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连载漫画,是我最好的青春

获得日本国际漫画奖是什么体验?
图片:赶稿某张 / 知乎 获得日本国际漫画奖是什么体验? 赶稿某张,一事无当作的大叔漫画家

谢邀。作为80后生人,芳华光阴都在以“在日本连载漫画”作为本身奋斗方针,相关漫画角逐根基都加入了,有过几回得奖以及和日本漫画编纂沟通的履历。拿来和大师分享~

先介绍下加入的三个和日本漫画有关的角逐环境(写的时辰才发现很巧,本身三次加入日本漫画角逐,竟然凑齐了日本三大社:讲谈社,集英社,小学馆

1. 2007年加入日本讲谈社国际新人漫画赏(Morning.International.Manga.Competition),那时作品入围了最终top10,可是最终没有入选前三。

记适当时从游戏公司告退,下心猿意马决心投身漫画,然后起头挨个儿查日本出书社和杂志官网,看有没有接管中国作者稿件的角逐,而这个角逐也是那时在讲谈社官网上看到的。是我在那段时候里看到的独一对全宿世界开放,接管其他说话作品的日本漫画大赛。大赛海选之后,发布了最终的10佳作品,也就是top10,有邮件通知作者,收到通知时很兴奋,感受像中了彩票一样。Top10作品会有编纂部点评,我看了下,画工是满分,人物塑造6分摆布吧,其余的健忘了,然后网站上发布会从10强中再进行一轮评选,选出1部最佳和2部优异奖。获奖作品的作者,讲谈社会放置责编跟进连载的筹备。很遗憾,那时本身的投稿作品《the last werewolf》止步top10。所以此次角逐也就没有后续进展了。


2. 讲谈社角逐竣事之后,2008年加入了翻翻动漫与日本集英社举办的第二届新星杯原创故事漫画大赛,那时我投稿了两部作品,一部是《flying freeman》,还有一部则是之前我加入讲谈社国际大赛的《the last werewolf》的点窜版,成果是《the last werewolf》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集英社出格奖(其实后来加入颁奖才知道,《flying freeman》也获得大赛一等奖,可是中日评委发现是统一个作者,所以就选择了此中一部作品颁奖了,把获奖机遇多留给其他参赛选手一些。)



在这里仍是要强烈保举一下翻翻动漫的新星杯——小我感觉这是国内少有的公允竞争且具备真正专业评委实力的漫画角逐。此中关于 “集英社出格奖”我来诠释一下——这个奖的评选过程完满是由精英社jump编纂部按照日本新人赛尺度进行投票评选,整个过程不考虑中方评委定见——也就是说这个奖项的尺度就和你去加入集英社新人赛面临的尺度是一摸一样的。别的该奖项是可以空白的,这意味着若是整个大赛的所有作品中没有一部达到集英社编纂的承认的水准,这个奖项就能有空白。这也是我出格保举新星杯的处所——真正的以漫画创作实力作为评选尺度的角逐。


此次获奖后,翻翻动漫不单组织了我们几个获奖选手与集英社jump编纂部编纂长开了创作会,之后还放置我们前去日本集英社本部做参不雅交流,并为我们争夺到了集英社的责任编纂进一步跟进作品的机遇。所以在08年之后我大要有一年时候一向在和jump月刊SQ的编纂进行连载作品的创作沟通。其实那时我仍是决定信念满满能当作为第一个在日本出道的中国作者的,哈哈......不外在之后的沟通中,逐渐发现了良多创作气概以及因为两国状况分歧而导致的无法继续进步的现实问题,所以大致在09年时,我临时间断了标的目的集英社尽力的方针,这此中的具体环境会在第二部门心得体味里具体聊一下。附上些那时以连载为方针的故事分镜,因为被枪毙了,所以没能最终画出来。



