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三驾马车便利面、榨菜、低端白酒是焦炙之下的哗众取宠」如许的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chenqin,数据帝
回覆这道题之前,先保举一本书,《Everybody Lies: Big Data, New Data, and What the Internet Can Tell Us About Who We Really Are》
作者是经济学家和年夜数据专家。书里有一个例子,他用 Google 搜刮数据,去看哪一些关头词的搜刮和掉业率的相关性最年夜,成果有两个单词的展望性很是高。
第一个单词是「Slutload」,一个黄色网站。
第二个单词是「Spider Solitaire」,经典游戏,蜘蛛纸牌。
这两个单词和掉业的关系是什么呢?
其实很好理解,他代表了搜刮人的三个特征——有时候,没钱花,孤身一人。这三个特征,又和掉业生齿的特征高度重合,是以他对于掉业率有展望感化也就不奇异了。
是以,当我们看到「便利面、榨菜、低端白酒」这个所谓的「消费降级三驾马车」的正反两方辩说时,我们不妨去细心想一想这三个产物背后,他的素质,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房价带来焦炙,焦炙带来降级?
对于「消费降级」的撑持者来说,他们认为人们焦炙了,尤其是房子变贵了,就会降低本身的消费档次,从山珍海味酿成便利面榨菜。
这个判定看起来很是直不雅,但对于今朝的中国来说,是错误的。我利用 2010 到 2013 年城调队数据,以城市为单元,算过这么两个变量之间的一个关系,
第一个变量,是这个城市的平均衡宇总价除以该城市家庭中位数总收入的比值。好比这个城市,家庭中位数收入是 15 万元,人均住房的市场价钱是 300 万元,那么这个比例就是 300/15=20 倍。
第二个变量,是这个城市的家庭的办事消费支出的年均增加率。在这里我做了一个汇总,本家儿要去看那些娱乐、消遣型的消费,好比下馆子、看片子、健身之类的,算当作办事消费支出。
按照房价带来焦炙,焦炙带来降级的说法,我们应该能看到一个负相关,城市房价相对收入越贵,大师越焦炙,就越节衣缩食买房对吧?
既对,又不合错误。因为我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很是较着的 U 型关系。他的一次项系数是负的,而二次项系数是正的。
在房价上涨初期,确实存在房价上升,越节衣缩食的现象。但在房价上涨到必然水平后,人们就起头放飞自我,年夜吃年夜喝了。
这个拐点,呈现在 23-25 倍摆布,见下图:
当房价已经上升到你怎么攒钱都没用的境界,那还攒钱干什么呢?花光算了。
我们此刻的房价,是在家庭中位数的 20 倍以下呢,仍是 25 倍以上?想通这个问题,就知道所谓的「房价带来焦炙,焦炙带来降级」的判定早就过时了,此刻的阶段是是「房价带来佛系,佛系带来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恰是所谓「消费进级」在曩昔几年的真实表现。
二,高端便利面、高端榨菜的增加是因为农人工和小镇青年蓬勃的采办力?
这个判定同样是错的,或者说,过时的。在几年前这么说还有可能,而在 2018 年,就不合错误了。从下图可以看到,2012 年和 2016 年,按照 GDP 摆列的每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了逆转,2012 年时,越小的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越快。而 2016 年,越小的城市增加越慢,两个年度的关系都是显著的。
此外,我们利用京东数据,计较了各城市在 2016 年和 2018 年的消费占比洛伦兹图,横坐标是城市的排序,纵坐标是累积销量占比,见下图:
可以看到,从 2016 年到 2018 年,消费在城市之间的均衡度根基没有转变。若是从最低消费的城市起头计较,2016 年,消费量起码的 200 个地域占便利面消费总量的 10%,而 2018 年,也仅仅是提高到 13%。
小镇青年带来消费的故事,已经讲到头了,再用他们来诠释便利面的增加,不合适。
三,高端便利面、高端榨菜的增加是消费进级的表现?
前面我们说,房价带来消费降级的阶段早就过了,那是不是我们就要赞成商务部的辩驳,也就是说,便利面和榨菜的增加,其实就来自于便利面或者榨菜这个品类的消费进级?
这个判定就更不合错误了。好比「周全进级便利面品类,不竭成长高端面以适应消费者健康化需求等尽力正在收到回报」这种判定,就底子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人的胃口是有限的,一天就能吃三顿,你把此中一顿饭换当作了高级便利面配高级榨菜,那被换失落的那一顿饭,本来吃的是什么?
起首,被替代失落的不是初级便利面配初级榨菜。我利用京东的发卖数据发现,五连包的便利面售卖量,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的前 8 月,比力月平均发卖量的话,大要是1:1.7:4.2。
高级便利面也许确实多卖了一些,但这毫不是因为初级便利面被替代失落带来的。
那么,被替代失落的一餐到底是什么?
