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危机:星宿海之死
1978年,跟着国度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科学勘测,“黄河与长江之源到底在哪里”这个困扰中国人上千年的谜题,终于尘埃落心猿意马。介入这两条河道泉源考查的人中有一位人平易近画报社的记者,叫茹遂初,他于1972和1978年随队拍摄下了两河泉源的照片,今朝是有据可查的我国汗青上最早的两河泉源照片。
至今,几十年曩昔了,三江源仍是昔时的三江源吗?它是否正在遭到粉碎?黄河前几年的断流是否与泉源有关?带着浩繁的疑问,我与考查队的队友们在两年时候内两探三江源,几经险阻,最终当作功地抵达目标地,揭开了长江、黄河泉源30多年来冰川融化萎缩的本相:从图片来看,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经消逝,曩昔星罗棋布的湖泊美景,现在多已酿成干涸的湖底和荒凉的沙漠;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也可较着看到大片冰川正退缩融化……
消逝的星宿海
旧日牧平易近家园,现在草枯沙起
带着茹遂初老师长教师的等候,考查队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出发,标的目的西南边标的目的疾走,第一目标地是黄河源地域。黄河源地域的水十分清亮,和人们印象中混浊的黄河水截然不同。但在泉源周边,我们却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地要么被鼠兔粉碎,要么沙化严重。
在源区的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我们见到了这里的书记索南仁青,索南仁青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黄河泉源四周水草丰美,牧平易近家里牛羊当作群。后来气候越来越热,天气也越来越干燥,加上鼠害虫害,草就变少了、变差了。他说,本来这里的冬天很冷,羊会流鼻血,但此刻却不会了,因为气候热了良多。
在黄河泉源焦点区域的玛多县,处处都可以看到已经退化的草场。而在30多年前,玛多县处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依靠壮大的畜牧业而一度当作为全国的首富县,但现在,跟着草场的退化,玛多县却酿成了贫苦县,牧平易近们也纷纷分开,去另餬口计。旧日的牧平易近家园现在杳无火食。而此刻留守的牧平易近,有的搬家到比力好的草场上去了,有的则经由过程生态移平易近搬家到县城或者下一级当局地点地。
地舆资料上说,在黄河泉源有跨越1.6万个高原湖泊,那它们今朝又是什么样的呢?颠末几个小时山路的波动,考查队达到星宿海——星宿海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玛曲湿地相接,其海拔4000多米,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超出跨越很多。据史载,唐朝贞不雅年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不雅河源”。唐宋以来,人们曾持久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泉源”。元朝专使都实受命查勘河源后,奖饰这里的湖泊群“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
但遗憾的是,现今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对比电脑中30多年前星宿海的照片来看,那时星宿海的湖泊如繁星点点,周围牛羊当作群;而现在的星宿海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度。
“你去过罗布泊吗?此刻的星宿海就跟罗布泊一样,满是风蚀地貌和沙子。”随队科学家、青海水文地质情况调查院的高级工程师辛元红传授说,为什么30年就会发生如斯大的转变,全球天气变暖是主要原因之一,它使得多年冻土持续萎缩,而颠末融化所发生的地下水又很快蒸发,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
没有人可以或许精确统计,本来星宿海拥有的2600多个湖泊现在还剩下几多。现实上,近30年来,三江源的湖泊、河道都在缩小甚至干涸,水资本急剧削减。资料显示,20宿世纪70年月起头,三江源地域的生态恶化已经起头了,本家儿要表示在黄河上游的水量削减,三江源地域的一些雪线在上升,浩繁湖泊要么萎缩了,要么彻底干涸了。
黄河泉源最大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泊——鄂陵湖和扎陵湖,同样面对面积缩小的逆境。泉源的持续枯水曾导致黄河中下流呈现断流。2003年年末,黄河泉源鄂陵湖出水口断流,近30多米宽的黄河河流裸露在外。2005年3月,河南郑州黄河干涸。上宿世纪90年月,黄河中下流地域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给黄河路过的省市的社会经济成长造当作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黄河断流发生在1997年,一年断流竟多达226天,仅给山东一省造当作的损掉就高达135亿元。
悲情长江源
冰川持续融化,雪线上升了数百米
黄河泉源受到了威胁。那么,同在这片区域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的泉源的环境又如何呢?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古迪如冰川。我们从黄河泉源出发,一路标的目的西南边标的目的行进,然而越接近格拉丹东雪山,路越难行。在接近格拉丹东雪山的无人区时,在景象形象万千的白云和湖泊陪同下,车队起头了此行中最艰难的路程,这里人迹罕至,没有手机旌旗灯号,日夜温差极大……

