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作者 / 罗勒
编纂 / KY本家儿创们
比来后台收到一条这样的留言:
“KY,不久前,我起头了一小我的茕居糊口,这让我感应很是不顺应。我不想一小我待着,因为常常只剩我独自一人的时辰,孤傲感和一种莫名的惊慌就会囊括而来,淹没我。我为什么无法像有些人一样享受独处呢?我该若何顺应此刻的糊口?”
若何在独处的时辰不感应孤傲?在今天的文章里,您会找到一些谜底。
我们先来看一个尝试。
一群被试们先接管了一次电击,体味那种锥心的痛苦悲伤感。他们纷纷暗示本身再也不要被电击了,为此甚至愿意付高价。
之后,研究者请这些人在一个空旷的房间里,独自待上15分钟。在此时代,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a. 什么都不做,仅仅与本身的思路、感触感染待在一路;
b. 选择本家儿动电击本身,打发时候。
成果发现,即便暗示了本身甘愿付钱也不肯意被电击,仍然有1/4的女性和2/3的男性在这段独处的时候里至少电击了本身一次。
甚至还有一名被试,在短短的15分钟里,总共电击了本身190次(Wilson,et al., 2014)。
研究人员也对尝试成果感应震动:人们竟然如斯厌恶“什么都不做,仅仅是与本身的思路、感触感染待在一路”,他们甘愿随便做些什么逃避与本身的相处,即即是做一些让本身疾苦的事。
这是为什么呢?
精力阐发学者们认为,与本身相处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
温尼科特指出,独处的能力指的是“一小我与本身融洽相处的能力”,尤其是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时辰,仍能很好地回应心里的感动与需求的一种能力(Winnicott, 1958; Hutson, 2014)。
这种能力尤其指的是,在什么都不干的时辰,您仅仅是与本身呆着。在无人陪同的时辰,拥有独处能力的人是可以或许被本身的心里(思惟和/或感触感染等)所陪同、安抚和安慰的,且并不感应无聊或空虚,而是自得其乐。
在温尼科特看来,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小我感情当作熟的最主要标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客不雅上的独处状况(actually being alone),并不等同也不必然带来独处的能力(capacity to be alone)。也就是说,持久独自糊口,也未必会锤炼出独处的能力。 独处能力的形当作,本家儿要来历于个别在婴幼儿期间所获得的“好的独处体验”(Winnicott, 1958),这指的是,孩子在母切身边“独处”,好比,孩子与母亲各忙各的事,时代,母亲可以或许实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在当作长过程中,当这种好的独处体验被不竭地反复,人们便可以或许借由母亲这个“外在客体”逐渐获得和本身相处的能力(Winnicott,1958; Somerstein, 2016),这是因为我们的内涵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安抚本身的、“好的内涵客体”。
什么是“好的内涵客体”?它又若何帮我们获得独处的能力呢?
当我们仍是个婴孩的时辰,母亲若能回应我们的需求,好比,当我们饿的时辰给我们哺乳,我们便会认为她是“好妈妈”;当她未能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认为她是“坏妈妈”(Klein, 1935)。
若是母亲可以或许频频、实时地回应我们的需求,使得这种好的体验不竭被反复,垂垂地,在我们的心里里便会拥有一个“好妈妈”的形象,也就是“好的内涵客体”;
当母亲不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当她不克不及知足我们需求的时辰,我们仍能依靠心里的这个“好妈妈”赐与本身所需要的陪同与安抚。这意味着,我们与这个“好的内涵客体”形当作了一种好的关系。
这种好的关系会让我们获得一种“保存的知足感”(a sufficiency of living)(Winnicott, 1958)——当没有外界情况或他人赐与我们陪同、安抚或必定的时辰,“好的内涵客体与好的关系”的存在,可以赐与我们本身所需要的陪同、安抚和必定。
这会让我们感受到本身在精力与感情上是自给自足的,在独处的时辰(贫乏外在客体的时辰)我们便能悠然自得。
相反,在年少期间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好的独处体验的人,好比,遭遇了赐顾帮衬者的感情轻忽,需求老是得不到回应,Ta在独处时会很轻易感应空虚、惊慌、孤傲。
这是因为,一方面,缺乏好的内涵客体以及好的与内涵客体的关系,会让他们始终需要依靠别人来知足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作年之后的独处,在某种水平上“再现”了他们年少时不被回应的疾苦履历。 除了不轻易感应孤傲,独处的能力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
1. 既不害怕孤傲,也不本家儿动追求孤傲
正如前文所说,拥有独处能力的人是心里充分的,他们并不会害怕孤傲。那么,当独处能让本身感应充分与愉悦时,我们会不会不竭田主动追求孤傲,直到与宿世隔断呢?
