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雅典娜的启示,如何击碎西方关于自我的虚假叙事?

《黑色雅典娜》的启迪

马丁·贝尔纳的《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以下简称《黑色雅典娜》)是这样一本书,这就是,它经由过程回复和批改一种有关希腊文化的古代模式,摧毁了或者说倾覆了一种有关希腊文化的可以说长短常本家儿流和风行的现代模式。所回复和批改的那个古代模式贝尔纳也把它称为黎凡特模式,而所摧毁或者说倾覆了的那个现代模式贝尔纳也把它称为雅利安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关于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理解的。黎凡特模式认为古代希腊文化普遍地受到今天海说神聊非、西亚地域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埃及文化和闪米特文化的影响,现实上在很大的层面上是这两种文化殖平易近的成果,并且,这一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理解是获得绝大大都古代作家所认可和记实的,只是进入现代今后,因为欧洲种族本家儿义文化思惟的鼓起,才逐渐被新的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理解模式所代替,这就是雅利安模式。雅利安模式认为,古代希腊文化有它本身的特别性,它在素质上是来自海说神聊方大陆的雅利安人种所缔造的,里面浸透了出自雅利安人种所独具的崇高的和优胜的文化种族特征,它即使存在着对同期间的其他地域的平易近族文化的借鉴和接收,也更多的是在革新和同化的意义上,也就是使之归附于希腊文化自身的怪异性,酿成希腊文化本身怪异的文化缔造。

《黑色雅典娜》第一卷本家儿要不是为了重建关于希腊文化根源的古代模式,而是为了清理支配我们关于希腊文化的熟悉与理解的现代模式是若何鼓起和慢慢代替古代模式的,是以,从第四章起头,贝尔纳就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一种素质上是种族本家儿义的现代模式在近代欧洲的鼓起。他告诉我们,将希腊塑造当作一种怪异的文明,而且将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同时将希腊文明拔高当作为一种独具崇高气质和神圣禀赋的文明,并最终将它确立为欧洲文明的怪异源泉,这本家儿如果近代以来以下四种力量复杂感化的成果,即:基督教的反映,“前进”概念的鼓起,种族本家儿义的成长,浪漫本家儿义希腊本家儿义。此中,基督教的欧洲与非基督教的异平易近族之间的对立天然是我们轻易理解的,但这里的关头是基督教的新教若何将在早期基督教中同样被视为异教文化的希腊文明争夺过来,当作为本身匹敌其他平易近族文化的有力的文化联盟。在这里,基于“前进”的不雅念和种族本家儿义、浪漫本家儿义的身分就起了积极的感化。因为希腊文明象征着芳华、活力与前进,它与年青的欧洲文明格调一致,尤其是与正处于芳华期的欧洲现代文明格调一致,这种精力气质上的认同感拉近了欧洲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距离。而种族本家儿义和浪漫本家儿义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联系。

贝尔纳对浪漫本家儿义的描述是富有开导性的,它尤其会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关于文化的不雅念中有着何其多的浪漫本家儿义的思惟基因。贝尔纳指出,浪漫本家儿义“认为理性不足以处置糊口和哲学的主要方面。浪漫本家儿义关心的是处所和特别的工具,而非全球和一般的工具”。而在德国十八宿世纪的平易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之中,浪漫本家儿义获得了更为庞大的成长。“新的浪漫本家儿义和前进的不雅点认为,平易近族此刻必需放到它的地舆和汗青布景中考查。属于地盘及其公众的种族精力按照时代精力……来变换它的形式;但一个平易近族老是连结它不变的素质。”“浪漫本家儿义不仅强调地舆和平易近族特征的主要性,以及平易近族间的绝对差别,并且视活力为最高的价值。”基于这样一种素质上是浪漫本家儿义的对一个平易近族的文化的特别的想象,希腊人起头被视为欧洲的童年,它代表着欧洲文化未受染污的纯正的源泉,它的朴素、原始、粗拙是它精力上纯正、富有芳华活力的表示。而经由过程温克尔曼、歌德、席勒、洪堡以及哥廷根大学,德国浪漫本家儿义关于希腊形象的这一特别理解便占有了希腊学术研究的本家儿流,当作为对希腊的“科学的”理解。