3. 尽管09年关止了与集英社编纂的进一步沟通,但其其实心中仍然没有抛却标的目的日本漫画进军的方针。在09年中,国内赫赫有名的《龙漫少年礼拜天》(以下简称《龙少》)的编纂和我取得了联系,起头在《龙少》杂志上连载作品《魔都十字路口》 —— 而关于《龙少》,可以看作是日本小学馆《少年sunday》的中国版,是Sunday正版授权的中国漫画连载杂志。所以大师可以在上面看到柯南,天方魔谭,犬夜叉等Sunday作品,同时,龙少多年间一向在对峙“以日漫带动国漫”的理念,是以在这本漫画杂志上大师能看到日漫国漫分庭抗衡的盛况,而且在读者中,国漫甚至做到了比日漫更受接待的水平(那时完全不靠哗众取宠的噱头,而是真正地靠每部作品扎实的故事和表达来一步一步赢的读者的。)


恰是因为国漫在杂志上的超卓表示,10年到11年里(具体时候真记不清了~),日本小学馆旗下《月刊!SPIRITS》杂志编纂部曾在《龙少》连载阵中做过一次内部评选,并选择两位他们认为有潜力的漫画作者以在日本登载为方针进行沟通。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漫画角逐,但也可以看作是日本编纂对龙少连载漫画家的评选吧~而此次评选中,我和另一位作者L.dart (这位比力有名,代表作《神契》)一同被日本编纂选中,于是,10年之后的两年里,在一边连载《魔都十字路口》一边工作(没错,那个时辰我是一边工作一边连载,因为靠稿费无法维持一个正常已婚魔都生齿的糊口,无奈~)的同时,我还一边与日本编纂沟通做一部如何的作品才能在日本出道连载。



说到这里时,大师可能会感觉此次我应该如愿以偿进入日本漫画届了吧 —— 燃鹅,实际老是沉着而合乎情理的 —— 当L的《麒麟儿》当作功颁发于《月刊!SPIRITS》时,我仍是无奈地间断了与Sunday的合作。究其原因,其实与早前我间断与jump合作千篇一律,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在第二部门想重点描述的……


实际老是沉着而合乎情理的,当我间断与《月刊!SPIRITS》的合作时,小学馆下一本刚当作立的小杂志《Heros》却合乎情理地(为什么合乎情理同样在第二部门诠释)与龙少编纂部联系,《Heros》感觉我的气概会更适合他们的杂志,但愿和我聊聊关于登载作品的事宜。


于是我再次来到东京,起头与《Heros》杂志聊创作,而这一次,进展出奇的顺遂,2013年我终于在《Heros》本刊上登载了我的第一部作品《惑星打猎》。

《惑星打猎》的登载反应不错,随后日方责编便起头与我进一步沟通持久连载合作到可能,但很可惜,13年之后,纸媒受到很大冲击,直到最后《龙少》停刊,持久连载的事也被弃捐。




——————— 安静的朋分线 ———————



说完得奖履历和过程,再来聊聊得奖后的体验,其实多半是环绕与日本编纂交流后发生的漫画创作的设法,一说到创作的事儿会写得比力死板,见谅:

1. 与日本漫画编纂的沟通:

小我感觉,与日本编纂的交流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耗”!往往编纂会陪你一个下战书,但两人只是漫无边际地瞎聊,甚至聊到想不出啥来了就面面相觑,可能这是日本编纂模式中特有的吧(至少我后来和法国或者美国出书社交流,发现他们对于作品的要乞降需求老是那么明白,毫无废话),这时代独一的益处是编纂会带你处处闲逛,吃吃饭,喝喝咖啡啥的,有时辰你都健忘了本身是来创作的仍是来逛街玩耍的~但确实当没有任何思路的时辰,这样的过程并不享受,反而很煎熬。

不外,在闲聊中,日本编纂很会抓住作者设法中的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往往都只是些很是简单的概念。好比我在和heros编纂聊天时,提出“在外太空打猎的故事”“女本家儿角喜好吃”,就突然被对方承认了。并鼓动勉励我抓住这两点进行创作 —— 也就是做当作分镜name,把你的故事具体画出来,他们才会进一步来提故事的定见,所以日本的编纂也常说一句话“作者与编纂是用name来交流的”,真的是这样!



