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佛灭佛,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毫不畏惧的进行灭佛运动?

释教在东汉期间经天竺传入中国,在战乱不止的魏晋南海说神聊朝期间,释教的“轮反转展转宿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学说给了战乱期间命如草芥的通俗公共以精力崇奉,因而获得敏捷传布,在隋唐期间甚至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到了明清期间,中国的传统神话系统已经将神佛平等看待了。

可是,汗青上仍然有这么四位皇帝,他们偏偏毫无害怕,遇佛杀佛,鼓起了大规模的灭佛活动。这四位皇帝按照时候挨次别离是海说神聊魏太武帝拓跋焘、海说神聊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宿世宗柴荣,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那么,工作的前因后果到底是如何的?

图1 九色鹿本生海说神聊魏壁画

太武帝拓跋焘是海说神聊魏第三位皇帝,在位时代先后攻灭胡夏、海说神聊燕、海说神聊凉等多个割据政权,又击败了柔然、吐谷浑、山胡等多个游牧平易近族,同一了海说神聊方。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一纸圣旨“罢沙门(释教术语,释教家数的统称)年五十以下”,强迫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中人一律还俗服兵役,这是他灭佛步履的起头。

后来,太武帝听取三朝元老崔浩的建议,改信寇谦之创立的天师道教,起头彻底排斥释教。也是不利,长安的一所寺庙后来连累到盖吴起义之中,太武帝盛怒,加上崔浩的火上加油,正式开启了大规模的灭佛步履:长安几乎所有的沙门中人被诛杀,海说神聊魏全国的经文、佛像和寺庙被焚毁。

图2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

海说神聊周武帝宇文邕是海说神聊周第三位皇帝,他的两位哥哥,也就是海说神聊周的第一和第二任皇帝均死于权臣宇文护手里,他本人也在宇文护手里当了12年的傀儡,颠末韬光养晦,宇文邕最终诛灭了嚣张嚣张的宇文护,起头执掌国度大权。宇文邕雄才粗略,励精图治,立志同一全国。

建德三年(574)蒲月,海说神聊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命令“初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平易近。”同时,还命令“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不雅塔庙,赐给王公。”在此次活动中,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迫令还俗。

图3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

唐武宗是唐朝的第十五任皇帝,在位时代,对内冲击藩镇势力,对外击败回鹘,增强了中心集权,培养了“会昌中兴”。他本人崇信道教,深恶释教,又因,财务紧缺,在道士赵归真的鼓舞和宰相李德裕的撑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起头毁佛步履。

但因为那时处所上藩镇割据,唐中心号令因而不克不及完全贯彻,例如如河海说神聊三镇就没有执行;有的处所执行号令不力,各地毁佛规模纷歧。

图4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宿世宗

后周宿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中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仅仅六年,但文治武功当作就极高,一举扭转了唐末以来社会的颓势。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极高,奖饰他为“五代第一名君”,要不是他英年早逝,赵匡胤和海说神聊宋就不成能有机遇登上汗青舞台。

按照《资治通鉴》记录:“自今不许私度僧尼,及亲无侍养者不许落发。无敕寺舍并须停废。……此年废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存者为二千六百九十四所,以所毁铜佛像铸钱。”由此可见,柴荣在位时也鼓起了大规模的灭佛步履,只不外相对比力暖和,保留了不少寺庙。

图5 海说神聊魏佛造像拓片

这四位大规模灭佛的皇帝很较着都长短常有作为的明君,都在本身在朝期间取得了辉煌的当作就,所以根基可以解除他们灭佛的原因是脑子抽筋、一时鼓起,而他们之所以顶着骂名甚至天谴的压力灭佛,都是有着深条理的原因的,而灭佛之后取得的结果也证实了他们的步履是有意义的。而深切阐发,最底子的原因就是释教作为一种宗教,在给苍生带来崇奉,成长强大的同时也给国度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承担。

在政治上

固然“因果报应”、“轮反转展转宿世”等学说在必然水平上有利于削减苍生的抵挡意识,安定统治者的政权。但成长强大的释教徒也一度与朝廷分庭抗礼、不畏皇权,甚至干涉干与政治、组织兵变。仅仅在海说神聊魏期间就发生过沙门慧隐、沙门法秀、沙门司马惠御和“法庆之乱”等多起释教徒组织的兵变。释教一度当作为阴谋者达到政治目标的东西,甚至有激发政教合一的趋向。

图6 释教

在经济上

早期释教传布规模不大的时辰,对于经济的影响不较着。但跟着释教传布规模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它对于经济的承担就凸显出来了。释教僧侣和寺庙不需标的目的朝廷纳税、不必服徭役,而浩繁的寺庙不仅占有大量的生齿和地盘,并且内部也逐渐成长出抽剥轨制,大量的生齿凭借于寺庙,起头承受寺庙统治阶级的抽剥,并且他们的抽剥水平甚至远超朝廷的钱粮。此外,统治者因信仰梵学往往会大兴土木,建筑佛堂、古刹、雕像,这自己也是对平易近力的一种华侈。可以说,古代的麻烦苍生不仅要承受朝廷的承担,还要承受沙门的承担。

图7 文佛经

在文化上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当作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惟,加上本土又降生了影响力同样很深的道教。而释教无论教义若何,毕竟是外来文化,在良多习俗、理论上与中国传统儒学、道教格格不入。例如,儒家《孝经·开宗明义》讲究“身体发肤,受之怙恃,不敢损伤,孝之始也。”而释教则讲究“六根清净”,落发为僧必需要剃光头发。释教文化若是不克不及按照中国传统做出改变,势必会遭到统治者的抵制。

图8 南朝佛头

“三武一宗”灭佛固然略有差别,除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做法过于粗暴,呈现了搏斗僧侣的流血事务之外。历次灭佛步履的体例都是拆毁寺庙、佛像,财富没收,僧众强制还俗后斥逐。而达到的结果也根基相似:增添了朝廷的兵员和纳税生齿及地盘,加强了国度的财务收入和军事实力,缓和了寺庙统治阶层与封建田主阶层的矛盾,在必然水平上庇护了中国本土文化,肃除了政教合一轨制在中国古代生根抽芽的可能性。

不外,释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毕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灭佛步履仅仅只是改正释教成长中的一些短处,并不克不及肃除释教在的传布。可是,释教文化为了便于在中国保存,仍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成长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释教文化,如汉传释教、藏传释教和上座部释教等。

文:博陵清河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孝经?开宗明义》

文字由汗青大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19-08-10 18:02
  • 阅读 ( 9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