我们的车队迟缓而艰难地穿行,似乎走在一块浸透了水的面包上,不竭的陷车、拖拽,耗尽了所有人的精神,概况看上去平展的湿地,一旦失慎驶进去,行进不到几百米就会慢慢陷入泥潭之中。最慢的一天,整个车队只走了5公里。短短不到100公里的距离,我们用了整整3天时候,陷车跨越百次——值得一提的是,车队中所有的司机都拥有丰硕的驾驶经验,甚至有一位曾单车穿越可可西里,尽管如斯,此行的遭遇依然是他们不曾履历过的。
6天之后,我们终于穿过沱沱河,进入了长江源区唐古拉山格拉丹东雪山四周——长江泉源姜古迪如冰川就铺展在这座神秘的雪峰之下。在本地标的目的导的指引下,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茹遂初昔时拍摄的地址,对比昔时的照片,面前的景况让人震动。
辛元红传授为我们诠释,每到丰水年,长江源区就会呈现大片的池沼、湿地。跟着天气变暖,近几十年来三江源的冰川雪山融化较着加速,冻土层解冻加快,这导致长江泉源区域的池沼和河流越来越多。他指着死后的格拉丹东雪山弥补说,以前这里的雪线是海拔4600多米,此刻根基上退缩到海拔5300米之上了。
从1969年到2007年近40年间,姜古迪如冰川较着融化了不少。而监测数据显示,姜古迪如冰川退缩率每年达到7.4%~9.1%。按照辛传授的估量,从1969、1970年算起,到此刻退缩了起码五六百米。
现实上,近30年来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曩昔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来,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到77%,而天气变暖是冰川消融最主要的原因。据统计,从上宿世纪70年月起头,三江源的气温持续升高,平均每年增添0.2℃到0.4℃。辛传授认为,冰川大量的退缩风险极大,因为它是我们的屋脊,我们的水库,对长江中下流水量的补给起着决议性的感化。
三江源冰川的加快融化,让考查队对于长江、黄河将来的命运倍感担忧。一旦冰川融化到必然水平,长江、黄河将会呈现水危机,从而严重影响中下流地域的社会经济成长。未来若是全数冰川、雪线都没有了,就会导致源区水源枯竭。“水是生命之源,水出了问题,生命何从谈起?”
治理三江源
初见当作效,任重道远
中国被列为宿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度之一,缺水,一向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全球天气变暖的大趋向,进一步加剧了我们面对的缺水危机,我国每年是以损掉的工业产值高达2000亿元。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大河每年标的目的下流供水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淡水资本的本家儿要补给线。关照好三江源这座“中华水塔”,对于全国的生态计谋扶植,是极为主要的一环。
据统计,在三江源有90%摆布的草地呈现了分歧水平的退化,和50年前比拟,每年产草量下降了30%~50%。而从三江源生态庇护区搬离草场的牧平易近已经跨越3万人。在黄河泉源焦点生态区域,因为天气变暖等身分,沙化从上宿世纪70年月起头,鼠害日趋严重,本地人不得不大规模灭鼠。
除了沙化的草地,给考查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草场上跋扈獗的鼠兔。2005年起头,国度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治理庇护工程。时隔10年之后,草场的鼠兔已经很少了,可是鼠兔留下的鼠洞陈迹依然到处可见。专家暗示,在这种高海拔高寒地域,情况一旦遭到粉碎,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恢复,这不得不让报酬三江源的草场和牧平易近捏一把汗。
草场遭遇沙化和鼠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水源涵养能力较着下降,导致湖泊萎缩。79岁的色洛白叟一家一向糊口在黄河泉源四周。他告诉我们,5年前他们家里有300多只羊、70多头牛,而此刻却只有30多头牛,一只羊也没有——以前处处都是草地,但此刻都退化、消逝了,大片的池沼滩也沙化了。尽管有当局发放的补助,但一家6口人只有30多头牛,色洛白叟仍然感受到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其实,牛羊养得越多,草原就被粉碎得越厉害,所以就没法子多养牛羊,但让牧平易近们感应幸运的是,此刻青海省的某些处所当作立了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只要牧平易近把自家的草场、牛羊拿去入股,就会有专人进行牛羊的育肥、发卖,超载的牲畜实施舍饲圈养。入股的牧平易近年末就可以拿到分红。把家里的牛羊交给合作社同一放养办理今后,牧平易近有了更多的余暇时候,可以投入其他行业,收入也比往年提高了。

从散养到集中放养和圈养,减轻了草场的压力。青海省曾在6个自治州的7个县进行这种集约化生态畜牧业试点,而此后将会有更多的牧区会这样做。
青海省的一位副省长在接管采访时曾暗示:“走集约化的路子,组织化的路子,财产化的路子,让牧平易近群众在此刻的草场上转移出来,把牲畜集中到畜牧大户、强人手上,集中豢养,再由当局组织他们来经营,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整个草地资本很好地操纵起来。”
经由过程生态移平易近、集约化生态畜牧业等法子,三江源地域原有的1000多万头牲畜削减了300多万头。不外,固然已经削减了大约30%,但这些数字还不敷抱负,因为三江源地域牲畜数目在项目实施前,就已经远远跨越了草场的“负载红线”。
同时,尽管经由过程封山育林、戈壁化治理、人工增雨等办法,三江源的生态情况有所改善,但在浩繁专家眼中,三江源的治理庇护只是方才起头,仍然面对着很是大的压力,固然局部地域有较着改善,但恶化的总体趋向还没有获得完全的遏制,是以要确保三江源的生态平安,还任重道远。
作者:曲标的目的东
来历:《举世人文地舆》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