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象曾大量分布在中国,为何现在全消失了

在年夜大都中国人的印象中,年夜象长短洲的特产,想见它一面,往往得跑到动物园才行。然而,最初却并非如斯。

1.殷商期间

距今三四千年之前,年夜象在中国境内普遍分布,从黄河以海说神聊的河海说神聊阳原一带到东南的岭南地域,从西部的巴蜀到接近缅甸的云南地域,年夜象的踪迹遍地可循。这一景象大要是今人很难想见的。

舜是中国上古的传说人物,司马迁将其列入《五帝本纪》中,认为确有其人。在司马迁的记录中,舜以愚孝著名——无论生父、后妈和后妈的儿子对他何等不待见,甚至多次想要送他见佛祖,舜仍然以德报怨,爱的火热。

舜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级)_图

这个要杀舜的弟弟就叫象。当舜代尧做皇帝后,弟弟象也被封做诸侯,其封地名叫有鼻,而年夜象正以长鼻著称。有关舜与年夜象相连的传说不止如斯,晋初皇甫谧的《帝王宿世纪》便说,“舜死苍梧下,群象常为之耕。”唐初编纂的《括地志》里有如许的传说,“鼻亭神在营道县海说神聊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 ”

尽管是否真的有舜这小我史学家存在争议,但从上述古老相传的故事中可以猜测,在殷商之前,黄河道域该当糊口着浩繁的野生年夜象,并且已经为人类所顺服。

若是上述传说让人存疑的话,那么到了随后的殷商期间,年夜象年夜量分布在黄河道域的事实,便有实打实的证据而不容置疑了。

河南安阳是殷墟地点地,在曩昔的考古挖掘中,不仅出土过年夜象的骸骨,并且还有为数不少的用玉石雕镂而当作的玉象和象形艺术品,以及青铜象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既有占卜可否猎获年夜象的卜辞,又有说起以年夜象作祭奠品的记录,以及用作占卜器具的象骨本尊。

年夜象古画_图

在考古材料之外,据《吕氏春秋·古乐》记录,“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骑着年夜象兵戈的商人,似乎有点穿越到印度了。

还有一个关头的证据,依据的是古文字学角度。

河南省简称豫,因为古代称之为豫州,而豫州的叫法例源自先秦典籍《禹贡》,该书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而豫字,按照中国闻名的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师长教师的诠释,乃是邑、象的连系,意思是年夜象之地。从这个定名体例来看,豫州当以产象而著名,这与秦始皇占领岭南后将此中一块年夜象较多的区域称之为象郡,是一样一样的。

近似的还有为字,从甲骨文来看,是以手牵象之意,甲骨文大师罗振玉便以此脑洞,“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尚在服牛乘马之前?”再连系之前提到的舜与象的传说,这种猜测的可能性并不小。

商代的玉象_图

2.第一次撤退

殷商及之前的时代,年夜象肆意地在黄河道域玩耍,无论是考古材料仍是文献记录,这方面的证据已经足够把它做当作铁案,然而,到了战国期间,对于黄河道域的居平易近来说,年夜象已然当作了一种化石的存在。

出生在今河南新郑的韩非,在其著作中便做了一个近似瞽者摸象的比方。他说,时人因为很难见到活的年夜象,只能依据获得的年夜象遗骨来猜测其生前的样子,而每小我都言之凿凿,声称本身脑海中的阿谁工具才是真的年夜象。

为什么会如许?原因在于天然情况的转变。

年夜象体型复杂,食草量惊人,需要糊口在植被富强之地,它性喜暖和潮湿,只能糊口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又喜水,除了需要的保存性饮水外,年夜象经常经由过程洗澡来降低体温,出格是炎热干旱季候,母象常带着小象在溪边栖息。

按照竺可桢师长教师的研究,从距今五千年摆布到殷商期间,华夏地域年夜部门时候的年平均温度比此刻超出跨越2度摆布,正月份更高,约3-5℃。故而,在公元第十宿世纪之前,黄河道域的殷墟一带属于亚热带天气,而不是像今天这般严寒干燥。