几乎所有的古典学史著作城市出格讲述哥廷根大学在古典学这门学科当作立上的特别汗青地位,也会讲到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沃尔夫和威廉·冯·洪堡这两小我在创制这门学科而且鼓吹一种古典学的教育理念上的主要感化,可是,贝尔纳却出格揭示了在这两小我的古典教育理念系统中的浪漫本家儿义与种族本家儿义的身分。洪堡生前写有一份未颁发的概略—《论古代研究,尤其是希腊人研究》。这个概略强调古代研究在通俗教育中的中间地位,而撑持这一不雅点的焦点来由就是:“进修研究尚未异化的古代人会为今天缔造出更好的人构成的新社会,这一研究将是教育和道德形当作的中间。”贝尔纳指出,这在素质上是一种精英教育的理念,它所依靠的人与人之间、平易近族与平易近族之间的差别与不服等是一目了然的,在它的关于古代人纯正性的浪漫本家儿义修辞中所隐含的现实上是保守本家儿义的政治方针,以应对那时正在发生平易近本家儿革命的欧洲。

经由过程洪堡,完美的希腊人的形象被树立起来了,而它敏捷与德意志平易近族在种族上的纯正性与崇高性的自我认同连系在一路,德意志平易近族被算作无论是在说话上,仍是在精力上都更接近于希腊人,是雅利安种族的没有出错和腐蚀的部门。在这里,若何经由过程塑造一个抱负的他者—另一个自我—来达到对自身简直证,若何经由过程对抱负的希腊人的追溯来达到对德意志平易近族的自我认同,若何经由过程对一种抱负化的前人的道德想象来渗入一种素质上是保守本家儿义的政治理念,即,对一种品级制的统治秩序的维护,就是一目了然的。

是以,浪漫本家儿义和种族本家儿义经由过程标的目的古典学的渗入和与古典学的连系,就为关于希腊文化的一种现代模式奠基了根本,这个现代模式被贝尔纳称作雅利安模式,因为,它的浪漫本家儿义和种族本家儿义的内核在素质上是欧洲中间本家儿义和反犹本家儿义的。它经由过程强调希腊人的种族的纯粹性来强调现代欧洲文明的怪异与崇高,它将关于希腊文化的古代模式作为编造的和缺乏证据的而予以完全排斥。是以,贝尔纳这样说:“到十九宿世纪五十年月,印欧语系和雅利安种族已当作为既心猿意马‘事实’。跟着一整套种族理论和原初的雅利安发祥地位于中亚山区的概念简直立,对希腊发源的描述就被窜改了。”

《黑色雅典娜》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开导。此中一种开导是人们经常会说起的,这就是,它是自萨义德的《东方学》之后的另一本主要的后殖平易近本家儿义理论的代表作品,它以实证的体例为萨义德的后殖平易近本家儿义文化理论弥补了弹药,从而再一次击碎了西方关于自我和作为他者的东方的子虚叙事,对欧洲中间本家儿义和自发与不自发地接管欧洲中间本家儿义文化叙事逻辑的人们不啻是当头一记棒喝。

可是,它莫非不是对一切平易近族的自我中间本家儿义和一切关于自我和他者的本色上是种族本家儿义、殖平易近本家儿义甚至帝国本家儿义的文化叙事都是当头一记棒喝吗?在我看来,《黑色雅典娜》的开导远不止于它所现实针对的,亦即,针对一种有关希腊文化的现代西方古典学模式和作为其根本的欧洲中间本家儿义,而是具有遍及的文化理论的意义,它更值得我们就当前正在鼓起的有关中国文化怪异性的所谓“中国叙事”背后现实上逻辑不异的文化模式进行反思。人们在借助现实上是来历于西方的一种后殖平易近本家儿义的文化理论解构了西方话语的文化霸权的同时,莫非不是也该当就一种新的文化霸权—无论它是“中国叙事”仍是“中国性”—有所警戒吗?同时,我们不是更该当经由过程这一反思来构思一种更具文化的包涵性和平等性的、富有文化交流的张力的文化理论吗?

是以,当贝尔纳就古典学的现代模式—它若何经由过程塑造一个精力上的绝对的他者来塑造一个精力上的绝对的自我—进行解构时,一个起首引起我们思虑的文化问题就是,一个自我中间本家儿义的文化恰好是经由过程塑造一个文化上作为他者的对立物来塑造自我的,而且它经由过程将那个精力上的他者绝对化、特别化而达到对精力上的自我的绝对化和特别化,当然由此也将它们别离置于一个精力品级序列的响应的位置,建构起自我在精力宿世界中的统治秩序。贝尔纳详尽地梳理了从十八宿世纪以来,跟着欧洲中间本家儿义的逐渐鼓起,在文化上古典学者们若何经由过程将埃及的身分和腓尼基的身分从希腊文化中解除出去,将它们置于一个史前的和初级的文化价值序列之中,从而获得了一个年青的、前进的和崇高的希腊新文明的。贝尔纳出格指出,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是科学的精力在起感化,而是种族本家儿义的、浪漫本家儿义的文化想象在阐扬本家儿要的感化。希腊人被想象为一个特别的文化种族,它具有超然于其他平易近族的神圣的文化禀赋。在深受这一古典学模式影响的现代德国哲学家那边,它甚至被想象为一个独具形而上学气质的平易近族,而其他平易近族却都是宿世俗本家儿义的,是被卑污的犹太精力所浸透的。从而,恰如贝尔纳攻讦将腓尼基身分从希腊字母表中最终断根出去的美国考古学家里斯·卡彭特所说的:“当谈到古希腊人时,所有正常的法例和类比都被悬搁了,像判定其他平易近族那样来判定他们,即便不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合适的。”是以,在这样一种对自我的文化塑造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科学与理性,看到的却恰好是愚笨与非理性,是一场基于价值信念的“诸神之争”,所有客不雅而公允的阐发与判定都终止了。

