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建筑不盖成古代那样了?

图片:llama2014020 / CC0 晓渔,专注于不务正业。

这事其实很纯真,大师都不是傻子,从古至今的建筑师们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以手头拥有的材料和手艺去以最美不雅适用的体例实现构想。久而久之,手艺当作为习惯,习惯当作为文化。当手艺前进时,文化便受到了冲击。

为什么古代木布局有繁复精美的斗拱?因为木头的承重能力有限,所以需要额外的节点设计去包管布局不变性。

为什么钢布局和混凝土没有斗拱了?因为它们的布局强度够了,所以不需要。

为什么传统建筑经常有坡屋顶?为了下雨时便利排水。

为什么此刻的很多大楼不需要了?因为现代的屋顶排水手艺已经足以解决这个需求。

在手艺的逐渐成长同时,建筑起头逐渐摒弃了那些原本为了顺应材料和手艺局限性的设计手法,逐渐变得加倍概念化和抱负化,原因无非是因为手艺起头撑持这样的做法。良多人纠结的中式建筑vs西式建筑之争,素质上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争,究竟结果西方也不像中宿世纪城堡那样去盖房子了。这是一个普适的趋向。

若是未来有一天,玻璃材料的强度成长到了不需要窗框布局的水平,我们必然会起头看到真正清洁的玻璃盒子式建筑;若是有一天堪比石墨烯强度的材料可以大规模量产,我们也必定会看到有人起头设计一厘米厚的楼板或者一根柱子撑起摩天大楼这样的科幻设法。

也许到那时,梁柱系统、玻璃窗框反而当作了令人怀想的传统。

当然手艺覆灭文化差别自己也是件令人可惜的工作,但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议题,这里不作过深会商。

  • 发表于 2019-07-01 21:32
  • 阅读 ( 84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