我们抓取了从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8 月,公共点评在上海市的一组点评数据做了一个小研究。选择上海,是因为上海市的公共点评笼盖率很是高,并且已经比力当作熟,新增用户带来的布局性转变不会很年夜。因为点评总数的噪声很是年夜,且代表性存疑,我们本家儿要看点评的布局数据,好比——价钱。
上图是从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8 月,上海市天天所有餐厅的点评数目和该餐厅平均价钱的加权平均(中心有一个月我没看爬虫,数据断了),呈现了一个很是较着的趋向——价钱正鄙人降。
从 2017 年的每人 160 元甚至更高,到此刻不变在 150 以下,甚至标的目的下冲破 140。
上海人在外吃饭,越来越廉价了!
为什么会本来越廉价呢?我们将餐厅按照人均价钱,分为 5 个档次,看分歧月份的占比,可见下图
从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8 月,中低档餐厅(人均 100 元以下)的比例显著晋升,从每个月占点评数目的 27.5%,上升到 43.7%。
中档和中高档餐厅的比例显著下降,从每个月占点评数目的 60%,到此刻的 45%。
人均 300 到 1000 元的餐厅比例从一头一从头至尾看根基没变,但从 2017 年下半年(平均每个月 17%)到此刻不变在 10%摆布,也履历了一个比力年夜的下降。
在 2017 年 4 月,上海人若是要下馆子,有 73%去了人均 100 以上的餐厅。此刻这个比例只剩 56%。
这个布局性的转变,和便利面的发卖量整体上升的事实放在一路,其实恰是呈现出了一副高端餐饮被低端餐饮替代,被便利面替代的图景。
四,便利面现象,到底代表了什么?
那么,餐饮的降级,尤其是便利面销量的从头晋升,又代表了什么呢?
选项当然有良多,也许是大师手头没钱了,也许是独身狗变多了,也许是大师都在加班没有时候出来吃饭……在这里我本家儿要想猜测此中一种:
商务勾当量缩小。
本家儿要有几个来由:
1,让我们回到一起头的例子,若是说蜘蛛纸牌代表了有时候、没钱花和孤身一人这三个和掉业高度相关的特征,那么便利面的特征也不仅仅是「廉价」,更有「独处时候多」、「就餐时候不合适」这两年夜标签,此刻需要煮开的便利面比例也越来越高于冲泡型便利面,而需要煮开的便利面和白酒等也一般需要在家的场景,这使得「在家时候多」也当作了一个新的标签。
这三个标签,都是与商务勾当的标签互斥的。从场景看,「产物司理和开辟在上线一个产物后大师一路下馆子搓一顿」、「生意将近谈当作了,大师一路去吃个饭然后嗨一下」这种场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加班,早早回抵家,发现不知道吃什么好,还好买了超高级的便利面,窝两个超高级的鸡蛋犒劳下本身,然后打游戏吧」。
2,在所有外出就餐的比例中,有 5%到 10%是商务宴请,在高档饭馆中,商务宴请的比例更高。是以,在伴侣会餐、日常就餐、情侣约会、家庭会餐、商务宴请这五种外食目标中看,商务宴请的比例降低,是最有可能激发低档餐饮替代高档餐饮现象的。
3,商务勾当量缩小的另两项证据是航班畅通量和非制造业商务勾当 PMI。
今朝的机场客流量,很年夜一部门是商务搭客,我们从中航信抓取了每一个机场每一刻的人流量,可以做出下图:
图上的每一条线,代表一个机场当月的客流量与客岁的客岁同比。可以看到,2017 年头,是经济苏醒的最岑岭,客流量最年夜的十个机场中,根基上每一个的客流量都比客岁同期高,有的甚至比 2016 年同期超出跨越 40%。
而在 2018 年 8 月,排名前十的机场中,有 8 个的客流量是同比下降的。
当然,我们也查抄了同期的高铁流量,在远距离客流中,航班客流量的下降并不克不及被高铁客流量的上升所诠释。
上图是姑苏统计局发布的非制造业商务勾当 PMI,50 以上代表增加,50 以下代表阑珊,可以看到,从 2016 年到此刻,非商务勾当 PMI 是不竭下降的。从 2017 年 11 月到 2018 年 6 月一共 8 个月中,有 6 个月的非制造业商务勾当 PMI 处在阑珊区间。
结论:
便利面、榨菜、低端白酒的发卖量上升,无论是将其归功于农人工或者是三线城市的消费晋升,仍是将他们与房价高涨联系在一路,都已经显得按图索骥。
这是因为,我们要将每一个商品从多个维度考虑,价钱只是此中一个很小的维度,而便利面的标签,也并不只有「廉价」。
「独处」、「在家时候更长」,都是这些商品的标签,而连系点评数据中发现的高端餐饮被替代的现象,我们猜测,商务勾当量的削减,是其背后的原因。而航班数据和商务勾当 PMI 数据的佐证,加倍强了这个猜测的可托度。
换句话说,他可能既不克不及代表消费进级,也不克不及代表消费降级,而只是像「蜘蛛纸牌」和美国掉业率的关系一样,从侧面呈现了这个冬天的严寒水平。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