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到底长什么样?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三国演义》中对于张飞的一段经典描绘流传广泛。

这显然是个莽汉形象,由此生发出的联想,许多人喝了孟婆汤也不会忘。但通俗文艺的描写,安能当真?

最早出现张飞有胡须且不同于常人胡须的记载,并非正史,乃隋唐民间流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叫水上木偶戏。

张飞的木偶形象是一撮撮横在脸上的胡须,以至于孩子们看到了感觉滑稽。李商隐用诗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情景:“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宋元两代,平话已然火爆,民间艺人根据自己对英雄的审美及英雄自身的性格特点,对张飞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整容”,其莽汉形象大致定型。


如元代《三国志平话》这样描绘张飞:“却说有一人,姓张名飞,字翼德,乃燕邦涿郡范阳人也,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九尺余,声若巨钟。”

《三国演义》把原属于张飞的“身长九尺余”,改为“身长八尺”,而把“身长九尺”给了关羽,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8个字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张飞黑莽形象的基本特征。

可见,罗贯中的依据,综合自民间传说和平话,意在突出对张飞的勇猛、鲁莽、耿直与豪放等性格元素的民间审美,并不靠谱。

有人依元代杂剧为据,说在《单战吕布》、《三出小沛》等元杂剧里面,张飞的扮演者都是大眼方脸。尽管他是黑脸,但黑脸在戏曲舞台上主要表示正义,犹如红脸表示忠臣、白脸表示奸臣一样,不是说张飞真有一张黑脸。

所以,卸下妆的“张飞”,是个大眼方脸、长相不俗的美男子,于是当时人们把美男子的脸型比作“张飞脸”。

还有一种说法,说张飞善书法、懂绘画,“平生的嗜好,是画美人”,依据是今四川渠县东北的摩崖石刻疑是张飞手迹,以及清代《历代画征录》所记:“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由此推论出张飞乃文武双全、有着良好艺术审美之人,这种人怎么会是黑脸?

有人进一步指出,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做了后主刘禅的皇后。封建时代如果不是绝顶的美人,是当不上皇后娘娘的。假若张飞长得“豹头环眼”,恐怕他女儿的娇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三国志》中只字不提张飞长啥样。

给张飞作传记时,吃饭喝酒交朋友、打架斗殴娶老婆的事儿全写了,就是不给张飞加个“大头照”。似乎在暗示我们:张飞的相貌一般般啦,不好看,也不难看,没啥可写的,所以就没写。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见过张飞吗?真人肯定没见过。根据年谱来看,张飞死于公元221年,12年后,陈寿才出生。但陈寿对张飞的相貌应该不会陌生。他的老师谯周,可能见过张飞真容,会给予他直观的描述。

218年,在谯周的老家四川西充一带,张飞作为巴西太守,曾跟曹魏名将张郃大战50余日,此时谯周约17岁,或能目睹。

时间再往前推几年,214年,张飞率军进成都与刘备会合,谯周是年恰好寄宿在成都的舅父家里。对于这等大事,小孩子焉能不出来瞧个热闹?就算不能靠得太近,远远地看个大概,或者可能。

另外,陈寿的就职经历,使他可能有机会看过张飞的画像。张飞有没有画像呢?当然会有,汉初即有为帝王功臣后妃作画传世的制度,张飞在蜀汉小朝廷里的崇高地位,决定了他必然会有画像。

陈寿在蜀汉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绝对位于权力中心,焉能见不到张飞的画像?

如果张飞的相貌属于有特点的那种,无论是好看还是难看,他不会不记,除非是属于中间的。由此,张飞可能就是一个大众脸,放在千万人之中也无人关注的那种。

(作者:赵炎,原载于《北京青年报》,看历史获授权转载)

  • 发表于 2016-02-06 00:00
  • 阅读 ( 77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