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在“五大灭绝事件”逃过四次秘密?

鲨鱼是海洋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它有良多种类。作为一个群体,鲨鱼已经存在了至少4.2亿年。这意味着它在“五大灭尽事务”逃过了四次。这使得它比人类、比珠穆朗玛峰、比恐龙甚至比树木更古老。

鲨鱼能存在至今,部门归于幸运,部门归于自身本质。在曩昔几年里,科学家发现,鲨鱼拥有一些不平常的本质,使它面临转变时表示出超强的顺应性。

此刻,人类勾当正在激发第六次大灭尽。鲨鱼的这些本质能帮忙它逃过这一劫吗?

惊人的消化本事和不抉剔的食谱

鲨鱼,连同鳐鱼和银鲛,构成了一类叫“软骨鱼”的群体,以软骨骨骼为其特征。鲨鱼发源于大约4.4亿年前起头的志留纪。那时地球天气暖和,海平面很高。从那时起,当作千上万种形态各别的鲨鱼进化出来,在大约3.6亿年前达至鼎盛,它们统治着海洋。时至今天,海洋中仍有跨越450种鲨鱼,从闻名的大白鲨和锤头鲨,到一些八怪七喇的种类,如哥布林鲨、雪茄达摩鲨和日本须鲨等。

当然,很多鲨鱼种类现已灭尽——请不必为此惊奇,据估量,灭尽是99%以上曾经糊口过的动植物的命运。我们却是要问一下:鲨鱼作为一个群体为何能存活至今?

研究鲨鱼的生态学家从鲨鱼粪便中发现了一条线索:当鲨鱼排便时,排出来的几乎没有固体物,更像是一种透明的粘液。这表白它们拥有一个高效的消化系统,可以或许处置几乎所有的食物。若是食物变得稀缺,这可能会对它们很有帮忙。例如,发生在2.52亿年前的第三次大灭尽事务——也是最大一次灭尽事务——导致跨越96%的海洋生物消逝,其原因就是情况粉碎,食物匮乏。

除了不让营养物质华侈失落之外,鲨鱼仍是个不抉剔的掠食者。大白鲨是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级的掠食者,按常理,它应该吞食次一级的掠食动物,如海豹和海狮等;但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它似乎同样乐于吞食其他更劣等的猎物,如鱿鱼等。一种叫窄头双髻鲨的鲨鱼甚至是杂食性的,泛泛还大量食用海草。这种饮食上的矫捷性,在食物匮乏期同样对它们的保存有利。

平生都在换牙

能证实鲨鱼超强顺应性的,还有它们那副牙齿。

与它们的软骨骨骼分歧,鲨鱼的牙齿很是坚硬。常见的鲨鱼牙齿是尖尖的,就像三角形一样,边缘还带有锯齿,十分尖锐。

鲨鱼的牙齿并不是用来嚼工具的,而是用来撕咬猎物的。和人的牙齿分歧,鲨鱼的牙齿只是浅浅地嵌在牙龈上,而没有固定在颌骨里,是以很轻易脱落,但鲨鱼能经由过程不断地换牙齿来填补其不足。

人的平生只换一次牙,但鲨鱼平生都在换牙。像大白鲨,平生可以换上万颗牙齿,并且换牙也不影响捕猎。

它是怎么做到换牙、捕食两不误的呢?本来,鲨鱼一般城市筹办好5~6排牙齿,除了第一排牙是竖立的,后面的牙齿都仰卧着,一层叠一层。日常平凡鲨鱼只用最外排的牙齿进行撕咬,当它们脱掉队,里面一排就会挨个前移,替补上来。一些鲨鱼每隔10天就得换一次牙。

鲨鱼的牙齿坚硬,使得它们轻易被保留在化石记实中,为科学家研究古代鲨鱼的糊口习性供给便当。

例如,在加拿大西海说神聊部的古老的沉积物中,科学家发现了一批沙虎鲨的牙齿。它们的春秋可追溯到始新宿世(距今5300万至3800万年)。那时地球气温比此刻还高9~14℃。南北极冰盖全融化了,淡水注入海洋。这使得海水的含盐量降低,这对于需要特定含盐量才能保存的良多海洋物种组成极大的挑战。

