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的经济账:热闹之外,大有门道
经由过程音乐节“穿针引线”,拉动其他相关财产间接盈利
2000年,迷笛音乐黉舍的校长张帆自掏腰包在黉舍会堂举办了一场摇滚大Party,这是中国音乐节的最初形态。然而,张帆无论若何也想象不到,十多年曩昔了,现在中国每年能产出近5亿元的音乐节表演票房。
据道略音乐财产研究中间发布的《2016中国音乐节年度陈述》统计,“与2015年比拟,全年表演票房4.83亿元,同比涨幅42.5%。”
然而,在看似繁荣的气象背后,部门音乐节的“巨亏”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2012年当作都大爱音乐节,6000万元的高投入仅仅换回300万元暗澹票房,吃亏额高达5000多万元。
大爱音乐节绝非孤例。道略音乐财产研究中间首席阐发师毛修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今朝国内盈利的音乐节仅有20%摆布,大部门属于赔钱赚吆喝。即便如斯,每年新增音乐节的数目仍远跨越裁减的数目。”
中国的音乐节一方面仍遭遇着“赔钱赚吆喝”的市场查验;一方面却“攻城略地”,其数目在十余年间从0跃升至202。
盈利状况临时不尽如人意的音乐节市场,何故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机构插手?这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逻辑?
越来越贵的音乐节
对于中国音乐节的“井喷式”增加,自力音乐品牌JZMusic创始人任宇清感到颇深。
2005年,他在上海举办第一届爵士上海音乐节时,全国音乐节还屈指可数。彼时,张帆开办的第六届迷笛音乐节也才第一次正式对外售票,而沈黎晖的摩登天空音乐节还未开启。
在他印象中,早期的音乐节起首是一种情怀,然后才是一弟子意。
任宇清的职业乐手生活生计始于1993年,其组建石头乐队,先后在何勇、崔健等人的摇滚或爵士乐队中任贝斯手;2001年从新加坡留学深造回国后正式踏上爵士乐之路;4年后开办爵士上海音乐节,不雅众数从最初的3000人成长到此刻的50万人,当作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大的爵士音乐节。
他发现,音乐节的当作本正在变得越来越贵。2014年,爵士上海音乐节十周年时代,音乐节3天投入1800万元。做当作如斯规模的音乐节,仅靠情怀是不敷的。
“以前音乐节若是有万万元投入,会被吓死。但电辅音乐走热后,这底子就不算什么——电音舞台要炫,DJ又贵,(嘉宾)甚至要坐私家飞机。”他说。
毛修炳深有同感。他告诉本刊记者,一项调查显示,现在举办万人以下的小型音乐节,单日当作本就要200万元摆布;而万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单日当作本更是要500万元摆布。
而如斯规模的“生意”,其当作本并非复杂。
以15万人规模的肇庆鼎湖山音乐节为例,整体投入2000万元,表演资本及勾当宣传就占有了费用的60%,舞台搭建、导演团队仅占20%,项目运营、根本举措措施及安保费用则占20%。
“出于打响品牌、吸引不雅众、包管票房的考虑,音乐节不得不邀请一些知名乐队或歌手。”鼎湖山音乐节总筹谋、广州锐丰文化项目总监黄志辉告诉本刊记者,“优质的演艺资本往往会当作为各大音乐节争夺的对象,艺人价钱水涨船高,这加剧了音乐节当作本的不成控性。”
除去演艺资本当作本水涨船高,包罗音乐节的前期宣传费、舞美设计费、情况舞台安插费、工作人员交通住宿和报销、电费等经营当作本等,良多看不见的支出也让音乐节在初期难以盈利。
在举办了7年后,迷笛音乐节才实现盈利。而像大大都未形当作品牌的音乐节一样,持续举办3年的鼎湖山音乐节仍难逃吃亏状况。
“亏蚀赚吆喝”?
