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首和食人的习俗为什么还能在太平洋岛国盛行?

猎首和食人最耸人听闻的野性习俗

南岛语族遍及都有精湛的帆海手艺和过硬的潜水打鱼本事,他们甚至可以缩短瞳孔,不消戴任何潜水东西下潜到60~70米的海水深处。很多南岛语族相信“魂灵栖于头颅中”,所以他们将猎首当做主要的宗教典礼,这种典礼在殖平易近期间曾受到禁止,却在二战中的承平洋疆场上死灰复燃。泛灵崇奉在南岛语族中遍及存在,这培养了他们的各类怪异的典礼和习俗,此中最耸人听闻的习俗莫过于食人。

几千年的迁移过程中,有半斤八两数目的南岛语族保留了古老的传统,于是呈现了这样的奇不雅——在彼此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承平洋岛屿上,两支分歧的本地原居民却连结着完全不异,或者说几乎一致的糊口风尚,如打鱼、潜水、猎首、食人、泛灵崇奉……这此中,最让人受惊的南岛语族习俗,是猎首和食人!

“随波漂流”的糊口

莫肯人潜水时缩短瞳孔的能力

在南岛语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同源词”,也就是来历于统一个词语的一些词,这些词有着近乎不异的语意和紧密亲密相连的语音。汗青说话学家在研究各地的南岛语时,发现此中最常见的一个同源词就是“随波漂流”,这个词不仅保留在好几种中国台湾的原居民说话中,甚至也保留在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原居民说话中。古代的南岛语族,本家儿要糊口在沿海和热带,大多拥有精湛的帆海手艺和优良的舟船东西,海捞是他们本家儿要的保存体例,同时也会进行农垦和六畜豢养。所以,当南岛语族坐着本身的划子,漂流到其他岛屿时,他们的糊口体例也获得了完整的保留。

中国台湾的兰屿上,糊口着南岛语族中的一支——达悟人。达悟人终年赤裸上身,只穿丁字裤,以驾驶独木舟在承平洋上追捕飞鱼而出名。达悟人把鱼类分为“春天鱼”和“近栖鱼”两种,春天鱼是飞鱼、鬼头刀等洄游鱼类,在达悟族人心中是神圣的鱼种,他们相信这些鱼来自天界;近栖鱼是在捕春天鱼以外的时候捕到的鱼,包罗一些发展在礁岩上的鱼种。这些鱼种又被分为“好鱼”、“坏鱼”、“白叟鱼”三种——好鱼无论性别均可食用,坏鱼只有男性可以食用,白叟鱼只丰年长的男性可以食用。日常糊口中,好鱼会优先给女性食用,一个家中负责打鱼的男性,若是无法抓到好鱼给家里的女性食用,老婆甚至可以拒绝行房,因为丈夫没有尽到供给食物的责任。

与兰屿隔海相望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糊口着南岛语族的另一支——巴瑶人。他们也是靠打鱼为生,传统的打鱼划子叫做“lepa-lepa”,这种船的造型和达悟人的拼板独木舟相差无几:船体狭小、两头船尖高耸,一般长5米,宽1.5米。天天早晨一路床,巴瑶人就起头帆海和打鱼,孩子们则在划子四周的海里潜水游玩。因为从小和海水打交道,巴瑶人都是潜水妙手,一般能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去捕捞深海鱼或者寻找珍珠和海参。为了削减潜水时水压带来的疾苦,良多巴瑶人年少时会居心揭穿本身的耳鼓膜,这导致良多巴瑶人晚年听力变态,甚至彻底聋聩。

在南岛语族中,另一支以潜水见长的种族是莫肯人。他们糊口在缅甸和泰国的安达曼海沿岸区域,以传统的捕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潜水。巴瑶人潜水时,往往会佩带镶着玻璃镜片的木质护目镜,而莫肯人却不需要借助任何潜水设备,就能到水下打鱼,采集海参、贝类,他们的瞳孔在水下会主动缩短到1.96毫米摆布,这就像拍照机的光圈收小可以加大景深一样,使他们看得更清晰。这种特别的能力让莫肯人可以或许潜到水下60~70米的深度,垂手可得地找到珍珠。