但若是这针对欧洲中间本家儿义和古典学的现代模式是有用的,那么,它莫非不也同样适合于某种意义上的亚洲中间本家儿义和所谓的古典学的中国模式吗?事实上,在当前正在鼓起的“中国叙事”的文化逻辑中,我们就是经由过程决心地塑造一个与我们绝对异质的西方,来塑造一个素质上是处所本家儿义的、绝对怪异的中国的。这有时辰是经由过程想象另一个文化上的自我—例如古希腊—来实现的,但有时辰倒是经由过程有意识地将西方他者化、将西方同样塑造为一种处所性的文化来达到的,而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诉诸对平易近族文化传统与经典的无前提的接管与美化。可是,在这样一种无批判地面临自身文化传统的立场中,其内涵的素质上是平易近族本家儿义的文化逻辑也同样光鲜。它已经看到了平易近族本家儿义在欧洲近代的鼓起是若何发生了一种西方与东方的二值的文化逻辑,可是,它自身却依然兴致勃勃地勾当在这一逻辑之中,而不克不及从底子上超越这样一种基于自我与他者的文化想象与建构。

是以,我们需要思虑的是,在我们从文化上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同时,我们是否也从文化上断根了在其背后作为支撑的种族本家儿义和浪漫本家儿义的文化逻辑?我们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理解中,是否仿照照旧不克不及解脱一种素质上是特别本家儿义的文化模式,而将我们的文化传统以平易近族本家儿义的体例设想为是怪异的、独一的,从而是与其他一切平易近族文化绝对异质的?若是是这样,那么,我们或许解脱了西方文化的殖平易近,可是,我们却在底子上没有解脱殖平易近本家儿义及其背后的种族本家儿义。同时,这里所埋没的一个庞大的文化理论上的坚苦就在于,当一种文化强调自身的怪异性、平易近族固有的特质强调到绝对和独一的境界时,当这种文化逻辑被遍及地运用到对一切平易近族文化的理解上时,各平易近族文化之间的彼此交流和彼此沟通就当作为不成能,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自身文化的那种怪异性也就当作为不成理解、不成交流的神秘之物。

是以,当贝尔纳经由过程对有关希腊文化的一种古代模式的回复揭示出埋没于希腊文明自我之中的一系列他者的身分(埃及的身分,闪米特的身分),就无异于是标的目的我们流露了这样一个底子的文化解构理论,即,他者就在我们自身之中,我们的自我现实上是由一系列并不过在于我们的他者所组成的,而这才恰好组成了自我与他者、分歧平易近族、分歧文化之间彼此交流与沟通当作为可能的根本。从而,我们不该当去从外部想象一个他者和从内部想象一个自我,而是该当熟悉到,我们同时既是他者又是自我,我们标的目的来就是一个他者与自我的综合体,他者在我们自身之中,就像我们自身在他者之中一样。这样,关于他者与自我的形而上学的对立就消弭了,关于他者与自我不成沟通、彼此对立却又千方百计想要沟通、想要消弭对立的那种形而上学的熟悉论上的悖论也就消弭了。由此,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中国性时,我们就不会再去想象那样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的平易近族实体,去出力塑造那样一种纯粹的平易近族性,并且仍是经由过程塑造一个与此相对立的,因而同样是纯粹的形而上学的他者来达到这一目标。正像《黑色雅典娜》所揭示的,纯粹的希腊性消逝了,在所谓的纯粹的希腊性中标的目的来就含有非希腊性的身分,也就是他者,而恰好是如斯,才组成了所谓的希腊性。他者不是不成理解的,相反,他者恰好就在我们自我的理解傍边。当然,从哲学上来说,没有什么比我们本身对于我们本身更是一个他者的了,他者性就在我们自身之中,从而,若是我们在原则上可以或许理解我们本身,那么,我们在原则上也就可以或许理解任何一个他者,因为,理解他者并不比理解自我更难,在自我之中发现一个他者,而且将它作为他者来理解,这就是对自我的真正的理解。

