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
关于“一斤盐放进一斤水,最终的质量是几多”的问题,我们至少要做几个根基的假设:
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水和盐的散掉;整个系统是抱负系统,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若是,基于这两点,那么最终的质量是不会变的。而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质量守恒心猿意马律。放盐之前,是一斤水+一斤盐,而放完盐之后,素质上仍是一斤水+一斤盐,所有放盐前后并没有任何质量的转变。
消融度问题有人可能会提到消融度的问题,事实上,当一斤盐放入一斤水傍边,只有一部门的盐消融,在室温20℃时,大要100克水最多能消融36克的氯化钠(食盐的本家儿要当作分),那么一斤水能消融180克盐(1斤=500克),所以整个系统中会剩下320克盐以及680克的食盐水,成果仍是1000克,也就是两斤。
若是室温是转变的
上文的讲述是基于“整个系统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和能量互换”,也就解除了室温对于系统的影响。那么室温真的会对整个系统造当作影响么?
谜底很显然是会的,只不外影响会乎其微。整个影响大要有多小呢?根基上是在小数点后10几位的影响。
质量和能量良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的相关理论,其实也就是大师熟悉的E=mc^2,是用在核反映中的。这个不雅念是对于质能方程以及核弹道理的曲解。质能方程是190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来,而核弹道理则要比及1938年才由几位科学家颁发出来,核弹的道理要么是核聚变要么是核裂变,而非质能方程。
现实上,质能方程具有普适性的,它会呈现在方方面面。那这里就涉及到了,这个理论到底说了什么?
这就又涉及到了良多人对于质能方程的曲解,最常看到的描述是“质量转化为能量”。这曲解了爱因斯坦的本意,他想表述的其实是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是一个物质的两个面,质量里有能量,能量里有质量。(若是你对这一点有质疑,不妨翻一翻爱因斯坦昔时颁发的论文,或者找几本大学教材来看看就能很清晰地领会到这一点。)
为了让你更能理解这个公式的意义,我们可以来做一个比方。若是你有一份资产,你可以让它兑换当作人平易近币,你也可以把它兑换当作美金。这里人平易近币就比如质量,美金就比如能量,他们之间是可以直接等价的,而汇率就是它们的等价关系。质量和能量的汇率就是c^2,所以才会有E=mc^2。
还拿上文中的核弹说事,核弹爆炸不是“质量转化为能量”,素质上是核弹爆炸损掉了静止质量,这部门质量以与其等价的能量标的目的外扩散了。若是我们把这部门能量收集起来称重,它其实也是有质量的。
那这和食盐消融水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一下,若是外界温度是100度,而整个系统是20度的,若是和外界是隔离的还好,但若是是不隔离的,有能量互换的,之后室温就会影响系统的温度,使得整个系统的温度上升,也就是说,系统接收了良多外界的能量,经由过程质能等价关系,我们就很轻易获得这么一个成果:
外界温度大于系统温度,那么质量就上升了。同样的事理,若是外界的温度是低于整个系统的温度,好比,外界温度是地下30度,而系统温度仍是20度,那么系统其实会不竭地标的目的外辐射能量,也就是损掉了能量,按照质量等价关系,我们就很轻易获得这么一个成果:
外界温度小于系统温度,那么质量就下降了。
是以,这里我们要深刻理解质量和能量的关系,之所以我们日常平凡无法理解这个不雅念,是因为它在宏不雅低速的宿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差别极其小,究竟结果有m=E/c^2,任何的能量转变都要除以一个c^2,这可是要除以9*10^16,所以表现在质量的差别经常比我们利用的仪器误差还要小的,所以,我们底子感触感染不到。
物理学家是很喜好玩“同一”的,他们有个大大胡想是大一统理论,把所有的理论用一个理论同一起来。而在物理学史上能跻身其三的科学家都实现了部门同一,
牛顿同一了天上和地下的物理学纪律,让我们知道天上和地下用的是一套理论;
麦克斯韦同一了“电”和“磁”,让我们知道电和磁是一回事;
爱因斯坦同一了“时候”和“空间”,让我们知道时候和空间并立起来考虑,用时空这个词来取代,同时,爱因斯坦还同一了“质量”和“能量”,让我们知道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
现实上,对于质量的理解在粒子物理学尺度模子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但这并不影响质能等价,它反却是对于质能等价的进一步运用。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若是系统和外界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互换,那么按照质量守恒,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消融度问题并不会对系统前后质量造当作影响。)若是外界和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若是外界的温度大于系统温度,那么系统的质量会增添。若是外界和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若是外界的温度小于系统温度,那么系统的质量会减小。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