说到name,这部门,大师必需要有思惟筹办——根基上,除非是绝无仅有的天才,任何以事name,日本编纂何处都不会一次过!一般说来改上2,3遍长短常好的状况了。而在name阶段,日本编纂的定见就会变得精准起来,他们会给出小至每一个镜头的点窜定见,当然,仍是会有大段大段推翻从头创作的点窜环境发生(很是恐怖)。以下是我的《惑星打猎》当初登载前的name版本数,大师体味一下……



其实一起头还挺不顺应的,因为那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和编纂一路把故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推敲出来之后再起头画分镜。可是到了日本,当和编纂心猿意马下故事焦点偏向之后编纂就让我归去画name时,第一感受是“啊!这样一句话就行了吗?那后面故事要怎么做,我们得好好会商啊!”然后就会回来憋半个月都找不到偏向......但那时也没法子啊,在国内可以和责编撒个娇,可是面临日本编纂,他们会认为这样的作者是缺乏才能的,所以硬着头皮也得上。垂垂地,我起头习惯这种自力思虑而且把一个概念发散当作一段情节,并进一步扩展当作一个完整故事的思虑体例。

回过甚来想想,日式漫画创作的这个特征完全应征经典创作理论中的那句话“用一句介绍你要表达的故事”,若是无法在一句话中将你的故事亮点表达清晰并吸引听众,那么你之后画出的故事更无法吸惹人。万万别上来就聊“我的故事设计了一个弘大宿世界不雅,有一千个有魅力的种族,横跨上下5000年这种”,这样的设法底子吸引不了日本编纂!



日漫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小见大”,往往他们会抓住最细枝小节的一个社会现象,一小我物特征,一个有意思的糊口细节,精辟之后再进行放大,环绕这一个点睁开整个故事设计——这才是日漫的创作思维,而一个及格的日本漫画家,恰是将这种思维完全投入到创作中的“紧密机械”,大师不妨做一个测试:随意地拔取你糊口的一个片段,把这个片段用2~4页画出来而且要做到能吸惹人读——是不是很难?但对于一个优异漫画家而言,这是最根基的!在本身获奖后和编纂一系列的交流中,这方面能力晋升是最大的,垂垂地,我从一个一味仿照看过的片子片段说故事的作者,酿成了一个能真正自力思虑,把任何有意思的细节给放大揭示出来的及格漫画作者——其实本身也是在良多年之后,才进一步把那时这些心得体味真正地搞大白并投入到现实的创作中。


2. 关于创作气概和类型:

之前提到,前两次别离与jump编纂以及spirit编纂沟通最终都以掉败了结,而且整个沟经由过程程都很艰辛。其实多年之后我垂垂大白了问题根源——最底子的原因之一仍是创作类型和气概的不顺应。

从我获奖的作品内容大师就能感触感染到,那时的我,痴迷的是欧美魔幻以及柴油朋克,蒸汽朋克式的科幻题材。这是典型的欧美作品创作思绪,但欧美对于作品的界心猿意马,只有题材和故事类型的区分,并不以春秋需求为本家儿要划分(可能只有18禁和非18禁吧~),但在日本,漫画是按照分歧春秋读者需求来进行分类的。这直接导致了我很难找到我的作品类型偏向。

日本的少年类漫画故事已经成长了一套属于其独有的作品创作尺度,作为拥有最大受众的漫画类型,少年漫画杂志对于其作品的规格,气概要求很是严酷。严酷到什么水平呢:本家儿角头发颜色,脸型和发型,衣服设计类型,第一话必需要呈现出焦点价值不雅和有标记性的口头禅,不克不及有过多网点,等等等等,一个故事的每个细节就像紧密计较过的机械零件一样。而且越是大牌的杂志,对于漫画故事的要求越严酷(小我体味:固然集英社一向以立异冲破为标语,但接触下来,jump对作品类型的尺度化就远远跨越spirit的要求)。

而以我为例,原本是想以获奖作品《the last werewolf》或者《flying freeman》为原点,选择此中一部成长当作长篇的,但在与编纂的沟通中,编纂会指出《the last werewolf》的颓丧狼人侦察不适合作为漫画本家儿角,而《flying freeman》的女本家儿过于强悍,造型也不适合。这些改动涉及作品焦点,若是点窜了,那么这两部作品就已经完全离开其创作起点,酿成了另一个判然不同等作品。这也是当初最终没有告竣合作一个很主要等原因。


