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通往西藏之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新疆与西藏,这两个面积居于前二甲的巨无霸自治区占有了快要我国陆地邦畿面积的1/3,两大自治区分界线就长达1300多公里。

中国西部一些庞大的省份和自治区

零丁拿出来面积都半斤八两于一个中型国度的规模

这漫长的分界线若是放到东部地域,不知道会斥地出几多条通道,但放在新藏之间,因昆仑山脉的反对以及藏海说神聊高原天然情况的恶劣性,适用性通道的数目屈指可数。

同样标准下,新藏分界与东部沿海的城市和交通密度

是以在汗青上,西域与西藏高原各作为相对自力的地舆板块,互订交流交往并不紧密亲密,参看自治区分界线南海说神聊两地的平易近族分布状况即可知晓。但这并不料味着两地之间毫无联络。

今天的文章,就来探寻这一条条布满艰辛的新藏密道。

新藏初接触

众所周知,西藏对应的地舆标签是青藏高原。但其与新疆的分界线并不是按照高原的鸿沟来划分,而是大致处于昆仑山脉本家儿脉的南麓,这意味着一部门藏海说神聊高原的地盘被划入了新疆境内。

新疆规模内也有着藏海说神聊高原半斤八两大的一块

这一点并没有完全遵循“山水形便,长短不一”的原则,而是采用了传统习惯线(族群勾当鸿沟),从塔里木盆地标的目的南天然延长至上游的山区,而人迹罕至的藏海说神聊高原则当作为与西藏南部之间宽广的隔离带。

这里是海说神聊面塔里木盆地河道的上游

而南面的藏海说神聊高原(羌塘高原)生齿少少

是以,在藏海说神聊高原,你既能看到库勒(维吾尔语:湖),也能看到错(藏语:湖)。并且昆仑山脉南海说神聊两麓,尤其是西部的阿克塞钦盆地边缘,分布着一系列柯尔克孜(吉尔吉斯)、(高山/色勒库尔)塔吉克、维吾尔等平易近族聚居区,反而完全不见藏族踪影。

藏海说神聊高原上的湖、错与库勒

(颜色做了必然区分)

这一区域的现实办理权也大多属于新疆和地步区,只有南部的一小部门附属于西藏阿里地域。

大体上,这条鸿沟线以海说神聊为干旱天气,对应新疆的绿洲文明,以南为高山天气,对应西藏的高原文明,其朋分感化半斤八两较着。

海说神聊方的戈壁绿洲

与南边的高原河谷

在唐以前,西域与青藏高原也确实鲜有接触。吐蕃王朝成立之后,跟着赞普松赞干布慢慢同一青藏高原,并将高原内部资本进行整合,吐蕃昌隆起来,也迈出了对外交战的步伐。

吐蕃王朝的交流和扩张本家儿要仍是在东海说神聊偏向

西海说神聊偏向的塔里木过于遥远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从河、陇地域抽调大部门军力平叛东部,吐蕃则趁虚而入,先拿下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后期又逐渐节制了安西四镇(昆仑山海说神聊麓的塔里木绿洲),南疆绿洲遂为吐蕃所据。

固然吐蕃在极盛期扩张至西域和河西走廊

但中心当局对遥远的占领区节制有限

是某种事实上的“分封制”在支撑

后来吐蕃王朝发生内讧,尤其是朗达玛灭佛与“邦金洛”农人起义发生之后,吐蕃走标的目的衰败,戈壁南缘的一片片绿洲也逐渐归于回鹘。

这是青藏高原与西域第一次大规模对话,使得西域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被新开辟或进一步操纵起来,尤其是穿越昆仑山脉的交通孔道。

昆仑山也并非不成跨越

几条古代新藏线

穿越昆仑山脉并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与其他几个进藏偏向比拟,其难度系数也是数一数二。只谈及穿越昆仑山脉的通道,在早期有以下几条本家儿要路线,克里雅旧道、克里阳旧道、桑株旧道等。

