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到临,固然大师贺年祝福语里都是“鼠”您有福“鼠”您可爱,可是真的日常平凡提起这条目生肖动物,心里泛起的也许是厌恶和惊骇。一般人最经常看见的是在厨房或卧室里鬼鬼祟祟、灰头土脸的家鼠,不仅边幅平平,还可能会传布病菌,让人望而却步。然而,也有一群可歌可泣的小鼠,在尝试室里默默做着拯救人类的无名英雄。
家鼠(The Scientist Magazine)
送入尝试室的农场小鼠
其实,喜好小鼠的人也是存在的。一百多年前糊口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艾比(Abbie Lathrop)密斯就是一个小鼠发烧友。她在自家的农场豢养着大量小鼠,并将它们卖给四周跟她一样的快乐喜爱者。
艾比密斯和她的农场(smithsonianmag.com)
1908年,她发现一些小鼠得了病,似乎是长了肿瘤。那时的人其实并不知道动物会不会长肿瘤,于是她便把送小鼠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这些小鼠简直患上了肿瘤,并且当即想到可以用这种小鼠来研究癌症。在接下来的11年里,艾比不竭供给患癌的小鼠给尝试室,研究人员们做了当真的研究,终于有史以来第一次证实,本来肿瘤并不是传染疾病。
第一只尝试室小鼠的降生
科学家们很快发现,小鼠可真是一个研究利器,独一不当的是,从农场买来的小鼠品系过分稠浊,遗传布景复杂,是以很难在分歧的小鼠上反复尝试。为了更好地研究肿瘤,人们决议培育一些纯种利于研究的小鼠。
最早将这个愿望变为实际的是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生。他从艾比密斯那边获得了一些同胞的兄弟姐妹小鼠,经由过程不断的滋生、不断的遴选培育出了第一只自交系棕色小鼠。可惜的是,这种小鼠降生后不久,危险杆菌囊括了尝试室,只能全数杀死。
培育纯系小鼠是一项费时吃力的工作,幸运的是还有不悲观的人,愿意把这项艰难的使命继续下去。1913年,纽约纪念病院一个名叫巴格(Halsey Bagg)的科学家从老鼠估客那边采办了一些白化病小鼠,又起头了尝试小鼠的培育。
巴格博士(wikipedia)
小白鼠都有白化病
现在,小白鼠是尝试室小鼠最尺度的形象,但很少人知道,其实它们全数都是白化病患者。巴格之所以选择了白化病小鼠,是因为白色的小鼠更轻易不雅察、更适合作为研究的对象。
和白化病人一样,小白鼠的眼睛也是红色的(wikipedia)
巴格买到小白鼠后,便起头了近亲滋生的培育尝试。但很快,就有了不测的发现:有一些小白鼠长了肿瘤。于是,他当即将患肿瘤的小白鼠挑出来,让它们彼此之间也近亲滋生,从而获得了一种带出缺陷的肿瘤易感基因的“厄运小鼠”,长到必然的岁数就很有可能会长出肿瘤。
这对小白鼠来说,是一个悲凉的命运,而对尝试人员来说,则是大有裨益的好道具,当然价钱也与价值相匹配,在1919年,一只患有自觉性肿瘤的小白鼠的价钱是300美元,按采办力换算半斤八两于此刻4200美元。随后这个财产被不竭强大,专门的小鼠工场源源不竭地标的目的全球研发输送各类“疾病模子”,从肿瘤、心血管疾病、肥胖……纷歧而足,为近一个宿世纪以来,医学的飞速成长献出了一份力。
最独特的尝试小鼠——裸鼠
小白鼠之所以经常上镜,是因为它们长相可爱,易于被公家所接管。其实,在尝试室里还存在着巨细、外形、毛色各别的小鼠。
除了小白鼠之外,最常见的要数裸鼠了。裸鼠顾名思义全身没有毛发,光溜溜的,而导致无毛的基因突变同时也减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令它们当作为了最好的肿瘤移植对象。科学家可以将人类的肿瘤细胞移植到小鼠上,健康的小鼠会排异杀死这些人类肿瘤,但裸鼠不会。于是,研究人员就可以在裸鼠身上尽情研究人类肿瘤了。
裸鼠(Wikipedia)
除了肿瘤之外,裸鼠身上还可以莳植出人耳朵。1997年,人们发现出了可在体内降解的支架材料,将它们做当作软骨的样子,植入软骨细胞,一路移植进裸鼠体内,这样就长出了一只完整的耳朵,而支架会在耳朵发展的途中被降解失落。幸运地拥有两只完整耳朵的人,可能想象不出耳朵有多贵重,这项研究将给无耳朵的病人带来曙光。
长耳朵的裸鼠(Newsweek)
秃顶是现代人关心的话题,而裸鼠还能当作为生发治疗手段的研究对象。2012年,有科学家将人及小鼠的干细胞植入了裸鼠的皮肤下,并当作功地诱使干细胞长当作了毛囊,最后当作功地长出了一些纤细的头发……这些毛囊甚至还能与神经及肌肉相连,功能十分完整。也许,秃顶救星不久后就会呈现了……
长毛发的裸鼠(Nature Comunication)
1949年炎天,一个尝试室在培育小鼠的时辰,不测养出了一些食欲很是兴旺的小鼠。它们无休止地进食,直到膨胀当作一个胖球。体内的脂肪细胞异常地多,并且数目超标,经常可以长到同龄小鼠的三倍大。1994年,恰是在这种肥胖小鼠身上,人们发现了“瘦素”的存在。这是一种代谢激素,可以或许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瘦素缺乏也可以导致人类肥胖。现在,这种肥胖小鼠被普遍地用于研究肥胖症和糖尿病。
肥胖小鼠(左)和正常小鼠(Wikipedia)
-------------------------------------------------
参考资料:
1.Matthew Tontonoz. Birth of the Lab Mouse. Nov. 14, 2014.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2.Gavin Haynes. The Strange Story of the Lab Mouse Bred to Die. Jan. 10, 2019. VICE.
3.Sarah Zhang. The 8 Weirdest Mice in Research Labs. Aug. 22, 2012. Mother Jones.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