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从欧洲到海说神聊美再到年夜洋州,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加拿年夜甚至澳年夜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都在纪念着一个它们所属的西方文明系谱中一个极为主要的汗青年夜事务,即“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竣事100周年”。
这场波及了那时全宿世界3/4生齿的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给中国的汗青历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
在法国巴黎进行的一战寝兵百年数念典礼上,一位华裔女孩操着稠密法国口音所朗读的一封来自中国劳工的信,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存眷。
这封信是来自中国上海的顾杏卿师长教师所写,讲述的是寝兵当天欧洲人欢庆的场景。顾杏卿曾是一战时代中国海说神聊洋当局经由过程“以工代兵”的体例让法国和英国从中国招募走的10多万名劳工中的一员,给这些劳工担任传译员。
昔时,中国有10多万名劳工也加入了这场发生在欧洲年夜陆的宿世界年夜战。这些本家儿要来自山东、河海说神聊、浙江等地的中国劳工,用他们的汗水以及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主要的进献。
1
若是问你:中国有没有加入第二次宿世界年夜战?
你无疑会很快回覆:当然!并且在这场波及全宿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牺牲最多的国度之一。
那么若是再问你:中国有没有加入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
你可能就会有点吃禁绝了。
事实上,中国加入了,只是没派戎行——在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时代,中国派出了 14 万劳工,远赴欧洲疆场。
整整 14 万中国劳工。
“一战”欧洲疆场的中国劳工
2
故事,天然要从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起头。
1914 年 7 月爆发的这场宿世界年夜战,固然起头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确其实全宿世界规模内都发生了普遍的影响,当然,也波及了那时远在亚洲的中国。
彼时的中国,中华平易近国方才成立,国内正乱作一团,袁宿世凯在安抚各方势力的同时,暗暗做着“中华帝国”的黄粱好梦。面临谁都不克不及获咎的欧洲列强,海说神聊洋当局很快表白了本身对于“一战”的立场:中立。
但海说神聊洋当局里,有人分歧意如许的选择。此中的代表人物,叫梁士诒。
后人对梁士诒评价不高,因为他一是“拥袁称帝”,二是被认为“亲日卖国”。但在阿谁期间,一向做到内阁总理的梁士诒,见识和能力,在海说神聊洋当局内都属于不错的。
梁士诒那时是袁宿世凯的亲信,总统府秘书长,后来本家儿管过交通和财务。
梁士诒并不是一个“战争狂”,但他力本家儿中国应该加入“一战”,并且要明白站队——站在英国和法国的协约国这一边。他之所以如许对峙,是因为就在“一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他就经由过程阐发得出结论:两线作战的德国人必败!
所以,梁士诒认为中国应该尽早参战亮相,那么比及战争竣事,一来可以从德国手里要回一向被侵犯的山东,二来可以以“战胜国”的身份,介入到宿世界大师庭中。
3
以中国那时的国力和财力,怎么可能派兵加入“一战”?
梁士诒给出的解决法子是:派劳工,不派戎行。
1915 年,梁士诒起头派人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接触,扣问是否可以以调派劳工的体例,帮忙协约国。
但英国人明白拒绝了这一要求——他们也看出了中国的意图。朱尔典在发还英国交际部的陈述中提到:“在我看来,中国新一代政治家致力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及在战后拥有讲话权。若是这一方针不克不及包管,他们是不会赞成其同胞驰援欧洲疆场的。”
英国人知道,只要接管中国的援助,无论是劳工仍是戎行,城市让中国插手协约国的一方,进而让中国在战后以“战胜国”的姿态和他们一路享受权益。
所以,英国人拒绝的来由,摊开来说就是一句话:你们不配!
可是,战局的成长,却让英国和法国越来越扛不住了。1916 年 2 月,闻名的“凡尔登战争”爆发,法国戎行伤亡跨越50 万,史称“凡尔登绞肉机”。 1916 年 6 月,“索姆河战争”爆发,英国戎行伤亡跨越 40 万(法国又赔进去 20 万士兵),史称“索姆河地狱”。
凡尔登疆场的炮弹壳
履历了两年多的战争,英国和法国国内的男性青丁壮几乎都被征召入伍,奔赴火线。后方劳动力奇缺,工场里的年夜量岗亭已经是由配偶女来承担了。在这场惨烈年夜战还看不到竣事迹象的时辰,“人”当作了决议输赢的一年夜砝码。
所以,英国和法国天然想到了宿世界第一生齿年夜国:中国。
4
1916 年 5 月,天津年夜经路(今中山路)俄然呈现了一家叫“惠平易近公司”的机构。这家公司没有其他的营业,就是专门负责雇用劳工,然后标的目的陷于“一战”泥潭的英国和法国输送劳动力。
之所以设立这家公司,是因为那时的海说神聊洋当局还没有标的目的德国宣战,不肯意获咎德国,所以必然对峙要以“公司”的名义运营。
江苏丹阳的农人朱桂生(他是最后一个辞宿世的华工,活到 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雇用告白:“带着至少 5 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 2000 法郎,回来时你将当作为豪富翁!”