谜底是否认的。本家儿动追求孤傲、拒绝与他人的交往,往往是人们的一种自我赏罚,即当人们感觉本身不配被爱、不值得存在的时辰,才会自我隔离,试图经由过程本家儿动追求孤傲来赏罚本身。
相反,那些拥有独处能力、在独处时感应充分与愉悦的人,既可以或许在精力与感情上“自给自足”,同时也乐于连结与他人的联络、愿意被他人所爱。是以,拥有独处能力的人不仅不会本家儿动追求孤傲,还会积极地维护人际关系(Rubin, as cited in, Crane, 2017)。
换句话说,拥有独处的能力,可以或许使我们与他人连结一种恰如其分的人际距离,彼此联络又绝对自力。
2. 拥有更“真实的”亲密关系
当我们拥有了独处的能力,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必完全/过度依靠伴侣来知足本身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不再把伴侣当做安抚心里的不平安感,或是知足本身需求的东西。
一方面,这可以或许让我们不再诡计据有对方、耗损对方、节制对方,因为我们拥有了安抚本身、知足本身需求的能力;
另一方面,这也让我们可以或许在关系中去做“真实的”本身,不再患得患掉,担忧揭示真实可能会掉去对方,因为我们的心里是自我承认的,是感觉本身值得被爱的(Brenner, 2014)。
3. 获得杰出的自我感
拥有独处能力的人,在独处的过程中,可以或许把时候与精神纯粹地用在与本身的思惟和/或感触感染相处上(Winnicott, 1958),这使得他们能更坦诚地面临本身、领会本身。
不仅如斯,拥有独处能力的人在碰到危机或坚苦时,可以或许标的目的内获得必定。这使得他们可以或许从所处的社会情况中跳脱出来,自力地思虑和判定本身的处境,不会被他人绑架。
而以上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感(我是谁,以及我对此的评价若何)——“我是自力的、自给自足的,我对此感应欣喜”。
若是在幼儿期间,未能获得足够充实的“好的独处体验”,我们该若何在当作年之后从头获得独处的能力呢?
起首,您需要让本身不再“害怕”独处,只有这样,您才可以或许在之后不拒绝“操练”独处的机遇。您可以试着去多领会拥有独处能力的益处,正如专栏作者Amico(2016)所说,人们之所以陷入对独处的惊骇之中,往往是因为人们不领会它的益处。
其次,您可以试着给本身制造一些“好的独处体验”,经由过程不竭的操练来逐渐获得一种独处的能力,好比冥想、一小我散步,或是独安闲咖啡厅里什么也不做(Crane, 2017)。
而更主要的是,您需要给本身一个如同“好妈妈”那般,可以或许实时回应、必定或安抚本身的存在。
这个存在,可所以一段不变的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也可所以经由过程“指导想象”(guided imaginary)为本身缔造出来的“平安地带”,让您可以或许让本身在需要被安抚、安慰、陪同的时辰,获得实时的“回应”和“知足”。
最后,在需要的时辰,您也要学会自我果断地拒绝他人的要求,拒绝他人的打搅或过度地介入您的糊口。
和本身相处的能力,是至关主要的,它很是直接地、在良多方面都影响着我们的保存质量,它让我们解脱对他人的绝对依靠,让我们感应对本身糊口的掌控力,让我们不发急。
若是您没有这种能力,我关心您为此蒙受的疾苦。也祝福您,或者经由过程一个好的伴侣,或者经由过程本身艰辛的操练,可以或许最终习得它。
但愿孤傲和隔断只会是您,一个临时的处境,它会改变。
以上。
References:
Amico,B. (2016).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ve solitude.Brenner,A. (2014).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lone. Psychology Today.
Crane,B. (2017). The virtues of isolation. The Atlantic.getselfhelp.co.uk(n.d.). Imagery for self-help.
Hutson,M. (2014). People prefer electric shocks to being alone with their thoughts.The Atlantic.
Klein,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
Wilson,T.D. et al., (2014). Just think: The challenges of the disengaged mind.Science, 345(6192), 75-77.
Winnicott,D. (1958). The capacity to be alone.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