黄河道域_图

另一方面,因为生齿密度小,出产东西低下,人类对天然的开辟水平较低,在殷商之前的这一地域有着今天不可思议的广漠植被:丛林、草原、水生植被、池沼植被等遍布各地,称之为另一个非洲年夜草原也并不外分。

如许的地舆情况与天气前提,对于年夜象天然是抱负的保存场合。其实不仅年夜象,诸如鳄鱼、犀牛、水牛 、竹鼠等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动物也曾经肆意糊口在黄河道域。

然而,在商周易鼎之后,华夏地域的天气发生了庞大转变,由暖和多雨转标的目的严寒干旱。在西周中期的周孝王在位的公元前903年,据《竹书编年》载,这一年冬天,天降年夜雪冰雹,牛马皆冻死,并且长江与汉水竟然结冰了。不久后的公元前897年,江、汉再一次结冰。

长江流域如斯,黄河道域的温度更可想而知。如许严寒的气候对于年夜象来说,天然是很难顺应的。是以黄河道域的野生年夜象起头标的目的南迁徙,去寻找适合他们保存的广漠六合。

与此同时,跟着生齿的膨胀和铁器东西的利用,旧日茂密的丛林植被、广漠的平原被人类的糊口所占有,酿成了可供耕种的地盘,地舆前提因而发生了猛烈的转变。

天气与地舆前提的双重转变,使得年夜象的这一南迁没法逆袭,甚至于到了春秋战国之时,年夜象在黄河道域就根基绝迹了。

曹冲称象_图

3.第二次撤退

西周今后,年夜象逐渐从黄河道域退出,但暖和潮湿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野象仍然无拘无束,普遍存在,这一分布以秦岭-淮河为海说神聊界。

春秋之时,楚国便以拥有年夜象、犀牛、牦牛等珍稀动物著称,甚至于引得华夏人的恋慕,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中,史乘上也不乏楚人以年夜象参战的例子。到了三国期间,孙权称霸长江中下流地域,他便献宝似的标的目的曹操供献年夜象,曹冲称象的故事便由此而来。

厥后一向到海说神聊宋初年,长江流域仍有不少的野生年夜象存在,这些年夜象偶然也会海说神聊上达到淮河以海说神聊,但因为此时淮河道域已经被普遍开垦,故而年夜象难免会踩踏地步、毁坏苍生居处。

如东魏天平四八月(537),一头巨象来今天的安徽砀山县地域旅游,但不久便被人捕捉送至东魏首都邺城。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十二月(553),淮南郡稀有百头年夜象浪荡,处处寻找食物。宋太祖乾德元年(964),有年夜象在南阳县出没,被人捕捉后将象牙、象革献给了朝廷。

但到了海说神聊宋中期今后,这一地域的野象也趋于灭尽,要找年夜象,只剩下更为偏远的岭南地域和云南地域。

安史之乱_图

长江流域的年夜象为何消逝?

焦点原因在于人象的矛盾。跟着魏晋期间海说神聊方游牧平易近族的南侵,年夜量汉人被迫南迁,长江以南生齿密度年夜年夜增添。安史之乱又加重了这一历程,最终使得在唐朝后期,南边经济一跃跨越海说神聊方,当作为国度经济的命脉。宋代建都开封而非洛阳或者长安,即是这一变迁的事例证实。

不难想象,跟着年夜量生齿的南移,原有的生态情况遭到彻底的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又一块的地步,哪里还有空间可供年夜象去保存呢?长江流域的野象就如许不复存在,逃过一劫的便只有南迁到更远更荒僻的岭南和云南地域。

而到了清代,跟着生齿进一步增添,曩昔偏远的地域也陆续被人们所并吞,岭南、云南涌入了年夜量的汉人,使得这一地域的年夜象也难逃魔手。时至清末,便只有最为荒僻的云南西双版纳一带,还有少量的野象顽强地活了下来,一向到今天。

文:江河散人

参考文献:《竹书编年》《吕氏春秋·古乐》《帝王宿世纪》《括地志》

文字由汗青年夜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18-09-11 00:00
  • 阅读 ( 107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