原文必定与朱桂生的回忆有收支,但年夜请安思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那时吸引华工去欧洲的本家儿要诱惑,是钱。
到底有几多钱?
按照那时给出的尺度,去欧洲的通俗华工,每人天天可以领到 1法郎,若是是领班或办理者,还会更多一些。如许算下来,一个通俗华工一个月能拿到 25 法郎摆布(那时 1 块银圆兑 5 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欧洲,每月你在中国的家眷,还能领 10 块银圆。
那时的一块银圆,能买 30 斤上等的年夜米,还有近 10 斤的猪肉。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在国内的报答,也就每月四五块年夜洋摆布。所以说,这个招工前提,是半斤八两优厚的。
所以,通告一贴,报名者无数。
那时英国设立在威海的简略单纯劳工营。劳工要先在这里培训再去欧洲
当然,对于应征者,法国和英国也有查核。他们会进行严酷的体检,只挑那些身强力壮的。为了找到更合适的“工源”,英国后来索性把“招工办”从喷鼻港搬到了山东威海。法国人也认为,山东人更能顺应他们国度的天气。所以在奔赴欧洲的华工中,绝年夜部门都是山东人(法国人后往返忆,他们到了法国之后天天都要吃苹果)。
1916 年 8 月,第一批年夜约 1000 名华工,搭乘汽船抵达法国马赛港。
良多甚至之前连村子都没出过的淳朴中国农人,来到了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宿世界,以及,惨烈的疆场。
5
在先后抵达欧洲的 14 万华工中,英国人分走了 10 万,法国人分走了 4 万,法国后来还转借给美国人 1 万名华工,为美国欧洲远征军办事。
按照最初的商定,中国派出的华工是不加入战斗的。但现实上,在战火连天的欧洲疆场,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前面提到的那位朱桂生,编号“27746”,一起头被送到法国拉罗谢尔四周的面粉厂工作,后来人手吃紧,就被放置标的目的火线输送粮食弹药。
在法国的朱桂生还算是幸运的。英国招收到华工后,直接把他们都投放到了火线:挖掘战壕,构筑工事,掩埋尸身,清扫地雷,修路架桥……英国人用华工替代了本身国度的船埠工人和运输工人,让他们承担了最艰辛、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险的工作。
华工在疆场上告急修复被炸毁的铁路
可能你此刻很难想象,一群从农业国度走出来的人,进入现代文明国度中,而且直接遭遇最惨烈的战争,会是如何一幅气象?
有一批华工方才抵达英国阵地,恰逢德国的轰炸机前来轰炸。第一次看到飞机的华工们纷纷走出工事好奇地昂首看天,然后被扫射和轰炸得伤亡枕藉。
1917 年 2 月,输送华工的法国汽船阿陀斯号遭遇德军潜艇的伏击,船体被一发鱼雷击中,船上的 540 名中国劳工全数遇难。
一位名叫张邦永的华工后往返忆,他们有些工作的处所,和仇敌的战壕也就相距 50 米摆布。华工就站在仇敌的面前挖战壕,战壕都挖好后,英国士兵才进来。
还有更悲壮的。
在 1917 年法国皮卡第的一场战斗中,德军冲破了防地,直接冲入了英法联军的阵地,正在挖战壕来不及退却的华工们,只能用铁锹、镐头与德军睁开肉搏。当英法救兵赶到时,年夜部门华工已经战死。
搬运炮弹的华工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力和伶俐的本性,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工最初都是承担最底层的体力工作,但很快,他们就当作为各个工场中“第一流工人”。在阿谁时辰,在法国后方的口岸、车站、仓库等任何处所,只要看到有起重机,在里面操作的根基都是华工。法国水兵还专门声明:外籍劳工,他们只要华工。
存放在威海档案馆里的一份英国陆军 1918 年的陈述显示:“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异的……年夜大都劳工都能谙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把握工作技术,并且他们一向都在铁路、兵工场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
而法国戎行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华工)长短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当作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连结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
6
然而,华工们获得的待遇,却配不上他们的支出。
原本合同上签定的“包吃包住”,到了国外,都被推翻了。华工的伙食费、置装费、医疗费等,都是要在薪金中扣除的。一个通俗华工,每个月可能只能拿到原先承诺薪水的一半。
