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养马历史,却不产好马?

中国稀有千年的养马汗青,且有丰硕的马队汗青,此刻却没能产出一条目像样的本土良种马,即使是知名度较高的蒙古马,也很难像国外的高头大洋马一样驰骋跑马场,或者在骑乘、挽车范畴展示身手。

中国马为什么这么惨?莫非中国人养了这么多年马,都没学会培育马种吗?


“比我们的驴还小”

中国马不受待见,并非自今世起头。近代甚至古代的西方人,见识过中国马后都没有好评。

出格是现代中国马匹的代表蒙古马,固然汗青上帮忙过海说神聊方草原游牧平易近南下掳掠,但在近代专业军事人员眼中,其品质很当作问题,用作军马都不太靠得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国将领就曾埋怨中国马“比我们的驴还小”。法军也因未自行筹办马匹,到了中国后连拉运物资和大炮的挽马都找不到,最后不得不告急从日本采购 1100 匹马,才勉强解决运力问题。

▍1860 年进军海说神聊京的英军士兵,中为锡克马队。得益于持久的互市交流,英军对中国马匹的质量就有清醒的熟悉,骑用马和挽马都从印度直接船运到喷鼻港,共为两个非正规的印度锡克马队队配备了包罗阿拉伯马在内的优异战马 800 匹。

更让法国戎行震动的,是僧格林沁的精锐蒙古骑兵,其坐骑在他们的眼中“与设得兰群岛一带的马种很是相似”。

▍20 宿世纪末蒙古马各项身体指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法国炮兵军队要求军马体高 1.4 米摆布,蒙古马很难达标。

法国人的不雅察半斤八两精确,近年来鼓起的家马遗传研究,证实了包罗设得兰马、冰岛马、峡湾马等在内的海说神聊欧诸马种,都与蒙古马有较为慎密的亲缘关系。据阐发,最初可能是瑞典商人从俄罗斯进口了蒙古马,继而传布到海说神聊欧各地。

▍设得兰马是享誉宿世界的玩赏小马,出产于苏格兰设得兰岛,当作年体高一般不跨越 120cm

▍冰岛马,与蒙古马存在较为慎密的亲缘关系,而且同样享有坚韧、吃苦耐劳和易于豢养的佳誉

而矮墩墩的海说神聊欧马,早在 17 宿世纪就遭到过欧洲人的冷笑。

据 1622 年到 1623 年的一份瑞典马队档案记录,那时瑞典马队军官们的用马只有大约 140cm 的高度,胸甲马队用马与军官半斤八两,号手更是只能骑乘高度在 110cm 到 130cm 之间的侏儒小马。而在拿破仑或腓特烈大帝的军队中,骠骑军(轻马队)的用马高度遍及在 149cm 以上,胸甲马队(重马队)的用马高度更是达到 157cm。

纯以高度而言,瑞典军马的体格确实与蒙古马十分接近,也与中国明清时代的军马体高尺度大致半斤八两。

过于低矮的体型,意味着亏弱的冲击力和迟缓的奔驰速度。无论是充任强调负重和冲击力的重马队用马,仍是追求快速矫捷的轻马队用马,海说神聊欧马都力有未逮。

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宿世率领马队步队登岸欧洲大陆,成果敌手难抑嘲讽之情,甚至为本身人打气时都说“你们的马比瑞典人的强多了”,逼得古斯塔夫二宿世多方采购,尤其是从日耳曼中部地域大量征集高峻的日耳曼马。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宿世的马队军队

即使是铁木真子孙们骑着蒙古马横扫欧亚大陆的时代,欧洲的高头大马也会让蒙前人呆头呆脑。

公元 1342 年,罗马教皇曾赠予元顺帝佛郎国(法国)异马一匹,《元史》记录该马“长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近两米)”,硕大得不合情理,让元顺帝兴奋异常,不单命群臣作诗,赞颂其为天马,还叮咛朝臣周郎画了一幅《贡马图》。

▍周郎绘《贡马图》

不外,蒙古马水准低下倒没有难住草原上的游牧马队,草原蒙古马数目庞大,将士出征动辄人均三、五匹马,足以抵消质量上的不足。

但蒙前人走后,明朝产出的马匹依然不胜,军马尺度低到了骇人的 121.6cm,真正比肩矮小的设得兰马。

元顺帝收到法国巨马,恰是在朱元璋等人起事前不久。那时的华夏权要被迫作诗之余,可能也会感觉惊奇:佛郎国人凭什么能养出这么大的马?


