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其实没有床?李白这首诗被误读好多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里”——这首五言绝句,想必良多人还没识字就能背了。一般而言,我们的想象中,这首诗的意境是如许的:年夜诗人李白从梦中惊醒,看到床前一地如霜如雪的月光,心有所感,推窗见月,垂头想家。所以下列事实可能会令人三不雅尽碎,这“床”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睡床,而是一把小马扎!

在好久好久以前,华夏地带的近邻游牧平易近族,往往随身携带近似于今天的马扎一样的坐具,下马的时辰就能把马扎打开坐下。传到华夏后,因为是少数平易近族的物品,所以被称作“胡床”。大要有人说了,这纷歧椅子吗?怎么起个名叫胡“床”?这就要回到古代汉语的语境了。

在古代,床,不仅是卧具,也是坐具。写作于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里面,对床的诠释是“床,安身之坐者”,申明那时床本家儿如果指坐具。在唐代,床和胡床经常通用,例如白居易有诗云“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若是把床理解为我们现代的床,怎么能放进小舟里呢?

图中心穿橘色衣服男人所坐的就是“胡床”

据考据,唐代建筑的窗户很是小,躺在床上无法看到月亮,甚至也无法看到月光,必需要下床走到室外才能“望明月”。若是把床理解当作小马扎,李白这首诗就好理解多了,诗人是专门坐在院子里弄月,才引起了思乡之情。

说起来,李白还有别的一首千古名作“长干行”,里面有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笔者一向脑补为竹马君绕着小女孩躺着的床走来走去,场景十分诡异,若是换当作“绕着你的小马扎转了一圈又一圈”,可就正常多啦!


  • 发表于 2018-05-25 00:00
  • 阅读 ( 90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