怪异的猎首传统

“魂灵栖于头颅中”

在南岛语族中,除了打鱼,打猎是另一种主要的保存体例。在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及大洋洲的南岛语族中,经常呈现“逮住”、“陷阱”、“弓”、“箭”、“刺透”等和打猎相关的同源词,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南岛语族拥有了半斤八两丰硕的打猎东西和手艺。更令人诧异的是,南岛语族的猎物除了动物,还包罗人——他们还有着“猎首”的习俗。猎首,就是将人杀身后,砍下头颅作为收集的习惯。猎首行为源于宗教不雅念中“魂灵栖于头颅中”的观点,而猎首则是为了带回并最终征服仇敌的魂灵。在人类的社会化历程中,猎首行为曾是一种怪异的典礼,往往决议了社会群体和小我品级轨制的(上图)巴瑶人会连续几个月呆在海上,偶然才上一次岸。巴瑶族人从出生到灭亡都和大海融为一体,波澜升沉的汪洋是他们生命不成或缺的部门。形当作和强化,而这种典礼遍及存在于南岛语族中。

在中国台湾的南岛语族原居民中,猎首凡是被叫做“出草”,除了达悟族之外,几乎所有其他原居民都有猎首的传统。在汉族人大规模移平易近台湾的初期,汉族人与原居民频仍地发生胶葛、冲突、误会,经常当作为原居民猎首的对象。那时汉族人甚至认为,在森林中行走,碰着野兽、鬼魅,都比碰着原居民强。

清朝统治与日本殖平易近期间,台湾原居民的猎首行为被认为是野蛮的表示,但现实上,猎人头的习俗具有复杂的念头:原居民除了会因为仇恨而猎人头,也会为了祈福而猎人头,或者是为了表示本身英勇而猎人头。日本殖平易近期间,“出草”被心猿意马为犯罪,实施了很多高压政策,用杀戮“出草”部落来对于具有“出草”习俗的原居民,是以爆发了闻名的“雾社事务”。此后,猎首传统在台湾逐渐消逝,台湾导圣还据此拍摄了闻名片子《赛德克·巴莱》。

除了中国台湾,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的很多南岛语族都有猎首的传统。菲律宾易隆高族、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伊班族和巴拉湾族、婆罗洲的达雅族、美拉尼西亚的瓦纳族、苏拉威西岛西南部的马普伦多族等部族,都有猎首习俗。在这些部族中,猎取敌方首级多为一种宗教典礼,而非战争行为。猎首凡是标记着部族当作员对己方战死者悼念的竣事,而介入猎首步履,被作为部族男性当作员当作年的标记,部族首级会依据猎取首级的几多对部族当作员进行奖赏。

可是,猎首行为带来的死伤,对人的心理冲击半斤八两大,所以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在殖平易近期间,都对东南亚及南承平洋地域原居民的猎首行为进行了严令禁止,如马来西亚沙捞越地域的猎首行为在1830年被詹姆斯·布鲁克爵士迫令禁止;菲律宾易隆高族的猎首传统于1930年被那时管辖菲律宾的美国政府废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马普伦多族一年一度的“猎首”行为已经演化当作以椰子取代真实头颅的纯宗教典礼,称为“pangngae”。该典礼在每年水稻收成的时节进行,其目标包罗揭示分歧部族文化间的不合和辩说,显示男性阳刚之美,分发公共物资,以及抵制外来文明对马普伦多族文明的同化等。

