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范围到底有多大?旅行者只穿透了太阳系第二层“外壳”?

NASA关于观光者飞出太阳系的新闻发布过两次,第一次是2014年9月13日观光者一号飞出太阳系,第二次是2018年11月5日飞出了太阳系,当然这是一件值得道贺的工作,第一次所有人造飞翔器达到距离地球这么远的位置,并且这是四十几年前发射的探测器,依旧在继续工作,但将来可能因核电池能量再无法支撑任何单一设备工作,再无法和地球取得任何联系!

但列位所要领会的是,观光者飞出的太阳系仅仅只是我们界说的太阳系三个规模中的一个罢了,还有一个更小和更大的太阳系规模,不妨我们来熟悉下太阳系标准熟悉的小汗青!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托勒密的地心说有一套很是严密的系统来描述行星环抱地球的诡异活动,当然我们此刻知道这是错的,但它的精度很是高,甚至可以作为初步的帆海导航计较,可能连托勒密本身都不相信这个别系可以统治人类的宇宙不雅快要1500年!

托勒密的宇宙系统图

一向到1513年时哥白尼经由过程详尽的不雅测,提出了行星,包罗地球环抱太阳公转的《天体运行论》,也就是俗称的日心说!不要觉得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那只是他的业余快乐喜爱,哥白尼的合法职业是宗教法博士和医术高超的大夫,是以他很清晰提出日心说的后果有多严重,所以“老奸大奸”的哥白尼选择了将日心说在他归天前才颁发,垂死之际他拿到了印刷版的《天体运行论》,可以说人生赢家哥白尼是绝对不会错的。

随后伽利略发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从不雅测上证实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是站不住脚的。

开普勒则从火星的椭圆轨道着手,发现了行星运行三大心猿意马律,从数学到不雅测上证实了日心说!

至此日心说已经起头周全替代地心说,人类的宇宙不雅翻过了主要的一页。

从天王星、海王星再到冥王星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

从伽利略的千里镜指标的目的天空起头,人类也从肉眼不雅测进入了千里镜时代,但比力可惜伽利略并没有发现更多的行星,大师依旧还逗留在金木水火土!

1781年3月13日赫歇尔用便宜的150MM反射镜发现了天王星之后,太阳系当作员扩大到了7大行星,但颠末长时候的不雅测,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轨道与计较不符,认为还有可以行星在干扰天王星!

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按照勒维耶的计较位置旁约1度的位置发现了海王星!

1930年2月18日,汤博发现了冥王星,至此太阳系九大行星地位确立!

1951年杰拉德·柯伊伯在天文物理学期刊上颁发了一片文章,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会在外围形当作一个尘埃盘,而这个尘埃盘此刻仍然有可能存在!

20宿世纪的70年月,在距离太阳35-50天文单元,柯伊伯预言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短周期彗星。

是以确立了柯伊伯带的存在!从太阳系形当作尘埃盘来说,到柯伊伯带为止,太阳系的本家儿要规模根基就已经确定了!

在二十宿世纪末和二十宿世纪初,在这个位置发现了多颗矮行星,都是和冥王星近似级别,这让跻身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地位受到了威胁,最终国际天文结合会在2006年颠末会商将冥王星解雇除了9大行星行列!

日球层顶与奥尔特云

当然柯伊伯带并非太阳系真正的鸿沟,按照天文学家猜测,这是一个环绕太阳公转,本家儿要由尘埃和冰微行星组成的尘埃团,距离太阳最远可达2光年摆布,也就是到半人马座南门二三星系一半的距离,这个位置是太阳引力的最边缘,当然引力是规模是无限的,但此处已经是和三星系的拉格朗日点,过了这点就是三星系的引力全国了!

不外这里其实太远了,2光年的距离对于观光者来说,数万年才能达到,是以天文学家又界说了另一个太阳系的鸿沟-日球层顶

这是太阳风所能达到的最远区域,太阳风是太阳上受到辐射压驱动的高能带电粒子,以200-800km/s的速度标的目的四周扩散,但受到银河系星际尘埃的感化从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的过渡区域,这就是日球层顶内的鸿沟的端震波,在终端震波和日球层顶中心的区域就是日鞘!

日球层顶大约距离太阳100天文单元,当然这是太阳环抱银河系进步的偏向,而在另一个偏向则会更远一些。

观光者一号和二号冲破的就是这个日球层顶,也就是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的日球层顶,以它作为鸿沟,也不是不成以,因为奥尔特云其实是太遥远了,是以NASA给本身拟定了个小方针,跨过一小步,给大师些许决定信念,不然几万年才爬出去,那其实有些丧气!

  • 发表于 2019-11-13 02:00
  • 阅读 ( 76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