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上茅厕有两大神器,一是手机,二是手纸。有时辰我在想,前人没有手机,上茅厕该是一件何等无聊和漫长的工作。可是有没有谁想过,在没有手纸的古代,前人是若何擦屁屁的?
我猜想必定会有人说,纸是中国的四大发现之一,就算没有手纸,擦屁屁的通俗纸张应该是有的。
可是你想错了。
早在西汉期间(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中国就呈现了纸的雏形,但直到东汉期间,蔡伦将造纸术加以改良,这才让纸张当作为中国人糊口中的通俗用品。
即便这样,纸张的制造依然受到掉队出产力的制约,产量不高,能利用纸的人非富即贵。西晋期间因为传抄左思的《三都赋》造当作“洛阳纸贵”。这个典故足以申明在造纸术改良之后的几百年间,纸的产量并没有较着的晋升。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必定都注重到一个事实,从头到从头至尾没呈现过一本纸质书,一向是竹简横贯全剧,主要的文件则以绢帛代之,以艺术家的严谨,不成能呈现这么较着的bug。
那么至少直到三国两晋期间,纸并没有当作为文字的本家儿要载体,纸质册本更显珍贵,用纸擦屁屁加倍不成能。

图1 蔡伦(?-121 )字敬仲
那么前人如厕是若何擦屁屁的?
如厕对儒雅的中国前人来说是一件难以启齿的工作,史料记录也只是只言片语,一笔带过。《左传》记录了一件既有趣又尴尬的工作,原文是这样的“将食,涨,如厕,陷而卒。”简短的八个字说的是晋景公上茅厕失落进粪坑淹死的尴尬事。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和上茅厕有关的记录。这个过程有些盘曲,这趟茅厕之行当作了晋景公的人生终点,至于擦没擦屁屁就不得而知了,加倍无法找到前人若何擦屁屁的线索。
我们不妨把视线转回到现代,前几年比力火的一部电视剧《寻秦记》。项少龙漂泊平易近间,在一对老汉妻家里便利。一番酣畅淋漓之后才想起,这是古代,没手纸可咋办。跟老迈爷比划半天,老迈爷才大白项少龙要擦屁屁,指着地上插着的一片竹子说可以用它解决。项少龙暗示不克不及接管,于是老迈爷递给他一块瓦片。
故事是现代人编的,但情节倒是有汗青依据的。其实那块竹片是前人用来擦屁屁的专属物件,学名叫“厕筹”,它就是前人的手纸。它还有一小我尽皆知的名字——搅屎棍。

图2 厕筹又称厕简、厕辙和搅屎棍,是指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
厕筹呈现的年月已不成考,生怕上古期间就已经呈现在中国人的糊口中。这种用竹,木为原材料的擦屁屁神器,和现代手纸一样,具备擦屁屁的功能,却有现代手纸不具备的优势——可以频频利用。对,你没听错,厕筹是可以频频利用的,利用完毕,即以清水洗净晾干,下次再用。怎么样,前人的方式是不是加倍环保?
在一些考古研究中,厕筹的利用也获得了证实。西汉古墓出土的一些竹简上,沾染的粪便残留物足以证实,前人在擦屁屁这件事上,和早些年一些人拿着书本上茅厕,一边看一边撕一遍擦的做法是一样一样滴。
老迈爷递给项少龙的瓦片是前人擦屁屁的别的一种手段。厕筹一般是在正规茅厕利用,而在野外,用来擦屁屁的材料就加倍丰硕了,石块,瓦片,甚至干草枯叶也可以用来擦屁屁。
对于贵族来说,这些劣质物件不胜大用,他们会选择比力柔嫩的麻,布,甚至丝绸。当然了,这些用来擦屁屁的纺织品也是可以频频利用的。
厕筹是古代传播较广,利用年月较长的擦屁屁物件。跟着时代的演变,厕筹已经当作为和锅碗瓢盆一样的家居必备物品,建造厕筹的材料亦当作为身份的象征。布衣苍生利用的本家儿如果木,竹等常见易得的材料,而贵族利用的厕筹颇为讲究,皆是以金玉建造。


