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张刘陈姓为什么这么多?

最新的姓氏统计,中国前十大姓占了全国生齿四当作摆布,前二十大姓就包罗了一半生齿,而前100姓占全国生齿近85%。大姓生齿动辄以万万计。三个最大的姓李王张更是各自拥有近一亿生齿。

近期的中国常用姓排名

中国到底有几多个姓,这个问题众口纷纭,因为浩繁小姓轻易漏计,切确的数字很难求得。说法上从3000多的到7000多的都有。以最高的7720个姓来计较,13亿生齿平均下来则每个姓有近17万人。

这篇文章谈的不是李王张刘陈等为何当作为大姓,而是中国姓氏的分布问题。


【姓氏的集中与分离】

光看中国可能并不感觉中国姓氏分布有什么奇异,但跟其他国度对比,中国的姓其实少得可怜。近邻日本生齿一亿多,姓氏数目高达十万以上,生齿为中国十分之一,姓氏数目比中国多十倍不止。

欧洲国度以比利时为例,按照统计,比利时平均每个姓只有48人。而全国生齿有1230万摆布。比利时总生齿约为中国总生齿的1%,但平均每姓生齿只有中国姓氏的万分之三以下。

这些国度不单姓氏数目比中国多良多,大姓集中度也显然不如中国。英语系国度最大姓遍及是Smith,但在英国,Smith不外占总生齿的1.15%。法国最大的姓Martin占生齿还不足0.5%。

本家儿要国度中,姓氏集中度高于中国的有韩国和越南,韩国金、李、朴三大姓比例高达40%,越南40%的人姓阮。可是越南和朝鲜姓氏成长汗青特别,布衣姓氏是近代纷纷采纳王姓发生的。和其他国度的可比性比力低。

莫非是中国姓氏的发生机理也和其他国度有较着分歧吗?

姓和氏在先秦期间本是两个分歧的概念。氏轻易变,姓作为女性共祖标识较为不变。秦代今后姓氏合一,概念已经和现代的姓氏相差无几,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的记录。当今大大都常用姓氏现实上来自氏。

姓的发源很是古,具体来历生怕已经不克不及等闲得知。而氏来历本家儿要有祖先名地名身份等等。

地名是氏的一大来历,不少现代大姓恰是来自古代的地名国名,如赵、周等。还有一部门氏来自于某代祖先的名字,如郑穆公有七个儿子合称七穆,字别离是子良子罕子驷子印子国子有子丰,他们的儿女也就当作了良氏罕氏驷氏印氏国氏有氏丰氏。后宿世七穆就演变为七个姓氏。身份职业时而也能转化为姓氏,如司徒、司马等。

那欧洲的环境又若何呢?

父名是欧洲姓氏的一大来路,最较着的是法国,大姓Martin、Bernard等均为常用名,他们的儿女则以父名作姓。

此外埠名为姓在欧洲也有,此类姓氏在欧洲贵族中尤其常见,因欧洲贵族早期往往被称为“某地的某某”,以其封地作为身份标记,久而久之这个“某地”就固化当作为姓氏了。法语姓氏中的de某某,荷兰语姓氏中的Van某,德语姓氏中的von某都是此类路子。

职业身份作姓也半斤八两遍及,前面提到英语宿世界第一大姓是Smith,这个姓就是职业名得姓的典型例子,smith作为一般的名词时意为铁匠,该姓人的祖先想来从事过铁匠工作。又因为中宿世纪时铁匠的功能半斤八两主要,数目在各职业中较多,是以以铁匠为姓的人多也层见迭出了。

不但在英国,德国第二大姓Schmidt,俄罗斯第三大姓Кузнецо?в(库兹涅佐夫)也都和铁匠有关。此外,欧洲还有一些以小我特征绰号作姓的,如英国的Brown(棕),法国的Petitjean(小让)。

整体而言,欧洲姓氏发生道理和中国姓氏近似,并没有什么素质区别,最后形当作如斯大的数目差距生怕还还有原因。


【汗青越长越难传承】

秦朝今后姓氏合一带来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氏掉去了能产性。原本氏作为小我的身份标识表记标帜之一在代与代之间是可以变更的。但与姓融合后,姓氏功能合一,都演变为本家儿要依据父系进行代际传递的身份信息。这也就凡是父亲姓什么后代也就姓什么。

这样姓氏发生机制就急剧缩减,后来呈现新姓根基上不过乎被赐姓,如武则天赐姓蝮,逃难自行改姓,以及异族采用汉姓,像令狐之类。而一般的中国人则遵守“立不改姓”的端方,不会随意更动本身的姓氏。

因为姓氏发生机制的衰亡,姓氏数目也就天然而然地起头削减。若是某个男性没有男性儿女的话,他也就绝嗣了,良多人其实没有儿子的环境下不吝采纳抱养甚至拐卖男婴的方式给本身续嗣。

绝嗣的概率可能比良多人预想得要高得多,那到底绝嗣环境有多遍及呢?

