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上海交大团队做出的 Injection Locking 确实是一项半斤八两出色的工作,可是这些自媒体写出来的报道其实是让人不胜卒读。嚷嚷着什么“量子加密惊现马脚”、“操纵了‘盾’自己存在的物理缺陷”,不知道的还觉得交大方才推翻了量子加密系统呢。
在起头写长篇大论之前,老例子,先把几个焦点结论提到开首来:
趁便吐槽一句,尝试团队把过滤强度打到 3dB,应该是因为这正好代表“强度衰减到本来的一半”,不知道为什么有自媒体把这个数字解读当作了“该手艺只能将入侵当作功率从原本的 60% 降到 36%,而不克不及完全根绝”,真是令人迷醉。
交大此次做的 Injection Locking 进犯,打一个通俗但不太精确的例如的话,就是:A 和 B 两小我想要奥秘通信,于是他们造了一根无坚不摧的钢管(量子信道)。A 在一端用手电筒打旌旗灯号,B 在另一段用眼睛看。E 呢,想在钢管上凿条缝,偷看他们俩的旌旗灯号。可是那根钢管太健壮了,物理上讲底子不成能凿开。E 对着钢管冥思苦想、机关算尽,掉败到几近绝望的时辰,他无意间扭头看了一眼 A,发现……
哟,老哥,你这手电筒怎么漏光啊?你的旌旗灯号我这不是全看见了?
好,说回到正经的现实道理来。 Injection Locking 进犯本家儿如果基于这样一个现象:当进犯者(Eve)沿着发信者(Alice)的光路反标的目的注入一束激光时,若是两束激光刚好处于一样的偏振态,就能顺遂经由过程,让发信者的激光按照进犯者设心猿意马的频率共振。
这样一来,进犯者只要在发信者发送激光的时辰,敏捷地把四个分歧偏振态的激光别离注入一次,将共振频率记实下来,就可以在不直接测量偏振的环境下窃取到偏振态的信息了。更妙的是,激光的频率可以用一个 ACM 直接调回正常频率,这样一来领受方收到激光的时辰,也就不会发现进犯者的小动作了。
经由过程这个思绪,理论上讲进犯者可以截获所有的量子信息,现实尝试中获得的进犯当作功率也达到了足足 60% 。不要小看这个 60%,它并不是说 10 次分发能当作功破解 6 次,而是每次密钥分发城市有 60%摆布的信息被截获。
好比,假心猿意马这个算法原本要分发的是一串 AES-128 的密钥,那么进犯者就能截获 128 位密钥的 60%,也就是大约 77 位密钥,剩下 51 位密钥已经可以经由过程穷举法轻松地暴力破解了。换句话说这个进犯能让量子分发的密钥强度呈现指数级的下跌,128 位密钥就地报废,192 位密钥朝,320 位及以上的密钥才能稳坐垂钓台。
不外不消担忧,就像我一起头说过的,这个进犯的呈现并不代表量子加密玩完了。
既然进犯者的进犯体例是反标的目的注入一束激光,那把反标的目的进来的激光过滤失落不就完事了。一个隔离器就能搞心猿意马的事,被一群自媒体搞得像是物理学界要大地动了一样。我说你们这些新闻工作者啊,不要一天到晚地总想搞工作,仍是要多提高本身的常识程度,你们说对不合错误呀?
话说我回头看了一眼答本家儿附上的新闻报道,里面常识性的错误其实太多了,这里改正几处比力本家儿要的错误: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