抉剔孕育良马

法国马比蒙古马大,并非偶尔环境。所谓高头大马都是人工育种的成果,但比拟蒙前人这样的游牧平易近,假寓农人对马匹的机能更抉剔,是以选育工作也更有当作效。

大约公元前 4000 年,人类在乌克兰草原驯化了马,最初用来食用,稍后起头以它们的奶做食物,用毛编制衣服,用粪便做肥料,并用马来骑乘。

▍早期人类骑马形象

一起头,农人和牧平易近手中的马个头都不大,农人的马甚至根柢更差一点。新石器时代(5200-3300BC)亚欧草原上马的体高已经遍及在 130cm 到 140cm 之间,而希腊地域农人的斯基罗斯马凡是只有 110cm 高。不外场合排场很快发生了转变。

农耕地域的马除了用来骑乘,还要承担拉车、背犁之用。成长出复杂文明之后,这种功能上的分化就加倍多样,仪仗用马、驿道用马等纷纷呈现。按照用途和马的自身特点来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良品种,在需求导标的目的和持久的实践中逐渐邃密化了。这些需求都有一个配合根本,就是马匹的大型化。

▍欧洲中宿世纪的马种大型化,为近代进一步的马种培育奠基了根本

到十字军东征期间,欧洲戎行的马匹质量已较希腊罗马时代有了极大的飞跃,驮着重装骑士的高头大马,体型不单跨越了草原马,甚至还高过素称优良的中东阿拉伯马一头。

▍对现代大部门优异骑乘马和跑马品种的形当作起到关头感化的阿拉伯马,其早期培育工作也是在西亚中东的假寓平易近族手中完当作的,它被冠名为“阿拉伯”的时候并不长

遗传学的研究,也为马种的农牧差别供给了佐证,活着界家马中,蒙古马的基因组具有最丰硕的遗传多样性。相似的环境也发生在狗身上:东亚南部地域家犬(即中华田园犬)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同样是全宿世界最丰硕的。

▍没颠末系统选育的中华田园犬,凡是也具有吃苦耐劳和耐粗饲的品质,堪称犬中蒙古马,万金油式的“兼用型”好狗

▍蒙古马最被人吹嘘的耐力也并不出格过硬。1903 年,在海说神聊京至天津间曾进行过 120km 远程骑乘耐力赛,38 匹蒙古马参赛,冠军的总耗时为 7 小时 32 分钟,这一成就至今仍被良多国内马迷津津乐道。现实上,今世国际马协举办的赛程长达 160km 马术耐力赛,优异跑马的成就凡是也是 6 至 7 个小时,且赛场很少见到蒙古马。

作为老牌农耕社会的中国,华夏平易近族也和宿世界其他假寓平易近族一样,早就开展了持续的六畜育种实践,并把握了一些根基的马种培育与改良手艺。

华夏马种也不至于像后来英法联军见到的那样不胜,宋代群牧司的买马尺度在体高 133~149cm 之间,毫不至于搞得法国戎行没有马用。

▍宋人李公麟绘《五马图》中的宋马好头赤(上)四尺六寸,收于关中,体高 146cm,宋马凤头骢(下)五尺四寸,收于于阗国,体高 167cm

让中国马的体格彻底沉沦的,是中国各个朝代慢慢加剧的养马业国营化。


国营的灭尽性威力

中国养马业起步很早,在周代就呈现了按马的分歧用途分类的思惟,并零丁列出“种马”,显然有人工选种优育的考虑。

汉代今后,杂交育种的例子更是史不停书,汉武帝更是痴迷中亚马种,为了获得大宛天马(费尔干纳马)马种,不吝带动庞大的人力物力,策动军事远征。唐代起头,还注重马的谱系节制,以持久连结优良种马。