广为人知的一条道路就是克里雅旧道,是几条旧道中最短的一条,同时也是最为艰险的一条。

它海说神聊起于田县普鲁村,经多个达坂(蒙古语:山口)至克里雅山口(新藏界,昆仑山脉西段与中段的分界处)后达到藏海说神聊羌塘无人区,之后可以操纵藏区内部的交通收集达到改则或经界山达坂(原无名达坂)抵达噶大克(今阿里昆莎机场四周),最终至拉萨。

克里雅线路

唐代,吐蕃翻越于阗南山(今昆仑山脉)进军塔里木盆地篡夺安西四镇的此中一条通道即有此颠末。这条旧道之所以被称作“克里雅”,是因为克里雅山口四周即为克里雅河的泉源,也就是于田在维吾尔语中的称号。

其其实东边有一条克里雅河

固然有些绕远,但也可通行?

其实克里雅河谷很难穿行

尤其是上游

于田县城街景

第二条是克里阳旧道,因肇端点位于古代叶尔羌汗国(叶尔羌绿洲)焦点规模内,亦被称作叶尔羌之路。海说神聊起昆仑山海说神聊坡的皮山县克里阳乡(克里阳村),经阿克硝尔村再沿克里阳河谷而上,翻越克里阳达坂至今天的G219国道新藏公路的赛图拉。

克里阳路线

       第三条是桑株旧道,也被称作叶尔羌之路或昆仑山驮马旧道。它与克里阳旧道的终点同为赛图拉,海说神聊起皮山县桑株乡(桑株村)经康克尔柯尔克孜平易近族乡(乌拉其村),沿桑株河谷而上翻越桑株达坂,再经色日克克尔(蒙古包)至赛图拉。

唐朝期间,这是吐蕃进犯于阗的线路之一。在新藏公路开通之前,这里也一向作为解放军进藏军队补给线路之一。

桑株路线

赛图拉,维语意为“殉教者”,位于喀拉喀什河谷隘口。清末,左宗棠率湘军击败浩罕汗国的阿古柏戎行(沙俄势力)收复南疆后达到此地,并将盘踞在此两年的英属印度戎行肃清。之后以赛图拉哨卡为大本营,清军于四周的昆仑山腹地陆续成立起多个哨卡。

计谋要地赛图拉

污名昭著的“约翰逊线”即在这个期间降生,而那两年的侵略布景也当作为后来印度对阿克塞钦地域提出“国土要求”的启事之一。

赛图拉哨所遗址以及哨所下的旧时兵营

左宗棠昔时之所以在此成立大本营,是因为此地为昆仑山脉中的枢纽级交通要道,标的目的海说神聊经库地旧道可到叶城(叶尔羌)、喀什,标的目的东经桑株旧道或克里阳旧道可至皮山、和田,标的目的南可至阿克赛钦盆地、藏海说神聊羌塘、阿里狮泉河,标的目的西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可至拉达克列城,堪称一个十字路口。

作为十字路口的赛图拉

及至近代,跟着开国之后新疆西藏陆续和平解放,两地的现实节制权回归中心,为了增强两地的交流联系,建筑毗连两区的公路事宜亟待提上议程。

孔道的现代操纵

1951年,解放军沿着克里雅旧道构筑新藏公路之时,在硫磺达坂四周碰到昆仑山阿什库勒火山爆发,遂抛却因为田县经克里雅旧道构筑公路的打算,改为今日的G219国道新藏公路。

从硫磺达坂望标的目的海说神聊方

远处是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戈壁

这条路线由叶城出发,经阿卡孜旧道的走标的目的翻越昆仑山脉至阿克赛钦盆地继续南下,至藏海说神聊羌塘高原、阿里狮泉河。G219国道达到狮泉河镇后,就已经大体完当作毗连新藏两区交通的任务,之后也可以操纵其他国道或县道组合,直抵拉萨。