比起克扣薪水,更不克不及让华工忍受的,是人格上的歧视。
每一个华工手上,都有一个铜镯,上面有一个属于他本身的编号,没有人会记住他的名字。所有的人,都是集中营式的办理,日常平凡禁绝外出。
法国人对华工要宽松一些,好比许可他们穿戴布衣服装去酒吧或咖啡馆,但英国人却是以提出抗议,认为法国人如许办理,会加年夜英国人办理的难度。
英国人对华工的办理很是严酷,不仅施行集中营式办理,对不从命号令的华工,动辄鞭打,甚至枪决。
在后来被发现的英国人用来和华工交流的说话手册上,都是号令式的语句,此中还有一句:“这是欧洲人用的茅厕,中国人禁绝用。”
1917 年,几名华工因为内急利用了英国人的茅厕,被捆起来残酷殴打,最终激发了华工的一场暴乱。
在法国一家火药厂里工作的华工
有些之前连飞机都没看到过的华工,在天天遭遇轰炸之后,精力变态了。而也有一些华工,因为不想加入自杀性的使命(排雷),最终选择在营地里挖一个坑,躺在坑中自杀——他们相信,如许可以留一个全尸,让魂灵飘回故里。
1919 年,英国议会会议备忘录上有如许一句话:“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任了更年夜的风险,可是他们甚至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能获得。”
7
战争,毕竟会有竣事的一天。
谁也没想到,比及战争快竣事的时辰,华工竟然会当作为法国女性眼中的“喷鼻饽饽”。
1918 年 7 月,“一战”已经临近从头至尾声。有一天,一位法国姑娘跑进本地华工办事中间,她的诉求只有一个:请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给她保媒,因为她要嫁给华工中的一个“杨师长教师”。
中国闻名汗青学家蒋廷黻那时就在那边办事,他欢迎了阿谁姑娘。出于好意,蒋师长教师提醒法国姑娘仍是谨严考虑,因为两国糊口习惯相差很年夜。
但阿谁法国姑娘很是对峙。她的来由是,若是掉去此次机遇,她可能就会嫁给一个莫名其妙的法国汉子——挣一点钱就喝酒,喝醉了就回家打妻子。而她和“杨”已经接触一年多了,从没发现他喝酒,并且有良多法国汉子没有的长处。
这位“杨师长教师”并不是一小我在“战斗”。在那时的法国,青丁壮男性年夜多被征召入伍,劳动力奇缺,所以良多女性不得不进入工场,顶替男人的岗亭。如许就有年夜量的机遇接触华工。
这些华工,都是从中国遴选过来的 18~40 岁、身强力壮的劳工,吃苦耐劳,悟性又高。而不少法国女性也发现,华工会把每月工资中的年夜部门节流下来,按时寄回家,剩下的糊口费也花得很是节流。这种顾家和便宜的性格,让她们对华工渐生好感。
1917 年,法国勒阿弗尔甚至还发生了本地人的聚众抗议,他们埋怨:“若是法军继续伤亡的话,法国就没有汉子了。是以,我们继续兵戈还有什么意义?最终成果只会使中国人、阿拉伯人和西班牙人,娶走我们的老婆和女儿,而且迟早瓜分我们在火线为之献身的法国国土。”
那时良多法国工场里,除了华工就是配偶女
而法国内务总长鲍慕司甚至在媒体上发布布告说:“华工大都是家道贫寒的苦力……我们法国的配偶女,为什么不嫁给那些凯旋的法国士兵,而偏偏筹算与黄皮肤的苦力联婚呢?但愿泛博法国女子敏捷醒觉。”
法国的法令还划定:本国女子若嫁与外国男性,则主动掉去法国国籍。
但针对这一点,素有“平易近国第一交际家”之称的顾维钧也颁发了声明:中国当局可以代负相关责任。江苏籍的华工张长松和他的法国老婆露易丝,后来就是在中国驻法年夜使馆完当作告终婚挂号手续。
8
当然,年夜部门劳工仍是回家了。
据统计,年夜约有 3000 名华工因与法国配偶女成婚,或者获得了新的招聘合同,最终留在了法国——他们也当作了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平易近法国的中国人。
从 1918 年 11 月 1 日起头,到 1921 年竣事,大要有 11 万摆布的华工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华工,年夜约有 2 万名华工渺无音讯,埋骨异乡。此中,留下名字的,只有 1874 个。
1925 年,那时的旅法华工总会写信给法国当局,但愿能斥地一个纪念华工的出格坟场,但遭到了拒绝。
直到 1988 年,在纪念“一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法国当局才发布了有关华工的文献,让这段汗青年夜白于全国。1998 年 11 月 2 日下战书,在巴黎 13 区唐人街区的布迪古公园内,进行了一个肃静盛大的典礼——法国当局为“一战”中在法国疆场上牺牲的华工竖立纪念碑暨揭幕典礼。
法国海说神聊部索姆省华工坟场
纪念碑碑文由法国和中国两国文字刻着:
A LA MEMOIRE DES TRAVAILLEURS ET COMBATTANTS
CHINOIS MORTS POUR LA FRANCE PENDANT LA GRANDE
GUERRE 1914—1918
纪念在第一次宿世界年夜战中为法国牺牲的中国劳工和兵士。
所有的墓碑,都朝标的目的东方。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