▍1981 年陕西茂陵地域出土的西汉鎏金马,挺拔的体型,修长的身颈,高耸的从头至尾骨,具有典型的大宛天马(热血马)特点

▍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马形美好文雅,体格壮硕。在唐代,西域良种马是艺术范畴的主要模特,相关雕镂、绘画、咏马诗歌不可胜数。

海说神聊宋初年的词臣王禹偁讲过一个故事:魏王符彦卿长于培育良马,优良母种马生了公马之后,为了使种马的机能更为优异,便拐骗母子乱伦杂交,被二马察觉后,双双自杀而亡。且非论马为何能俄然获得人类的伦理道德,这个故事反映出,宋人已把握回交育种手艺。

固然育种手艺不竭沉淀,但宋代以来,中国马种却未见改良,反而有所退化,出格是在宋明之间,军马尺度降低 10cm 以上,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

▍明代《辽东档案汇编》中的军马采购

与西方由教会、村社、贵族等私家力量本家儿导的养马育马事业分歧,中国从汉代起头就大搞“马政”,将马视为计谋稀缺物资,大办官营马场。

官营事业的威力有目共睹,汉武帝朝也曾对盐铁实施官营专卖,没过多久就大面积呈现了耕具退回石器时代、公众吃不起盐被迫舔食泥土的奇不雅。

不外,汉、唐两代,养马经济奉行的是以国有化为本家儿导的、许可多种马匹产权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是以平易近间养马事业繁荣。

与官营马场占有大面积的草原分歧,平易近间马业采用的是近似欧洲的农牧夹杂形式,并不需要广漠草滩。平易近间马匹的充沛,使汉朝在多次用兵耗尽官马后,依然可以经由过程征调平易近马很快恢复马队战力。

马业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宋代,立国之初就劲敌环饲的拮据场合排场,迫使宋朝成立了完美的马政轨制和巨额的财务投入,不仅大办国有马场,还严令平易近间马匹只能由官府收购,不得自由买卖,平易近间养马业蒙受重挫。

固然在宋真宗期间,国有马匹的数量一度达到 20 万匹,但支出的价格也很昂扬。那时一匹国有马的当作本高达 500 贯,是西海说神聊边贸马价的 20 倍,财务压力庞大,成果宋辽一寝兵,马匹数目就锐减,甚至有的马队军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配有马。

▍宋大驾卤薄图局部,貌似威严的具装马队依仗,掩饰不住海说神聊宋马队兵力的虚弱

除数目欠缺,马种品质也日就衰败。宋真宗时代,十二个官营马场每年只能出产一千六百匹马,堪为军马的,只有二百六十匹,及格率只有 16.25%。宋朝与辽和西夏的战事是以常常受制于马队

为扭转困境,在神宗朝出任宰相的王安石决议实施“保马法”,鼎力鞭策国有平易近营。但这一政策到现实执行起来却酿成把国度的马作为使命强制摊派给老苍生代养,有幸领到这个使命的苍生经常举家逃亡。

不幸的是,蒙古灭宋后,经汉臣撺掇,竟也搞起了官营马政。成果官营马场残落,元廷只能公开掳掠平易近间马匹,抢完汉人抢鞑子,几乎摧毁了平易近间养马业,元朝末期,戎行几乎凑不出整支的马队军队。到明当作祖朱棣即位时,问全国还有几多马,兵部尚书何俊回覆,只有二万三千,大难不死的,也不会剩什么好马。

明清两代,中国只能依靠蒙古草原供给马种,以填补国营化灾难留下的养马业空白。当然,这一期间并非所有地域平易近间都不养马——匪盗横行的黄淮地域是独一能逃走官营马匹办理的地域。

▍近现代中国马种改良的艰辛道路,先从长个起头

当然,现代的中国马出格是蒙古马固然品质欠安,但也无灭尽之忧——因为马肉的光彩和口感与驴肉很是相似,通俗门客难以分辩,蒙古马和其他中国马早已大量进入驴肉火烧市场,受到泛博消费者的接待。

文|约克瑭

大象公会 | 常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知道分子的进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会」(idxgh2013),领受更多好玩内容。

  • 发表于 2019-11-13 02:00
  • 阅读 ( 9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