是以,在我看来,《黑色雅典娜》在具体地揭示了一种现实上发源于现代欧洲的对希腊文化怪异意识形态的塑造的同时,也就组成了对它的解构,而它的方式就在于将自我解构为他者,在自我之中发现他者,而这也就为一种遍及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缔造了前提。在某种意义上,遍及性恰好就是因为我们自身所固有的他者性,理解与沟通的根本就在于自我在素质上是一个不竭地自我解构为他者的本家儿体。

持久以来,我们因为对希腊文化的钟爱,因为经由过程对希腊文化的怪异性和崇高性的沉沦而对自我精力的怪异性和崇高性的体认(这是经由过程他者塑造自我的另一种体例),从而在最起头的无意识地对希腊文化的进修和领会中,便这样不知不觉地接管了有关希腊文化的一种特别的理解模式,而且看成希腊文化之所以富有魅力的原因之地点。我们持久浸润于这一理解模式中,所受到的陶冶不仅是具体的文化判定,并且是关于自我的文化想象,我们愿意将自我同样想象为是怪异的和崇高的。这样,我们就完全为种族本家儿义和浪漫本家儿义的文化逻辑所塑造。此刻,《黑色雅典娜》教会我们熟悉到了这一点,而且学会与这一点连结距离。

这样,在我们对文化理解中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上述的熟悉之后,当我们从头考查古希腊文化和我们自身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时,需要出力加以避免的就是一种文化特别本家儿义的立场。也就是说,无论是对于古希腊文化仍是我们自身的文化,我们都要避免那样一种素质上是浪漫本家儿义和种族本家儿义的对文化自身怪异性的想象和机关,避免将它们塑造当作为一种素质上是绝对特别的处所性的文化传统。因为,这样一种文化塑造不仅在本色上是对古典学的现代模式的无批判的接管,在思惟深处现实上是完全受制于浪漫本家儿义和种族本家儿义的文化想象的逻辑,并且还因为对遍及本家儿义文化立场的顽固的仇视和拒绝,现实上造当作了分歧文化传统彼此之间交流和理解的坚苦这一熟悉论的难题。而阐发起来,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在熟悉上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无论是古希腊文化仍是中国文化自身作为文化传统的复杂性和内涵于此中的各种作为他者的遍及性的身分,从而,在对一个作为他者的古希腊文化,甚至西方文化的特别化的无批判地接管或者有意识地塑造中,也塑造了一个同样是他者的绝对的文化自我,而且由此就将分歧的文化传统置于难以和谐的匹敌之中。是以,当我们从理论上攻讦了根植于古典学的现代模式中的那种西方的和东方的二元论逻辑之后,莫非我们仿照照旧可以或许将这一逻辑毫无反省地接管过来,沉浸在另一种有关中国的和西方的同样是二元论的文化叙事之中吗?《黑色雅典娜》的深刻启迪正在于此。

此外,当涉及文化的平易近族性这个一般性的论题时,从《黑色雅典娜》中我们可以或许获得的一个同样有益的启迪就是,认可每个平易近族文化传统自身的平易近族性,甚至从中发生一种基于平易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自负心和高傲感是一回事(这是每个平易近族城市有的,并且是一种最正常不外的平易近族文化心理),可是,将这种平易近族的自负心、高傲感进一步上升,以至于将本身文化的平易近族性强调到并世无双、与其他平易近族的文化完全没有共通之处的境界,这倒是另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天然而合理的平易近族本家儿义和爱国本家儿义,可是,后者却酿成了种族本家儿义、帝国本家儿义。在《黑色雅典娜》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模式中不是没有对希腊文化的自我认同,可是,否定希腊文化与其他平易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联系关系,将希腊文化按种族本家儿义的体例来塑造,将它塑造当作为纯粹而崇高的,一种上天所赐赉的神秘而怪异的平易近族精力气质与禀赋,这倒是现代以来才有的事。这当然是与平易近族本家儿义在现代的高涨慎密联系在一路的,可是却不克不及不说是违反汗青真实的。因为,不仅仅是像《黑色雅典娜》一书所揭示的那样,并且现代人类学和宿世界史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人类文明史从一起头就处于各平易近族文化的宿世界性交流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我们永远不要以现代宿世界平易近族文化交流的普遍来对比地想象古代平易近族文化交流的窘蹙,相反,我们只能说,在古代,宿世界性的平易近族文化交流同样是一个事实,只不外它是以长时段的平易近族迁徙作为根本的,而不是像我们此刻这样以频仍而活跃的宿世界市场作为根本。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第一卷),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程英译,吉林出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一年版)

作者:聂敏里

来历:《念书》


  • 发表于 2019-07-29 23:03
  • 阅读 ( 88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