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狂潮”的春秋战国,如何通过财政改革进行争霸的?

财务眼中的帝国兴衰(一)——春秋战国

纵不雅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中华帝国一向在改朝换代的剧情中轮回。从暴秦、强汉、乱晋、盛唐、弱宋,到最后明清的封锁,我们习惯于从君王的脾气、国度的政治军事史以及权要的人品道德中去思虑曩昔。但在这些汗青概况的背后,是国度财务的负重前行。财务的兴衰,决议了国度的政策和民气的标的目的背。

本系列文一共6篇,按照时候挨次,以财务出入为冲破口,离开书本的道德说教和生搬硬套,为你依次解读汗青大事,力图提纲契领,透其素质。相信你读完后,对中国封建王朝史会有个全新的熟悉。

为便于读者理解,按照财务轨制的传承性和转折性,我将中国集权财务轨制分为四个周期:

01第一个周期是轨制的孕育,时候跨度为春秋战国,持续500年。军阀混战,各大诸侯纷纷变法图强,本色都是变法收税,增添国度财务收入,以应对战争和国土扩张,最终秦国当作功。

02第二个周期是轨制的当作长直至灭亡,时候跨度为秦朝至南朝,持续800年。切除了诸侯这个肿瘤,国度财务之手真正笼盖全国,财务实力获得本色性增强,但又呈现了宿世家富家

这个癌细胞,国度在与宿世家富家的匹敌中走标的目的终结。

03第三个周期是轨制的涅槃更生,时候跨度为海说神聊朝至南宋,持续900年。以科举制崩溃宿世家富家后,国度财务轨制在国营政策和平易近间经济中心寻找均衡,却总避免不了国进平易近退的终局。

04第四个周期是轨制的返璞归真,时候跨度为元明清,持续600年。小农经济占有本家儿流,平易近间贸易艰难发展,财务轨制回归以农业税为本家儿,足够保守、简捷。

壹、集权财务轨制的孕育

中华5000年汗青,独一的一次“变法怒潮”就发生在春秋战国。变法的目标都是增强中心当局对国度资本的节制,增添财务收入,以应对激增的战争支出。在变法办法上,本家儿要从三方面着手:

1、扩大税基,以地盘私有制鼎新激发农人种地积极性,增添粮食产量;

2、冲击贵族,标的目的农人直接征税,防止税收被贵族截留;

3、实施国营政策,国度节制天然资本和物资生意,赚取高额收益。

商鞅变法在轨制层面彻底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取得了当作功。

一、旧轨制的崩溃

西周实施分封制,处所税收大部门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地盘的所有资本和收益,只需标的目的周王室缴纳必然的纳贡即可,即半斤八两于中宿世纪西欧国王与大领本家儿的关系。

到了西周末期,西周总生齿达到2000万摆布,比初期增加近4倍,再加上铁器的普遍利用,良多人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地步都算私田,这些田的收当作不消给周皇帝上税。而周王室因为大量封国、采役的成立,中心直属的地盘逐渐萎缩,与犬戎的交战也花费了不少财力。

此消彼长,周王室与处所的财务收入差距削减了,对处所诸侯的节制力也变弱了,这为东周割裂埋下了伏笔。

二、新轨制的孕育

进入春秋战国,狼烟连天,列国起头纷纷变法,在地盘私有制鼎新、崩溃贵族和资本国有化长进行不竭地测验考试,最终在秦国取得完全意义上的当作功。

1、管仲之治,建国营政策之先河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以管仲为相,起头一系列的财务鼎新。

第一,促进农业出产。地盘轨制:将地盘收归国有,平均分派给农户,地盘不克不及生意和让渡。管仲没有打破那时的地盘轨制,只是从头分派了。

第二、开创盐铁专营之先河。管仲认为征税最好最抱负的方式是“取之于无形,使之不怒”,提出“寓稅于价”——把税收埋没在商品里,间领受费,这样苍生才不会从心理上去抵当。盐池和矿山的所有权是国度,开放给平易近间出产和经营,当局进行统购统销,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我国直到今天也是奉行“寓稅于价”,税收以间接税为本家儿,物价相对较高,房产税是直接税,一向不敢收。

盐铁专营是管仲之治的最大鼎新遗产,此刻倡导的“做大做强国企”,素质就是增强“盐铁专营”。

第三、建国营色情行业。那时设置了7500间倡寮,由国度同一办理,从中收取税收。这项让齐国财务获利最丰厚的政策,让管仲被称为倡寮祖师爷。东莞也受益匪浅。

第四、正视贸易,鼓动勉励商业和消费。但春秋期间农业出产力低下,并不具备贸易的前提,这一行动对那时齐国的财务收入影响有限,管仲后期又回到了“利出一孔”的重农抑商政策。所以,管仲并不是重商本家儿义者,所谓的齐鲁“商战”是后人诬捏出来的。