G219国道

     今朝,新藏之间的直接公路通道只有G219国道,但G219国道的库地达坂段与阿克赛钦段距离印度现实节制区太近。1959年空喀山口事务发生后,印度曾扬言炸毁新藏公路,于中国一方而言建筑一些备用路线是极其需要的。

另一方面,新藏公路阿卡孜旧道,(库地-赛图)拉段路况异常恶劣,至今未修当作铺装路面,时常发生塌方现象,也需要备用路线辅助。

基建狂魔也会被难倒

(库地四周)

库地(阿卡孜)达坂四周塌方

2013-2030年国度公路网规划中,将建筑两条毗连新藏的新通道:

一条为联络线G580国道,和田/墨玉-乌鲁瓦提-印地他什达坂-康西瓦(皮山县和田县界),固然本家儿体只在新疆境内,却能使新藏通道远离印度实控区以及缩短新藏距离;

康西瓦的主要地标

另一条本家儿线为G216国道,由海说神聊疆红山嘴港口出发,经轮平易近戈壁公路至平易近丰-黑石海说神聊湖-扎麻芒堡(先遣乡)-改则,最终至日喀则吉隆港口。其本家儿要路段几乎与克里雅旧道平行,位于旧道东侧,为乌鲁木齐到拉萨制造出了一条比来的毗连线路。

平易近丰县尼雅文物馆

闻名的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从尼雅遗址出土后曾于此驻留

除此之外,和地步区也有着处所公路网“三横三纵”规划,而这“三纵”均与穿越昆仑山脉有关。

此中一纵为G580国道;二纵为几乎沿着克里雅旧道的线路而建筑的克里雅公路,重点路段为于田县先拜巴扎-普鲁村-克里雅山口-红土达坂(G219);三纵为几乎沿着桑株旧道的线路而建筑的桑株公路,皮山县木吉-桑株-康克尔-桑株达坂-赛图拉。

由此,穿越昆仑山脉的公路已然当作网。

红土达坂

因新藏铁路最终线路规划暂未出台,临时被视作新藏铁路起点的叶城站,也会跟着新藏公路网的不竭完美而地位不保发生变数,叶城站到时纷歧心猿意马会作为起点,取而代之的墨玉站或和田站将有很大的几率作为起点,原因是其他几条公路的起点均是从和田四周继续南下进藏。

叶城站

别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车辙土路(等外公路,如:且末喀拉米兰山口路、四大无人区穿越之路等)以及各类边防公路(如:界山达坂-空喀山口等)或绕行两区之外的线路也可以沟通新藏。但这些线路大多不仅难走,平易近间适用价值也不高,到了特别环境之时才会动用这些通道。

龙木错,G219去往空喀山口的

岔路口四周(近界山、红土达坂)

这些新藏之间的艰难通路,在古代是两大地舆板块之间交战以及商业沟通的桥梁,到了现代则当作为了中国维护西部边陲和平同一的主要收集。对于旅客来说,奔跑在这些线路上,也能深切体味到中国邦畿之广宽多彩。

参考文献:

1.石硕. 西藏高原吐蕃时代以前的交通及其成长[N]. 西南平易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4月(18).

2.朱悦梅. 吐蕃王朝与西域的交通及释教联系[C]. 三秦出书社:敦煌释教与禅宗学术会商会文集, 2007.

3.王小甫. 吐蕃时通西域道路若干问题的研究[Z]. 四川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所,2017.

4.田峰. 吐蕃交通四题[D]. 西安:西海说神聊师范大学, 2007.

5.陆水林. 新疆经喀喇昆仑山口至列城道初探[J]. 海说神聊京:中国藏学, 2011. 88-107

6.王铁男. 寻踪尘封的昆仑秘道[J]. 中国国度地舆, 2013, (10): 1-100

7.王铁男.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书社, 2012.

8.侯杨方, 等. 丝绸之路地舆信息系统[DB/OL]. http://silkroad.fudan.edu.cn.

END

作者:托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纂:棉花


  • 发表于 2019-07-15 01:00
  • 阅读 ( 1266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