但这一环境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始新宿世的沙虎鲨。它们牙齿的化学当作分表白,它们糊口在此中的海水,比起此刻的海水来,盐分更少,但它们似乎糊口得很好。这是证实它们超强顺应性的又一个例子。

不外,这里要澄清一个谣言。从1970年月始,鲨鱼被良多人认为是独一不会得癌症的动物,甚至说吃鲨鱼软骨可有用匹敌癌症。这种说法又把鲨鱼神话了。事实上,到今朝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至少23种鲨鱼身上发现了肿瘤。此外,现有证据也并不撑持服用鲨鱼软骨成品可以作为癌症、骨质松散症或其他疾病的治疗手段。

情况巨变难不倒鲨鱼

当今,地球再次面对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的情况巨变,这对鲨鱼的保存会有什么影响呢?

让人惊奇的是,因为鲨鱼物种在相对暖和的水域养育幼崽,跟着海洋温度上升,它们的繁育地规模反而扩大了。这是有利它们保存的一面。

说句题外话。鲨鱼似乎喜好呆在水温高的处所。好比,承平洋上所罗门群岛四周的卡瓦基海底火山,从热液喷口直接喷出的水,温度跨越400℃,四周的水温,少说也有50~60℃,但海洋科学家在摸索这座海底火山时,在暗中深处竟然发现了锤头鲨和丝鲨。?

鲨鱼喜好“逛”火山的习性可能跟这一物种的古老有关。在鲨鱼还没进化出来之前,海底火山就已存在,而且相对比力不变。所以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鲨鱼祖祖辈辈跟其打交道,对于海底火山的情况应该学会了顺应和操纵。2018年,科学家发现,同样是软骨鱼类的鳐,在海底火山四周产卵。鲨鱼说不定也有近似的习性。

当然,鲨鱼的个体物种也难逃灭尽的命运。即使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鲨鱼——巨齿鲨,最终也消逝了。巨齿鲨可以长到17米长,以鲸鱼为食。它是在大约260万年前灭尽的,存活了2000万年。

此外,其他物种的大规模灭尽也会影响到鲨鱼物种。事实上,鲨鱼所履历的第一次灭尽事务(地球上第二次大灭尽事务,大约始于3.75亿年前),重塑了鲨鱼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征。

在这场灾难发生之前,大大都鲨鱼的骨骼是硬骨质的;后来,硬骨鲨鱼在灾难中灭尽了,留下的大大都鲨鱼都是软骨的了。幸存下来的鲨鱼开初很小,凡是不到10厘米长。

此次大灭尽事务改变了宿世界,鲨鱼也随之改变,免受了没顶之灾。同样,我们有来由乐不雅地相信,此次由人类勾当激发的天气转变和物种大规模灭尽,就其自己而言,也不会对鲨鱼的保存造当作太大的威胁。

全新的挑战

可是有一样危险鲨鱼是不轻易遁藏的:人类。人类的过度捕捞是它们今天面对的本家儿要风险。

国际上,对捕捞鲨鱼的限制越来越严酷了。然而,在某些处所,人们仍然为了获取鱼翅,继续滥捕鲨鱼。与此同时,跟着深海拖网打鱼越来越遍及,更多的鲨鱼也被不测地捕捞上来。

从头放回海洋并不总能拯救它们。鲨鱼这个物种很火速,但也很懦弱。当它们被渔网捕捉时,仅仅严重挣扎就足乃至它们于死命。据统计,人类每年杀死的鲨鱼跨越1亿条。

现在的很多鲨鱼相较它们的祖先,块头都较大。更大的块头意味着要花更长的时候才能达到生育春秋。若是人类把鲨鱼酿成鱼翅汤的速度快于它们的滋生速度,那么它们的数目必然会削减。

今天,大约16%的鲨鱼物种被国际天然庇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作为一个群体,鲨鱼拥有特别的能力,纯真的天气和情况的转变都不克不及使它们灭尽;可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对它们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若不有意识地加以庇护,鲨鱼这一古老的物种很可能从地球上消逝。

