大部门可以称为蟾蜍。本文中的蟾蜍指广义上的范围。无从头至尾目中,除蟾蜍以外的物种,我们称为蛙。
那么,若何区别蛙和蟾蜍呢?
"新手篇":端赖一双慧眼
1.皮肤:滑腻 vs. 粗拙
凡是,青蛙的皮肤滑腻潮湿,色彩斑斓;相反,蟾蜍的皮肤粗拙,尽是疙瘩(所以才有"癞蛤蟆"一说),颜色单调。皮肤特征与它们的糊口情况有关:青蛙滑腻的皮肤不仅可以削减在水中泅水时的阻力,让它们游得更快;并且可以促进皮肤进行气体互换,提高皮肤呼吸的效率。
△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a)和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b)的皮肤差别较着(图片来历:作者供给)
2.有无毒腺
有无毒腺是区分青蛙和蟾蜍的另一个比力直不雅的尺度。蟾蜍皮肤排泄物较多,凡是有较着膨大的腺体(好比耳后腺),从这些腺体中可以排泄出有毒的物质。此外,尽管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没有膨大的耳后腺,但它们的皮肤也有必然的毒性。相反,我国境内分布的青蛙凡是没有毒(国外有些蛙类有剧毒,如箭毒蛙)。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膨大的耳后腺(耳朵后面的腺体,红色椭圆圈所示)可以排泄有毒物质(图片来历:作者供给供给)
凡是环境下,我们可以或许从皮肤和毒腺一目了然地域分青蛙和蟾蜍,但这两种辨别方式也有"掉手"的时辰。
锯腿原指树蛙和粗皮姬蛙背上布满疣粒;泽陆蛙"土里土头土脑"。相反,泽氏斑蟾不仅皮肤滑腻,并且色彩亮丽。
△锯腿原指树蛙Kurixalus odontotarsus(a)、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b)、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c)和泽氏斑蟾Atelopu szeteki(d)(图片来历:a-c作者供给,d维基百科http://www.wikipedia.org)
此外,还有一个类群十分出格——雨蛙。雨蛙是一个自力的科,因为外面滑腻、颜色亮丽,又喜好在雨后鸣叫,前人称之为"雨蛙"。事实上,它们属于蟾。在我国台湾以及国外一些地域,雨蛙被称为"树蟾",因为它们像树蛙一样擅长爬树。雨蛙的存在是否打破了您对于蟾蜍的所有幻想呢!
△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a)和华南雨蛙Hyla simplex(b)(图片来历:作者供给)
越说越糊涂了,那咋区分青蛙和蟾蜍啊?别急!《青蛙蟾蜍辨别高手速当作手册》之"进阶篇"或许能帮到您!
"进阶篇":从糊口习性来判定
1.糊口情况
蟾蜍因为皮肤角质化水平较高,能有用防止水分蒸发,以陆栖为本家儿;相反,蛙类皮肤角质化水平很低,凡是需要在水源四周勾当。像水蛙属的物种(如细刺水蛙、沼水蛙),它们平生中的大部门时候会在水里渡过;而蟾蜍则分歧,除了滋生产卵的时辰需要呆在水里,其它时候它们很甘愿答应糊口在相对干燥的处所(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破例,它们终生在水里糊口)。
△细刺水蛙Sylvirana spinulosa(图片来历:作者供给)
2.活动特点
青蛙活动能力出众,凡是以跳跃为本家儿,部门物种甚至具有滑翔的本事;蟾蜍活动迟缓,凡是是小幅度的跳跃或者爬行。青蛙和蟾蜍之所以有这样的活动差别,与它们的后肢有关。青蛙依靠一对大长腿实现完美的跳跃,而蟾蜍的后肢凡是很短小。
△婆罗树蛙Rhacophorus borneensis(雄蛙AB,雌蛙CD)滑翔时伸展的四肢(比例尺10 mm;图片来历:文献Matsui et al. 2013)
△海南拟髭蟾Leptobrachium hainanense短小的后肢(图片来历:作者供给)
3.卵的形态
尽管青蛙和蟾蜍城市把卵产在水里,但它们排出的卵的形态不尽不异。青蛙的卵凡是是一大片或者一大堆;而蟾蜍的卵则呈链条状。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的卵(图片来历:作者供给)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卵(图片来历:中国两栖类网站https://www.amphibiachina.org彭丽芳拍摄)
那么,青蛙和蟾蜍之间有没有更靠谱的辨别尺度呢?《青蛙蟾蜍辨别高手速当作手册》之"高阶篇",您值得拥有!