一方面,80%摆布的音乐节处于吃亏状况;另一方面,音乐节却在各线城市“攻城略地”。
肇庆鼎湖山音乐节、镇江长江国际音乐节、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姑苏太湖迷笛音乐节、深圳明天音乐节、爵士上海音乐节……一时候,音乐节似乎当作了各个城市的“指心猿意马动作”。
音乐节这门似乎临时“赔钱赚吆喝”的生意,为何仍迎来高潮涌动?
或许从《2016年1-8月音乐节近况及成长趋向综述》的统计数据中可窥一斑:由事业单元举办的音乐节占到了20%,而由传媒公司和风光区举办的合计也占有了20%。
毛修炳标的目的《瞭望东方周刊》阐发称,事业单元、风光区和传媒公司看中的是音乐节庞大的吸引力。
“音乐节经由过程吸惹人流,不仅可以带动本地消费和相关财产链成长,还能提高城市形象和景区知名度;传媒公司也不会错过这个结合商家进行营销推广的好机遇。”他说。
然而,动辄破费百万元甚至万万元财务去打造一场命运未知的音乐节,真的划算吗?
一位不肯签字的不雅察人士持思疑立场,“处所当局能有几多财务去填补比年吃亏的音乐节?这也是不少音乐节仅维持数届甚至一届就消逝的主要原因。”
不外,作为果断的撑持者和音乐节的总筹谋,黄志辉更垂青鼎湖山音乐节为肇庆带来的长从头至尾效应:“粤港澳大湾区”计谋下,音乐节将充实凸显肇庆的地盘储蓄优势,晋升肇庆的贸易价值和城市知名度。
“经由过程对接旅游局,依靠音乐节这个爆点做全域旅游开辟,顺势推出了多个旅游套餐;对接招商局,趁音乐节邀请客商体验肇庆的营商情况;对接宣传部分,晋升肇庆的城市形象,将影响力扩大到周边及两广其他地域。”他说。
现实上,肇庆市当局也有本身的“如意算盘”:其承办了2018年广东省活动会。从某种水平上讲,音乐节出格考验城市规划结构,会提前表露城市在承载能力上的一些短板,包罗酒店、餐饮、交通、应急等。
“曲线”盈利的门道
固然国内音乐节正标的目的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舒展,但在毛修炳看来,与一线城市比拟,二三线城市无论在人流堆积,仍是在赞助招商吸引力上,都减色了很多,“其盈利的门道也是以大多依靠‘曲线’。”
按传统意义讲,都江堰并不具备音乐节盈利的前提。
都江堰距当作都近且周边旅游景点多,是以旅游人群多以当作都为起点,路子都江堰后赶往下一个景点,几乎难有真正留下留宿的旅客,旅游带来的税收并不较着。
2016年,广州锐丰文化帮忙其打造了第一届西部音乐节——定位“音乐节+旅游+家庭乐土”,在“十一”时代投入7000万元当作本,持续5天入园旅客超10万人,真正改变了都江堰的旅游近况:旅客白日在周边游玩,晚上在音乐节看表演,并在此留宿。
勾当竣事后,都江堰当局算过一笔经济账,音乐节5天吸引了跨越50万人,按照人均来计较,包含所有的吃住行,每人玩一天平均消费500元,天天10万人消费就为本地餐饮、酒店等带来5000万元收入,5天就是2.5亿元。
其并非直接依靠音乐节自己盈利,但经由过程音乐节“穿针引线”,拉动其他相关财产间接盈利。据华西都会报和都江堰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地2016年环比晋升了18%的客流量,增添了1.8%GDP。
河海说神聊省张家口的张海说神聊县是另一个闻名案例。
2008年前后,张海说神聊仍是一个国度级贫苦县,鲜有人知。2009年,张海说神聊草原音乐节的举办为张海说神聊带来了改变:因为音乐节的直接带动,张海说神聊县打造了草原天路风光带和海说神聊部草原风情区、南部红色旅游区、西部绿色能源不雅光区、东部欧洲风情区。2016年,张海说神聊县实现旅游收入46.73亿元。
依托音乐节的舞台根本举措措施,张海说神聊打造了一个汇集音乐建造、音乐教育培训、音乐灌音等财产的音乐财产集聚区,提高了其文化财产的综合竞争力。