地球上五大灭尽事务

第一次大灭尽事务:奥陶纪大灭尽

发生时候:距今4.4亿年前

灭尽规模:地球85%的生物物种

灭尽的代表物种:大型鹦鹉螺、大部门三叶虫

自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到奥陶纪,广漠的海洋已经当作为生命的乐土。但到了奥陶纪末期,一场巨变正在悄然到来,位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垂垂标的目的南进入南极,陆地改变了海洋和大气环流,这导致地球的温度敏捷下降,严寒的冰川期到来了。降低的气温冻结了海水,海平面起头下降,这使得本来朝气勃勃的浅海当作为不毛的陆地,生物纷纷灭亡。

奥陶纪大灭尽的规模在五次大灭尽事务中排名第二。

第二次大灭尽事务:泥盆纪大灭尽

发生时候:距今3.65万至3.55亿年前

灭尽规模:地球82%的海洋生物物种

灭尽的代表物种:盾皮鱼类、无颌鱼类

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此时鱼类呈现而且进化出分歧的门类,此外陆地上呈现了植物,最早的两栖类也已经爬上了陆地。

泥盆纪末期,大陆再次发生漂移,像奥陶纪大灭尽一样,全球温度下降,海平面随之下降,海洋生物大量灭亡。泥盆纪大灭尽本家儿要冲击了海洋中的生命,比拟之下,陆地上的生命受到的冲击就要小得多。

泥盆纪大灭尽的规模在五次大灭尽事务中排名第四。

第三次大灭尽事务:二叠纪大灭尽

发生时候:距今2.5亿年前

灭尽规模:地球95%的生物物种

灭尽的代表物种:三叶虫、板足鲎、很多鱼类、很多两栖动物、很多爬虫类

二叠纪是爬虫类的时代,此时的陆地已经连当作一片,形当作了超等大的结合古陆,海洋的面积已经被压缩到最小。

到二叠纪末期,庞大的陆地改变了地球的大气轮回,大陆内部起头变得干燥,气温甚至跨越40℃。不竭攀升的气温造当作了海洋含氧量降低,海洋中不需要氧气的细菌大量滋生,它们释放出致命的硫化氢,对于其他动物来说的确就是剧毒。有毒的硫化氢不单毒杀着海洋和陆地上的生命,它们上升到大气中还粉碎了臭氧层,紫外线无遮无拦的烘烤着大地。就在气温上升,空气毒化的同时,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加剧了情况的恶化,地球如同地狱一般,要将所有的生命都赶尽杀绝。

二叠纪大灭尽的规模在五次大灭尽事务中排名第一,在此次大灭尽之后,生命花了500万年的时候才恢复了原样。

第四次大灭尽事务:三叠纪大灭尽

发生时候:2亿年前

灭尽规模:地球76%的生物物种

灭尽的代表物种:大量爬虫类

颠末二叠纪大灭尽之后,地球上的生命迟缓恢复。与二叠纪一样,三叠纪时陆地仍然连在一路,甚至更大,天气依然干燥炎热。三叠纪最具代表性的事务就是爬虫类崛起。

到三叠纪末期,连在一路的大陆起头割裂,这导致一系列猛烈的火山喷发和相关的地质活动。火山喷发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发生了温室效应,让地球的温度再次升高。高温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陆地上的植物大量灭亡,大地酿成一片荒凉,海洋因为缺氧也是一片死寂。

三叠纪大灭尽的规模在五次大灭尽事务中排名第五。

第五次大灭尽事务:白垩纪大灭尽

发生时候:6600万年前

灭尽规模:地球80%的生物物种

灭尽的代表物种:非鸟恐龙、翼龙、海生爬虫类

白垩纪期间结合古陆早已不复存在,各大洲也已经有了今天的样子,那时天气暖和潮湿,形当作了较着的四时更替。那时的地球是恐龙的家园,翼龙和沧龙则别离占有了天空和海洋。除了恐龙,被子植物起头代替裸子植物,哺乳动物继续进化,原始鸟类也呈现在天空中。

白垩纪终结于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彗星,这颗直径10千米的彗星撞击地球,激发了海啸、地动、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难,短时候内杀死了地球上的大量生命。撞击发生的尘埃进入大气层,遮住了阳光,导致地球温度急剧下降。没有了阳光,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感化,动物就没有了食物,食物链的解体造当作了更大规模的灭尽。

作为第五次大灭尽,白垩纪大灭尽的规模在五次大灭尽事务中排名第三。

  • 发表于 2020-03-05 10:04
  • 阅读 ( 947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