图3 古代的陶厕模子
宋朝时,起头呈现比力正式的茅厕。南宋《馆阁录》:“国史日历所(本家儿管历法和编修史料的机构),在道山堂之东,海说神聊一间为澡圊过道,内设澡室,并手巾水盆,后为圊,仪鸾司掌洒扫,厕板不得污秽,净纸不得狼藉,水盆不得停滓,手巾不得积垢,平地不得湿烂。”这是宋代朝廷的公共茅厕,举措措施与现代几乎附近,并且已经呈现了专门用来擦屁屁的净纸。
净纸的呈现,是前人在擦屁屁这件事上的一个飞跃,这和唐宋期间出产力的庞大晋升有关。纸的大量利用和残剩,让前人终于有机遇用纸擦屁屁。就这一点,中国前人活着界汗青上也是独领风流。
可是用纸擦屁屁也是有划定的,那就是不克不及用写了字的纸擦屁屁。前人认为写过字的纸能辟邪,其实这里边有个深条理的原因就是用写了字的纸擦屁屁有辱斯文。
这个划定最初是平易近间的一个自觉行为,从宋朝起头一向延续到清朝。后来甚至制订了不克不及用写过字的纸擦屁屁的法令章程,《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都是相关的一系列法令。违反者不单会被官府赏罚,甚至会遭“天谴”。

图4 近代的如厕器具
平易近间都能用纸擦屁屁了,皇家更是在这件工作上没有懈怠。明朝后期,呈现了一个叫“宝钞司”的官府机构,这个机构当然不是印刷纸币的,它是宫内专门负责为皇亲国戚出产手纸的单元。宝钞司出产的手纸也是有讲究的,所造之纸三寸见方,柔嫩,颜色也选用皇帝才能用的淡黄色。据《大明会典》记录,宝钞司每年要出产72万张厕纸,花费优质稻草24万5千斤、石灰12万斤以上,还有45斤零15两的喷鼻油。这些工具加起来,要花1500多两白银。
注重摄生的慈禧太后在这件事上更是讲究,据《宫女谈往录》记录:慈禧利用的手纸是宫女们加工好的金饰的白棉纸,“先把一大张(白棉纸)分隔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得比雾还细。……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今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当作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当作了。……这样把又柔嫩、又清洁、又有棱角的便纸,折叠好备用”。而像光绪皇帝的用纸则是“揉过、去硝之裱心纸”。怎么样,是不是看到现代手纸的影子了?光绪帝用的就是通俗手纸,而慈禧太后用的仿佛是湿巾纸。

图5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即 光绪皇帝
让我们放眼全宿世界,看看他国人平易近是怎么处置擦屁屁这件小事的。
古罗马人喜好去公共斗兽场看角斗角逐,喜好去公共剧场看歌剧,喜好去公共浴室洗澡,喜好去公共茅厕便利。总之,一切公共的工具古罗马人都喜好,包罗擦屁屁的工具。古罗马人用一根绑着海绵的棒子擦屁屁,这根棍子泡在水池里,用完放在水池清洗,当然,这根棍子是公用的。
古代法国人和朝鲜人在擦屁屁这件工作上显然开了一样的脑洞,他们配合选择了粗麻绳。将粗麻绳从房梁悬下,便利完毕,手拽麻绳,轻松解决。想想就是菊花一紧……
古代日本人选择了一件最让人不测的工具来擦屁屁——蝉翼。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是蝉翼是透明的,可以在便利之后按照蝉翼上残留物的环境分辨健康状况。好吧,这个说法我接管了,只不外就蝉翼那丁点面积,利用者就不害怕一不小心满手都是?
卫生习惯是一个平易近族文明开化水平的表现,从石块瓦片到厕筹,最终进化为纸张,固然过程是漫长的,但一向走活着界前列,这一点足以证实中汉文化的进步前辈性。
文:曾府当作
参考文献:《宫女谈往录》《馆阁录》《大明会典》
文字由汗青大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