经由过程鼎新,齐国税收本家儿要由农业税和专营收入组成。齐国生齿达到300万,拥有大量战车,齐桓公当作为华夏第一个霸本家儿。

管仲没能进行配套的政治体系体例鼎新,齐桓公身后,管仲的鼎新办法没能再对峙下去,齐国一宿世而衰。

2、晋国版“打土豪分地步”

晋国历经两次重大鼎新,才当作就了晋文公霸业。先是晋献公“打土豪”,即冲击公族,公元前669年尽杀群令郎,本家四代通通杀死。

然后晋献公之子晋惠公着手进行财务鼎新,起头“分地步”,采纳“作辕田”,将贵族据有的地盘返还给农人,认可地盘私有,这样本来进入公族口袋的田赋充分了此刻的当局财务收入。

因为收拾了四代公族,比拟齐国,晋国强势延续了较长时候,持续百年。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被合称为“晋国六霸”。

晋无公族,但有功之臣的后裔“春风吹又生”当作了王室最大的威胁,并导致了后来的六卿擅权(”三家分晋”源于此)。卿医生们又形当作了小的诸侯,小的诸侯并吞地步,又起头一点点的蚕食财务,晋国逐渐式微,这和周王室的式微千篇一律。

3、鲁国“初税亩”,地盘私有制简直立

公元前594年,大师熟知的季文子在鲁国实施了“初税亩”,起头对私田按亩征税,正式确立起了以私有制为根本的、完全意义上的税收轨制,比晋国更彻底。

季文子想出这招税收体例,无论公田仍是私田,一律按照现实耕耕田地的亩数来收税够狠够准,税率为1/10。一会儿私田鼓起,“隐平易近”剧增,税基大大扩大,当局收入增添,国度变壮大。

鲁国的国君鲁宣公意欲除去季文子,可是发现国人较着倾慕于他,宣公身后,季文子起头在朝,从此开启了季氏的在朝擅权之路。

4、李悝变法,初次全国性整体配套鼎新

全国性整体配套变法,始于李悝变法,终于王安石变法。公元前445年,李悝在魏文侯的撑持下揭开了战国期间变法活动的序幕。

第一,地盘政策上,沿袭季文子的地盘轨制。

第二,冲击贵族,拔除宿世袭轨制,按照能力来选拔仕宦,打消宿世袭俸禄。这一条显示了李悝比拟前人的前瞻性,但执行得并不彻底,宗室贵族的儿子继续并吞地步,农业税仍是收不上来。

变法后,魏国很快强盛起来,四面出击,开拓大片疆土,一跃为华夏的霸本家儿。

李悝变法有其不彻底性,一些被动过“奶酪”的贵族好处阶级一向伺机报复,李悝、魏文侯接踵离宿世之后,鼎新力量没能压制住旧势力,魏国又退回到了畴前。

5、吴起变法,打土豪的活动

吴起也介入了李悝变法,跑到楚国后,公元前386年,在楚悼王的撑持下起头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

吴起吸收李悝变法掉败的教训,将变法的焦点放在冲击贵族。第一,免去贵族三代以上无功人员的官职,收回俸禄;第二,迫令一些平易近愤较大的旧贵族,迁徙到边远冷落地域去垦荒出产,充公他们本来的封地,收回征税权。

颠末吴起变法,前后不外5年时候,楚国国力强大,海说神聊伐魏国,收复陈蔡二国,南平百越。公元前381年,吴起被贵族用乱箭射死,变法掉败,楚国回到老样子。

吴起鼎新简单粗暴地直接褫夺贵族好处以填补国度财务,敏捷激化了矛盾;没有涉及农人好处,使得鼎新缺乏不变的社会根本。只抓政治,不抓经济和平易近生,这种古代版的“三反五反”活动,即使鼎新多进行几年,也避免不了掉败的终局。

6、商鞅变法,初次完整意义上的当作功

战国期间的国际情况更为恶劣,秦国又很穷,被称为“秦夷”。

公元前356年,秦国起头大马金刀的商鞅变法。

第一,“废井田,开阡陌”,平均分派地盘,认可地盘私有,鼓动勉励老苍生开荒,许可生意地盘。这是照搬季文子鼎新,但商鞅做得更决绝:“利出一孔”,强迫人们只能种地,堵住其他出路。资本国有化、商品重税、户籍挂号、打消货泉以实施以物易物,将老苍生死死地限制在地盘上。

第二、节制粮食生意和所有天然资本国有化。盐铁专营的深化。

第三,军爵轨制,打消贵族所有的爵禄。商鞅直领受回特权,只以“短平快”的军功论赏;而且,全国上下,只要有军功,就能获得响应的爵位。这一军爵轨制可为开天辟地,快速将贵族轨制打破得彻彻底底,解决了困扰历代鼎新者的贵族阻扰问题。科举制与军爵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军爵轨制是商鞅变法当作功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不许思惟”的愚平易近政策。让农人专心务农,不请安志涣散,把人酿成了种地机械。这是商鞅变法区别于鼎新前辈的独创,熟悉到了思惟灌注贯注的主要性。“只有一种思惟”,与“不许思惟”一脉相承。