"高阶篇":站在动物分类学的高度
1.牙齿
良多人不知道青蛙有牙齿。事实上,大部门蛙类上颌有牙齿,下颌没有牙齿(只有一种蛙下颌也有牙齿——冈瑟袋蛙Gastrotheca guentheri);而蟾蜍凡是没有牙齿。
△灰树蛙Hyla chrysoscelis头骨布局(上颌部位的牙齿清楚可见;图片来历:文献Rebecca et al. 2014)
蟾蜍没有牙齿,那它们怎么品味食物呢?
事实上,蟾蜍完全没有这样的困扰。青蛙和蟾蜍本家儿要经由过程吞咽的体例进食,没有品味食物的习惯。青蛙的牙齿并不是用来品味食物的,它们藐小的牙齿本家儿要起着把猎物吞进肚子前防止猎物摆脱的感化。
2.肩带和胸骨的形态
分类学上,青蛙和蟾蜍是靠肩带和胸骨的形态来区分的。蛙类胸骨摆布两侧的乌喙骨在腹中线处愈合,称为"固胸型肩带";而蟾蜍的两块乌喙骨彼此重叠,可以摆布勾当,称为"弧胸型肩带"。这一骨骼特征上的差别较为不变,是区分青蛙和蟾蜍的最本家儿要特征。
弧胸型肩带让蟾蜍的两个前肢摆布扭动的规模更广,前肢勾当更便利。是以,蟾蜍的前肢凡是比青蛙的前肢发财。
△海说神聊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的固胸型肩带,两侧的乌喙骨在腹中线处愈合(箭头所指)(a) micro-CT扫描 (b) 复染色(图片来历:文献Zhang et al. 2019)
△墨西哥锄足蟾Spea multiplicata的弧胸型肩带,两块乌喙骨彼此重叠(箭头所指;图片来历:文献Banbury and Maglia 2006)
3.进化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讲,蟾蜍的演化比青蛙更古老。
从最新的无从头至尾两栖类系统进化树(科程度)来看,广义上的蟾蜍物种呈现今后,广义上的青蛙物种才呈现(红色箭头处为两个类群进化的不合点)。
△无从头至尾两栖类(蛙和蟾蜍)科程度的系统进化树(图片来历:https://amphibiaweb.org)
怎么样,这本《青蛙蟾蜍辨别高手速当作手册》有没有刷新您对青蛙和蟾蜍的认知呢!
当然,区分青蛙和蟾蜍不是为了区别看待它们,而是为了更深切地领会它们——青蛙并不是目光短浅("井底之蛙")的代名词,蟾蜍也不是丑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标签。深切领会它们之后,才会解除成见,更好地庇护它们!
本家儿要参考文献:
Matsui, Masafumi, Shimada, Tomohiko, & Sudin, Ahmad. (2013). New gliding frog of the genus rhacophorus from borneo.Current Herpetology,32(2), 112-124.
Rebecca, M., Shearman, Anne, M., & Maglia. (2014). Ost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ope's gray treefrog, Hyla chrysoscelis.Acta Zoologica.
Zhang, M., Chen, X., Ye, C., Fei, L., & Wang, B. (2019). Osteology of the asian narrow-mouth toad Kaloula borealis (amphibia, anura, microhylidae) with comments on its osteological adaptation to fossorial life.Acta Zoologica,(3).
Banbury, B., & Maglia, A.M. (2006).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the mexican spadefoot, Spea multiplicata (anura: pelobatidae).Journal of Morphology,267(7).
文章仅代表作者不雅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