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高层住户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跟着经济的成长,建筑越建越高,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逐渐当作为了城市中很是靓丽的风光线。但跟着建筑的高度不竭增添,地动带来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大。

地动发生时,是建筑底部更轻易被粉碎,仍是顶部更轻易被毁坏?到底该往上跑仍是往下跑?高层住户该怎么办?

要回覆这些问题,需要先领会地动是若何导致建筑被粉碎。

△现代城市中的浩繁高层建筑(图片来历:veer图库)

为什么地动波会导致建筑倾圮?

与金门大桥发生特别振动的原因一样,地动导致建筑粉碎的本家儿要原因也是共振。

共振,是指一个物体的振动,会带动另一个物体的振动。二者的振动频率越接近,共振发生的振动幅度会越大。同时,共振具有累加效应,当阻尼较小时,持续性的共振会导致振动幅度越来越大。

一根细杆,仅仅是狠恶地挥舞一次,并纷歧定会被晃断。可是,若是周期性地晃悠杆子,杆子的振动幅度就会被我们越晃越大。当挥舞频率和杆子自身的固有频率较为接近时,这种转变就会出格较着。

高层建筑,因其较为颀长的特点,可以看作是耸峙在大地这张“桌子”上的颀长“积木”。大部门时辰,大地这张桌子都是不会大幅移动的。可是本地震发生,大地这张“桌子”会大幅度晃悠,桌子上的“积木”也会被带着往返晃悠起来。而当晃悠的频率与建筑的固有频率较为接近,且地动感化力极大的时辰,建筑的晃悠频率就会越来越大,并导致最终发生倾圮。

高层建筑倾圮的时辰,上层和基层,哪部门更轻易被粉碎?

我们身处高楼,突发地动的时辰,良多人想到的第一一个问题是,往上跑仍是往下跑?

要做出准确的决议计划,我们需要先领会,地动发生时,建筑的上层和基层哪部门更轻易被粉碎?

△地动后的雅安(图片来历:百度百科)

事实上,地动发生时,与高层比拟,底层反而更轻易粉碎

我们可以用晃悠颀长的杆子来理解。往返晃悠一根杆子,杆子顶部往返移动的幅度更大,可是受到的力会更小;而底部往返移动的幅度更小,但受到的力会更大。地动发生时,底部受到的剪力会更大。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时辰,考虑到剪力的不平均分布,会对底层进行加固设计。地动的剪力分布不确定性更大,比拟于高层,底层更轻易被粉碎。

△某框架布局地动荷载感化下剪力分布图(图片来历:道客巴巴)

可是,需要强调的是,底层建筑比高层建筑更轻易被粉碎,并不料味着高层更平安

这里需要考虑两种环境,其一,若是建筑发生了破坏性的倾圮粉碎,根基上高层和底层都是一样的危险。而且高层部门在坠落的过程中会发生更大的动能,高层碎石坠落带来的风险也会更大。但这种环境下,处于高层,在救援的时辰可能更轻易被挖掘搜救出来。

本地震不会完全摧毁建筑的时辰,总体上讲高层更难发生局部粉碎,则更平安一点。

所以,合理地选择地动应对策略就更为主要。

地动发生时,身处高层建筑中,我们若何应对?

地动一般是狠恶而敏捷的,大部门身处高层的人无法实时逃离到户外坦荡区域。而地动带来的建筑倾圮,更是给人带来一种“高空坠落”的惊骇。当大灾难发生的时辰,人们往往就会在这种惊骇下做出一些不睬性的行为。

2013年雅安地动时,就有人因过于惊骇地动选择直接跳窗逃生。成果楼没塌,人却因为跳楼摔死了。

面临地动,若是我们身处高层建筑的较高楼层之中,把握合理的应对方式很主要。

起首我们要明白的是,现行的建筑设计尺度,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都进行了要求。建筑物需要知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这一要求按照设计地域的汗青地动环境,要求设计的建筑在受小震影响后不会损坏或不需补缀仍可继续利用;在中震感化后可能发生必然的损坏,但经一般补缀或不需补缀仍可继续利用;在大震感化时,可能发生重大粉碎,但不致倾圮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粉碎。

假如建筑都知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在大震感化下也不会发生倾圮,那显然身处高层也不会出格危险。这种环境下,注重庇护好头部等懦弱部位,以免被异物砸伤。尽量待在封锁固定的区域,期待地动曩昔,就可以最大水平地庇护本身的身体健康。

不外,“大震不倒”固然是我们的设计准则,但也不是说现有建筑就绝对不会发生倾圮。一种可能的环境是,地动的烈度出格大,跨越了该地域大震的设计烈度。这种环境固然罕有,但每次发生城市当作为很是惨烈的天然灾难。例如汶川地动烈度达到了11度,远超本地的设防烈度,带来了很是惨重的人员伤亡。

另一种可能的环境是,所处的高楼自己质量上存在缺陷,甚至是“豆腐渣”工程。在2008年汶川地动之后,国度增强了对建筑防震设计的审核,建筑整体的防震机能都有所晋升。但2008年之前建当作的建筑,其抗震机能并不是出格的有保障。

在地动发生时,除非可以在十几秒内敏捷跑到户外坦荡地带,不然就谨记“就近遁藏”原则。

选择遁藏区域时,尽量选择卫生间等封锁狭小,接近水管、可以形当作不变三角形空间的区域,注重庇护好本身的懦弱部门,免遭落石砸伤。

当建筑垮塌被掩埋之后,若是可能,第一时候将身体调整为较为省力的姿势。期待外界传来搜救旌旗灯号后,经由过程敲击石甲等体例进行答复。

△地动自救(图片来历:Veer图库)

在灾难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很贵重。

但愿大师切记,地动发生时,假如您住在建筑高层,不要往上跑也不要往下跑,就近找到最合适的避险地址,才最为主要!

当然,最但愿的是,大师都用不到这个建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不雅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 发表于 2020-05-14 02:00
  • 阅读 ( 9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