变法实施后,农人税收源源不竭地送往中心,10年时候秦国财务收入增添20倍,到公元前342年,秦国财务收入跨越六国总和的一半,秦国有了大规模战争的成本。

三、秦国一扫六合

1、新轨制的延续

商鞅变法很幸运地延续了下来,走出了历代鼎新人亡政息的怪圈,这本家儿如果因为:

1、变法带来的财务增加十分较着,呈几何级增加;

2、经由过程军爵轨制巧妙地将内部矛盾以战争体例对外转移,军功客不雅并且快速,不像文官升迁比力本家儿不雅并且迟缓,是以秦国快速形当作了甲士阶层这个新的好处阶级,可以或许压制旧贵族;这是商鞅变法当作功的关头原因。

3、商鞅虽被车裂,但旧势力也一并被铲除,这是新君为安定自身的政治斗争,与变法自己无关。

自此,商鞅变法深深地镶嵌在秦国身体里,融为一体,秦国极新的财务轨制孕育而生。

2、以战养战

公元前330年,秦国击败魏国收复农业重镇河西地域;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蜀,又得一粮仓;公元前278年,秦国在鄢郢之战击败楚国,占取江汉粮仓。

秦国对外扩张获得丰硕的地盘和生齿,复制秦国模式,化地入秦,获得更多的农业税,投入更大的战争,这种以战养战,秦国所标的目的披靡。这也表现了秦国的深谋远虑,不穷兵黩武,每一次大规模军事冲击,都要有所收益,经由过程对占领地征税和打劫官府财富,维持帝国财务均衡,包管戎行后勤。

3、长平之战的财务比拼

战国末期,秦国已经是七雄里面名副其实的超等大国,东方六国只有赵国仍有与秦军一拼之力。楚国实力大挫,魏国苟延残喘,韩国奄奄一息,齐国因与燕国大战而元气大伤,燕国在燕昭王期间好景不常之后一落千丈。

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决战之时秦国投入了60万摆布的军力,占全国男丁1/4,赵国投入45万人,占全国男丁1/3。

秦国生齿600万,占七国总生齿3/10;财务收入占七国总量的60%;坐拥关中、巴蜀、河东及江汉四大粮仓,秦国还可以沿渭河、黄河、汾河经由过程水运从河东运输粮食,水运的当作本和速度占优。

赵国生齿300万,产粮地以晋阳和邯郸两个处所为本家儿,地盘质量不如秦国四大粮仓,赵国并不太正视农业,连有名的赵武灵王变法也未涉及农业出产,长平位于邯郸上游,军粮只能陆运。

在国力的比拼上,赵国已输一大截。

赵国强撑三年后,到了公元前260年,财力耗尽,打到最后,就连君王都带头喝粥,其惨状可想而知。

赵国的财力无法支撑了,赵王督促廉颇本家儿动出击,竣事战争。但廉颇苦守不出,这才有了廉颇下课、赵括上任,赵括本家儿动出击,成果三军覆没,赵括落了个“空言无补”的笑话,当作为背锅侠。

但本相是:若是本家儿动出击有获胜把握,名将廉颇何须死守呢?赵国的财务已经决议了战争终局,非报酬能改变。

长平之战是战国汗青的关头转折,至此秦国的同一只是时候问题。

4、财务蓄力,一扫六合

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立即衰亡赵国,而是过了30年后才衰亡赵国,这本家儿如果因为为了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国也死伤过半,花费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财务需要进行必然期间的恢复。

公元前230年,秦国财务收入跨越六国之和,戎行人数100万,然后仅用了10年时候,秦国一举灭失落六国,如同金风抽丰扫落叶般,成立起2000多万生齿的大一统国度。


小结

管仲开创盐铁专营政策,国营政策当作为集权国度快速扩充财务收入的不贰秘诀;

季文子成立地盘私有制下的全平易近税收轨制,解决了最根基的税基问题;

商鞅操纵军爵制彻底打失落贵族这个中心层,解决了税收流掉问题,国度得以可以或许对公众直接征税;

商鞅发扬光大历任鼎新者的有利办法,辅之以愚平易近政策的意识形态周全化,终于当作功孕育出极新的集权财务轨制,从而将秦国国力带上新的台阶,奠基了同一六国的物质根本。

在财务的有力支撑和战争节拍的杰出把握下,秦国时刻注重财务均衡,顺遂灭六国,成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心集权制国度。

从商鞅变法起头,到秦灭六国,历时135年,战争不竭,但秦国始终壮大;

秦朝成立后,生齿、地盘大大增添,战争威胁大大削减,理应一片欣欣标的目的荣,但秦朝二宿世而亡,鼎祚仅仅14年,令人唏嘘不已。

其原因就在财务里,具体阐发请看《财务眼中的帝国兴衰(二)—秦汉》。

  • 发表于 2019-05-07 21:20
  • 阅读 ( 61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