猎首行为尽管因遭到严禁而消逝,但在第二次宿世界大战时代,猎首传统却死灰复燃。那时,承平洋疆场上的美军曾大量收集日军阵亡士兵的头盖骨,以此作为战利品和纪念品,这种行为曾一度在美国引起公愤,美国承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曾于1942年9月命令严禁这种行为,但并未取得显著结果,据一名美国水兵陆战队士兵讲,他们都是跟本地土著学的,认为这是对本身浴血奋战的最好奖励。

“万物有灵”的神奇崇奉

汗青上凶名昭彰的食人族

在所有的宗教崇奉中,泛灵崇奉很是特别,因为信徒们认为神灵不具有独一性,却相信万物有灵。现代办署理论一般认为泛灵论是17宿世纪发源并流行于欧洲的哲学思惟,但早在几千年之前,南岛语族就降生了泛灵崇奉,他们认为宇宙和大地是由无数超天然、无形的“灵”支配着,认为万物皆有灵,所以才有人鬼及其他诸神。

南岛语族遍及认为灵有生灵和死灵的区别,死灵才具有神力。灵在灵界内仍过着家庭糊口,那边是神仙世界,但灵能在现宿世和灵界之间自由交往,若是现宿世的人备有酒肉祭奠,其灵即至。所以,南岛语族遍及对祖灵怀有无上的敬畏之心,各类祭奠祖灵的典礼就当作了南岛语族主要的糊口体例。如在中国台湾,高山族泰雅人祭奠祖灵,发出高声,招降在天之祖灵,或设置特别建筑物作为祖灵姑且凭依;加赛夏人则把家传的蜂巢置于小藤笼内,吊挂梁柱上,作为祖灵依靠之物;曹人四社群落从本岛原住地分出时,分给各社卵形小贝壳,他们将卵形小贝壳置于小壶内,盖上石块,在屋内挖洞藏起,每年以酒肉祭祖一次;在鲁凯人、卑南人

村社头子家门前的榕树边,雕镂有祖先的人形木像或石牌,祭奠时祖灵降临树上,祭祖以榕树旁的神牌为对象。

泛灵崇奉的南岛语族,此中有一些风尚可能看起来会令人毛骨悚然: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祭奠祖先和亲人的体例就是把逝者的骸骨从头挖出,不寒而栗地清洗清洁后,再置之于特别建筑的“颅骨房间”的新棺材里。

因为相信灵的存在,他们认为可以经由过程食用他人来罗致灵的力量。在曩昔,巴塔克人食人的本家儿要来历是战俘和盗窃犯、通奸犯。部落里的汉子会为此举办昌大的宴会,切割好的鼻子、耳朵、脚掌心会被视作最有力量的部门,专门呈献给酋长,但手掌心、脸蛋、心脏和肝脏也会被看成上等好菜交给地位尊贵的人。18宿世纪,荷兰将苏门答腊岛变为殖平易近地后,立法禁止食人行为,为此还几次激发与本地原居民的暴力冲突。后来,跟着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入,食人行为才逐渐消逝。

承平洋上另一个以食人出名的南岛语族是毛利人,在欧洲殖平易近者还未达到新西兰之前,本地的毛利人就因为在战事中食人而出名。1809年,毛利人袭击了一艘押送囚犯的欧洲船只,杀死了66名船员中的大大都,然后将死者拖上岸,俘虏也被赶上岸,全数吃失落。这一事务给欧洲殖平易近者心理上留下了庞大的暗影,后来毛利人遭到了血腥镇压和杀戮,生齿一度锐减,一向到1907年新西兰自力后,毛利人的平易近族权力才获得尊敬。在毛利人的崇奉里,他们拥有多位神灵,此中一位就是天主,是以他们后来比力轻易接管基督教,这也是从19宿世纪至今,很多毛利人愿意改信基督教,抛却吃人习俗的原因。现在,毛利人已经200多年没有吃过人了,可是现代毛利人仍然为本身祖先的悍勇而感应高傲。

作者:名门
      来历:《举世人文地舆》2015年第06期
 

  • 发表于 2019-07-07 21:54
  • 阅读 ( 94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