聊到这里,给标的目的往日本漫画成长的列位同业一些建议:务需要选择气概对路的杂志进行沟通!就像我之后合作的《heros》,因为是一本本家儿打“超等英雄”本家儿题,定位少年以上的漫画,反而与他们在创作上一拍即合。



不由得插点题外话,作为80后,我是看着jump上作品长大的,城市猎人,斗极神拳,阿拉蕾,龙珠,DNA等作品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气概,是这些名作让我爱上了漫画并选择为此奋斗终身。那个年月的jump确实是百家争鸣的巅峰,而跟着龙珠的大火,集英社内部爷起头以龙珠为模版对之后杂志登载的作品规格拟定下严酷尺度,这个尺度在之后良多年里经由过程一部部热卖作品被市场验证后,被jump编纂不竭地调整并进一步地切确化……一本杂志拟定本身的规格和产物类型无可厚非,但总有些感受是这个尺度“进化”到此刻,反而令日本的少年漫画范畴被心猿意马得过于规格化和排他了。就从近几年jump系作品来说,同质化严重,再无出类拔萃的顶尖一线作品,和这此中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总的来说,小我接触下来的感触感染是:日本的少年漫画,其实是一个很是“日本化”的创作范畴——怎么理解呢?就是在这个范畴里的作品,具备很是强烈的日式价值不雅,日式审美,日式创意思维和日式表达特质,但其实对于中华大地长大的漫画作者来说,可以或许具备这几个特质的并不多,而且即使在创作思绪上合适这些前提,还会晤临日本本土的强者的竞争。想从日本少年漫画范畴出头难之又难。有人会说,可以尝尝青年漫画范畴,我只想说,若是少年漫画是高手如林的话,那么日本的青年漫画的确是“怪物的宿世界”!这个可以今后再开个专题来聊聊看……





3. 创作周期和当作本:

说了良多,最后这一点必需要强调一下——就是关于创作当作本和周期的问题。

经由过程1和2,大师能体味到漫画大赛获奖直达到当作连载是何等不轻易的工作了吧:新人得奖后只能算“出道”,只是争夺到了编纂部放置一个固心猿意马责编的机遇。一般与责编城市有1到2年的筹备新作的时候,其实这还属于快的,慢的话就说禁绝了.....在漫画《食梦者》或日剧《再版出来》中对于日本漫画的运行机制和端方都做了具体描述,这里就不多做论述。



但我要说的是,在与编纂沟通的过程中,有个很主要的事儿是必然要大白的 —— 没有连载前,编纂部是不会给你任何报答的哦!这点真的很是很是主要,因为以上所说的1到2年甚至更长的筹备新作时候里,你是需要本身熬曩昔的~在有打工文化的日本,新人城市选择一边打工一边以连载为方针尽力。但对于一个80生的中国魔都居平易近来说,糊口压力真的不是一点点大......所以这也是我之前不得不抛却的原因之二。有时辰想想,日本漫画圈的公允性可能也表现在这儿 —— 日本新人怎么熬到取得连载的,中国新人在进军日本时也是一样,哈哈~

所以我会建议所有标的目的日本漫画进军的作者务需要有糊口和财政上的筹办。然后仍是想烦琐一句:日本周刊连载漫画的压力真的不是一般大,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即使是此刻,国内作者中能承受住日本周刊连载的创作与产能压力的作者不会跨越10个。但我感觉,恰是这样一种近乎严苛的对创作者的要求,以及日本漫画杂志——按照此刻的说法,也可以算作是平台吧,这些平台一路走来,不竭完美的编纂轨制与要求,才培养了日漫的今天(无论这个轨制是好仍是坏,小我感觉好的处所仍是更多一些的)。

不知不觉写了一大堆,不知道有几个能看到这里,有些难过,但回头想想,多亏了这名长时候里与日本编纂的不竭沟通,本身对漫画创作的熟悉可以说是飞跃式增加。从最初那个啥都不懂指望杂志赐与本身创作帮忙的菜鸟,一路跌跌撞撞竟然已对峙到第16个年初,抚躬自问,心里对漫画创作的那股热情不单没有消退反而更加不成磨灭,滚烫水平就和当初获奖的那个傻小子一样千篇一律!


  • 发表于 2019-02-16 19:48
  • 阅读 ( 10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