姓氏在天然传递中消亡属于随机过程,可用高尔顿—沃森过程加以推导。

高尔顿-沃森过程,Xn为第n代父系男性儿女数目,为这些儿女中第j个个别的男性儿女数目。则绝嗣概率为:

假设一个男性的男性儿女数目是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的话,则绝嗣概率公式可简化为: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参数小于1(平均每代男性儿女数目不足1),这个男性持久绝嗣的概率是100%,若是参数等于1,除非呈现现实上没有可能的每代都严酷生一个儿子的环境,不然仍然会绝嗣。而在大于1(即生齿增加)的环境下,这个男性才有不停嗣的可能性。就算这样,除非生得出格多,不然环境也不乐不雅:在参数为1.25的环境下,最终绝嗣率仍然会跨越60%。

从以上这个很是简单的模子就可以看出,因为绝嗣率半斤八两高,所以男性个别少的小姓很轻易绝,而在小姓消亡的同时,活下来的姓就轻易成长强大,当作为大姓,一长一消姓氏集中度就必然提高了。

在一般男性动辄绝嗣的环境下,少数当作功者则因为儿女极多化身超等父亲

按照汗青研究,中国汗青上的姓曾经有过12000个摆布,比现代是要丰硕多了。正因为发源很早,所以中国姓氏在汗青传承损耗也半斤八两严重,到现在姓氏稀少就不稀奇了。

发源早不单意味着中心绝嗣的可能性大,也意味着姓氏发生的时辰生齿较少,更是让姓氏稀少,分布集中的环境落井下石。

除了汗青发源悠长外,中国汗青上多次生齿急剧削减,然后慢慢恢复的事务对姓氏又有什么影响呢?

生齿急剧削减后慢慢恢复的过程中,会有些姓要么在生齿削减过程中几乎全体衰亡,要么生齿数目降低得很厉害,乃至后来天然消亡。而顺遂保存的姓氏则会在生齿恢复的过程中取而代之,发生奠定者效应,从而改变了姓氏的组成比例,让姓加倍集中。

一个绝好的干证是魁海说神聊克,魁海说神聊克先是由法国殖平易近,后来因为英国占领整个加拿大,法国移平易近遏制,现今500万的魁海说神聊克法裔人群,大大都是昔时8500名法国移平易近经由过程天然滋生发生的儿女。是以魁海说神聊克姓氏比拟法国要集中良多,并且不少大姓在法国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姓,第一大姓Tremblay占魁海说神聊克生齿1.13%,但在法国排名生怕都到1000开外去了。

反不雅姓氏多的日本和西欧国度则是别的一种环境。

日本姓氏大大都是十九宿世纪明治维新期间发生的,不单汗青短,并且那时日本的生齿已经有三万万,所以姓氏一起头就很丰硕。厥后日本并没有履历生齿大幅衰减的过程,所以至今姓氏仍然良多。

西欧姓氏也是半斤八两晚近才发生和固化的,像姓氏出格丰硕的比利时,15宿世纪时辰姓氏刚刚起头萌芽,17宿世纪时,父子分歧姓甚至小我改姓都半斤八两常见,如音乐家亨利?德?提挨尔(Henri de Their),到了巴黎大要嫌本身姓太土,把本身名字改当作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亨利?杜?蒙(Henri Du Mont)。

真正姓氏固化获得1796年身份挂号轨制完美才起头。自此之后除了如Montcuq之类出格不胜的姓(和“我的屁股”同音),一般来说姓氏就不许可随便更改了。


【文字与姓的数目】

汗青和概率只是今朝中国姓氏稀少的一部门原因,说话上的身分也不成小觑。

相对而言,欧洲早期姓氏多是教会和税务官挂号时记实的。布衣往往本身并不知道本身的姓怎么拼,而教士和税务官文化程度也不见得有多灵光,一个姓在拼写时呈现差别的环境时有发生,若是是偏远地域方言有较着差别的话,姓的记实中呈现差池就加倍常见。再加上欧洲说话多有屈折,一个词自身就有多种形式,最后场合排场乱当作一锅粥也就可以想见了。如法语大姓Bernard,就分出了Biernard、Berna、Bernat、Bernau、Bernaus、Bernaut、Bierna、Biernaux、Bernardus、Bernardi、Bernardy、de Bernard、De Bernardi等八门五花的形式,而英语姓Mainwaring据说有130种变体,此种乱象一向延续到印刷起头普及,拼写固心猿意马化规范化,国度从教会手中收回了挂号权才终止。

中国的姓是用汉字书写,而汉字的书写从很早起头就很是规范,而且和现实发音脱节,不管一个姓在分歧处所的读音若何,记实在汉字上根基只有一种形式。

汉姓方言不同的环境只在东南亚有所反映,一个广州籍的Mr. Wong,一个泉州籍的Mr. Ng,一个漳州籍的Mr. Wee在官方统计中可能算当作三个姓,可是只要他们懂点汉字知道点家谱,则城市大白本身姓黄,假如有人真把黄写得多了一点或少了一横的话,大要只会被人当当作写了错别字,底子传不下来。

书写变体分化的环境在中国就更是少少发生了,简化字的到来让工作起了小小的转变,激发萧姓分出肖姓,傅姓分出付姓两例,但也根基仅限于此。

就这样,中国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少,若是没有新的大量发生姓氏的机制的话,想来将来碰到李/王/张/刘/陈师长教师的概率还会越来越高。


文/郑子宁

大象公会 |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 发表于 2019-11-26 02:00
  • 阅读 ( 95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