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FirmBee / CC0
Hades,Engineer @ ⇧ + ⌥ + K
早年间做过一些 Apple 的当地化工作(本家儿要仍是写 Localizable 里面要用),此刻这个活应该已经完全交给 APO 了,可是偶然跟当地化的同事仍然有一些交流。下面写一些小我的观点:
- 对于简体中文的翻译 / 当地化而言,Apple 自己有本身商定俗当作的一套规范,简而言之,即:除追求表义灵通之外,还应给人以新颖感和分歧感。所谓新颖感,并不是指相对于 Microsoft Windows 产物或其他任何小我或组织的翻译副本(若按 Apple 的翻译,这个「翻译副本」该当称作是「翻译拷贝」),而是指该样的翻译比其它可行的翻译更带给人字面外的感触感染,举个例子:英文「OK」被翻译为「好」而并非「确定」,实则是弱化了「确定」带给人的生硬感和程式感,有一种 “我知道了” 的意味蕴含此中;而所谓分歧感,天然也不是纯真地追求分歧,而是进一步了了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请看下一点。
- 在此点中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某些含有所谓 Apple 风翻译此中的深刻启事:我们起首看「拷贝」,关于这个译法,其争议最大点在于与「复制」的区别,在 Mac 常用的文件操作中,操作 Duplicate 近似于 Microsoft Windows 中的「在此处建立副本」,而 Copy 则对应着「复制」。回到字面自己,所谓「复制」,其原义是「遵照原样建造,或比照原本进行翻录、翻拍等」,而音译词「拷贝」,则加倍方向于计较机中拷贝内容至暂存这一操作,讲到这里,Duplicate 和 Copy 该当若何翻译,想必已经了了了。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抹失落」与「格局化」,这两者即是涉及两种操作情况之分歧点了,macOS 中的所谓「抹失落」,其偏重点在删除数据,而 Microsoft Windows 的「格局化」,其偏重点在从头成立文件系统,至于从头成立文件系统引起的数据丢掉,那只是这一操作的副感化,并不是操作自己,讲到这里,这一问题想必也不必多言了。最后看一组:「磁盘」与「宗卷」,「宗卷」一词原本源于「卷宗」(事实上,若查看 macOS 的繁体中文翻译字段,「卷宗」即是「宗卷」的繁体语境译法),其本义是分类储存的文件调集,比拟「磁盘」偏重于那个安装在计较机上的实体硬件,「宗卷」则更偏重于计较机可以拜候的硬件映射出的存储区段,便是所谓「软」的意味更浓些。
- 最后,还要特别注明的一点是,早期操作系统的翻译往往是由居于海外的华人完当作,受其繁体中文语境的影响,良多词汇与中国大陆的说法并不不异。甚至喷鼻港地域和台湾地域利用的繁体中文也不尽不异:如「軟體」之于「软件」,「記憶體」之于「内存」,「行動 / 流動」之于「移动」,「貼上」之于「粘贴」,「記錄 / 紀錄」之于「日记」等等。由此潜移默化的影响该当也是不成忽略的。
以上,祝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