而长三角地域的小城镇江,在2008年同样遭遇了增加乏力的瓶颈。在参考了其他音乐节后,镇江文广集团于2009年结合迷笛举办了镇江迷笛音乐节。4届试探事后,镇江文广集团又结合海说神聊京华江亿动传媒打造了长江国际音乐节。
长江国际音乐节建造人、海说神聊京华江亿动文化传媒常务副总司理唐晓蕾告诉本刊记者,“音乐节虽未盈利,但对于本地经济有潜移默化的鞭策感化。”
音乐节时代,天天从下战书到夜里,堆积活着业洲音乐岛的有8万人摆布。据官方数据显示,音乐会时代,镇江市旅游、酒店、交通、餐饮等收入总额位列江苏省首位。
怪圈突围
事实上,陪伴着音乐节的“井喷式”成长,定位恍惚、内容类似、照搬成长模式等问题同时闪现出来,有不雅察者发现,中国的音乐节正进入一个“新增-竞争-同质化-裁减-新增”的怪圈。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特色的音乐节依靠平台化计谋、差别化经营、互联网手段等,积极摸索若何在怪圈中回身突围。
作为一个拥有15年汗青的老牌音乐节,珠海国际沙岸音乐节的命运颇为坎坷。因为财务有限、运作模式单一、外埠客源少,珠海旅游业并未因为音乐节而发生多大经济效益。国际沙岸音乐节一度面对办仍是不办的争议。
2012年,珠海华发文化传媒正式接手国际沙岸音乐节,在其执行董事郭云飞看来,必需实施国际沙岸音乐节的平台化计谋,才能有用降低运营当作本,实现品牌化。
按照他的设想,音乐节为粉丝斥地了SharkLive(鲨鱼现场,直播平台与互动社区,可采办衍生周边),让粉丝效应与商品发生联系;与阿里音乐和联通大数据合作,找准音乐节受众,实现精准营销;打造沙岸音乐节连锁品牌,降低运营当作本。
2015年7月,华发文化传媒走出珠海,在山东威海沙岸打造了一场国际沙岸音乐节,吸引了威海50万人次介入互动。
“有了大型连锁式品牌,沙岸音乐节在演艺资本和硬件租赁上有了议价能力,每2个月一场的系列音乐节也分摊了其当作本。”郭云飞告诉本刊记者。
深圳国际爵士音乐节则依靠差别化经营找到了本身的路。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财产园副总司理张含曾见证了其降生过程。
2010年,彼时以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为代表的当作熟音乐节侧重于做摇滚、平易近谣、风行音乐,起头在全国各地寻找分歧的赞助商合作,而爵士音乐其实并不为被公共所熟知。
“爵士乐崇尚即兴与自由,鼓动勉励音乐人现场创作,这刚好是我们园区所倡导的精力。”张含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园区想要搀扶艺术家的创作精力,也想独辟门路运作一个前锋的音乐节。”
音乐节外,园区还邀请国表里知名自力厂牌和音乐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来做讲座、放映记载片,经由过程这种体例,为国外前沿思维与本土的连系搭建平台。而深圳国际爵士音乐节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从最起头百人不到的规模成长到每场500人摆布。
一些音乐节也起头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直播,在获得了极大存眷量的同时,丰硕了盈利模式。
现实上,爵士上海音乐节早在2013年就操纵互联网起头了直播模式,今朝其转化结果较好的是视频版权。“以前电视台不买的版权,现在我们在乐视、PPTV上都可以或许卖失落了。”任宇清兴奋地暗示。
作者:李振刘佳璇杨卓琦
来历:《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第20期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