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潘金莲、武松,形象与水浒传里差别有多大?

我们熟悉武大郎是因为《水浒传》,在《水浒传》里武大郎长得又丑又矮,以卖炊饼为生。他有一个标致的老婆,后来与西门庆私通,下药迫害了他。可以说他在《水浒传》里是最掉败的汉子,不单被潘弓足戴了绿帽,还让西门庆给暗害了。

翻阅典籍,发现汗青上真的有一小我叫武大郎。可是这个武大郎非但不丑,还当过县令。那么,他怎么会由一个县令酿成一个卖炊饼的呢?

按照史乘记录,武大郎原名叫武植。巧的是他和《水浒传》里的武大郎都是山东清河县人。这个武植固然出生寒门,但人穷志不穷,有着一颗长进的心。他伶俐勤学、崇文尚武,颠末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鲤鱼跃龙门,从“朝为农家郎”酿成了“暮登皇帝堂”。他中年的时辰便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当作为了谷阳县县令。

上图_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弓足

说起武大郎,就不得不提潘弓足。那么,汗青上有潘弓足这小我物吗?

我们知道,究竟结果潘弓足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个通俗的配偶女,是以史料上是不会记录的。不外在武植的墓志铭里却有记录,“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老年末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假寓。公年少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 。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平易近聚万平易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故毁谤,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配偶饮恨九泉,怜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刻焉。”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知道,武植是武大郎的真名,字田岭,因为排行老迈,所以小时辰的乳名就叫“大郎”。武植是一个孝敬长辈之人,他的夫人潘弓足身世名门,底子就不是什么荡配偶,而是淑女。他的祖上也比力显赫,是武丁的后裔,身体里流着堂堂殷商王朝的血液,后来他们一家搬到清河县孔宋庄假寓。

上图_ 武大郎本名武植,河海说神聊清河县武家那村人

和大大都励志人物的故事一样,武植也是年少失怙,孤儿寡母艰难过活。可是武植倒是个当作器的孩子,小时辰很是伶俐,既喜好文化常识,又吃苦练武,是以可谓是文武双全。后来因为考中了进士,当作为七品县令。他为官时代,兴利除弊、清廉公明,老苍生感念他的恩义,于是就送万平易近伞给他。可是后来呢?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故毁谤,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配偶饮恨九泉,怜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刻焉”。

上图_ 武植古墓,位于河海说神聊省清河县武家那村南边,县城东3公里处,路海说神聊方

那么,这事实是怎么回事呢?乃至于名节无故被毁,武植当作了“三寸谷树皮”,而潘弓足也酿成了荡配偶,真的是令良士贤配偶饮恨九泉!

我们此刻可以找到的资料就是河海说神聊省清河县的《清河县志》,按照《清河县志》的记录,武植有一个伴侣叫黄堂,曾救济过武植。后来黄堂因为经商掉败了,避祸到武植家里,但愿武植可以救济他。但武植没有直接暗示,而是暗地里为他在老家盖房修屋,想要给他一个惊喜。但黄堂等得焦急,生气了,说道:“好个武植,嘴里承诺要救济我,可是时候曩昔这么久了,还没有动静,这不是拿我开刷吗?”于是便愤然分开。

这一分开没关系,他每到一个处所就说武植的坏话。可巧的是,他还碰到了西门庆,这个西门庆也是汗青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不外他没有和潘弓足私通。西门庆本是一个乡绅恶霸,武植曾经治过他的罪,是以早已怀恨在心。巧的是,他正好碰到了这个黄堂,于是两人狼狈为奸,处处造谣。一小我传坏话我们也许不信,可是“三人当作虎”,就这样武植的形象就被毁的乌烟瘴气。

上图_ 《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李强)和潘弓足(王思懿)

非但武植的形象毁了,所谓“城门掉火,殃及池鱼”,潘弓足也酿成了荡配偶。汗青上的潘弓足本是潘家庄一位大户人家的女儿,生的是贤良肃静严厉、知书达理。当初武植贫苦时在她家干活糊口,潘弓足的父亲看他伶俐能干、诚恳稳重,认定他绝非池中之物,未来必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并帮助了他一些财帛,让他进京赶考。后来武植不负众望,公然中了进士。一个文武双全,一个贤良肃静严厉,可谓是郎才女貌。

武植和潘弓足成婚今后,夫妻二人很是恩爱,潘弓足还为他生了四个孩子。绝对不是《水浒传》和《金瓶梅》里的那个形象。在《水浒传》里她是一个妖艳而又暴虐的女人,不安于室,与西门庆私通,被武大郎发现今后,在他的药里下了毒,毒死了武大郎。后来武大郎的弟弟武松知道今后,杀了潘弓足为本身的哥哥报了仇。再后来的兰陵笑笑生则秉承了这个故事,在《金瓶梅》里着重对潘弓足的描绘。自此今后,潘弓足就被钉在了汗青耻辱柱上。

上图_ 《大宋宣和遗事》,为讲史话本,是宋代无名氏所作,元人或有增益

既然提到武松,那么汗青上有这小我吗?

按照《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记录,汗青上确实有个武松。但按照《浙江通志》记录,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离汉,底子没有兄长。

学界一般认为施耐庵的《水浒传》所依据的底本就是《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施耐庵在这两部著作的根本上,杂糅了一些平易近间故事,再加上本身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化加工,于是便有了武大郎、潘弓足、武松、西门庆的故事。小说的受众原本就多,再加上平话的火上加油,武大郎、潘弓足的形象就变得广为人知。

这就是蜚语的恐怖之处,人一旦被臭名化今后,即便尽力的辟谣,澄清事实,也不会有太大的显著的当作效。

上图_ 武松打虎的连环画形象

正如太史公在《史记·张仪传记》中所发的感伤“臣闻之,聚蚊成雷,羣轻折轴,众口鑠金,积毁销骨。”仍是鲁迅看得大白,他在《集外集拾遗·题<呐喊>》写道:“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汉代的应劭在《风尚通·正掉序》说:“孟轲云:‘尧舜 不堪其美, 桀纣不堪其恶。’传言掉指,图景掉形。众口铄金,积毁消骨,久矣其患之也。”

太史公天然有本身的史德,对峙“不虚美,不隐恶”的秉笔直书精力。但后人却未必,或出于成见,或出于私愤,于是便居心的歪曲人物。“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固然当事人已经死了,可是他还有后人,这种不白之冤对后人来说是一种永远的辱没!

文:甪里师长教师

参考资料:《水浒传》《清河县志》《浙江通志》《史记?张仪传记》《风尚通?正掉序》

文字由汗青大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20-05-18 02:00
  • 阅读 ( 85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